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薩金特與鍍金時代:從芝加哥這一視角看他的藝術廣度

薩金特與鍍金時代:從芝加哥這一視角看他的藝術廣度

近日,一場全面反映19世紀美國肖像畫家薩金特藝術生涯的特展「約翰·辛格·薩金特和芝加哥的鍍金時代」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面向公眾展出。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長達一個世紀未曾與公眾見面的畫作《海港的三艘駁船,聖弗吉里奧》,也可以看到目前由巴黎奧賽美術館收藏的《卡門茜塔》,這件曾在芝加哥引起過熱議的作品,勾畫了一位雄心勃勃的女舞蹈家,這一形象恰是「鍍金時代」的芝加哥希望在當時的國家文化和藝術版圖上展現的氣質。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美洲藝術部助理策展人安納莉絲·麥德森(Annelise Madsen)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郵件專訪時表示:「薩金特藝術技法散發著持久的吸引力,尤其對於人物肖像畫家而言,怎樣在一幅動人的作品中融合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薩金特依然具有典範作用。」

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求學於巴黎,一生大部分光陰在倫敦度過。20世紀初,紐約、波士頓和費城,這三座藝術之都與薩金特產生過密切聯繫。比較而言,留下了薩金特豐富藝術遺產的芝加哥卻較少為人所知。近日,一場全面反映薩金特藝術生涯的特展「約翰·辛格·薩金特和芝加哥的鍍金時代」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面向公眾展出。

據《芝加哥太陽報》報道,這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近30年來第一次對薩金特藝術創作進行的深入研究與展示,就連博物館美洲藝術部助理策展人安納莉絲·麥德森(Annelise Madsen)也驚訝地發現了薩金特藝術成就與這座城市以及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展覽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向參觀者介紹或者說再介紹畫家薩金特」,麥德森說,「我非常希望展覽體現出薩金特藝術的廣度,藉由芝加哥這一觀察角度,我深信可以做到。」

薩金特素描,詹姆士·卡羅爾·貝克威思(James Carroll Beckwith)繪製於1876年。

作為一位知名肖像畫家,薩金特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美國經濟蓬勃發展的鍍金時代為一大批富人階級與社會名流繪製肖像畫,但他同時涉獵多個繪畫門類,例如風俗畫、公共壁畫和風景畫。

通過此次展覽的作品,觀眾可以了解到,上個世紀初的芝加哥不僅是經濟繁榮的產物,同時也是可與東海岸城市並駕齊驅而崛起的文化中心。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的召開刺激了城市基礎建設和經濟活力,同年12月,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開館也標誌著城市文化的快速建設。

儘管薩金特一生中只兩次匆匆造訪芝加哥,但1888-1925年期間,他的畫作在那個飛速發展的都會展出不下20次,並且贏得很多藏家的垂青,其中就有商人查爾斯·德林(Charles Deering)和馬丁·瑞爾森(Martin Ryerson)。

薩金特《查爾斯·德林》(Portrait of Charles Deering)1917 布面油畫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愛德華·戴維斯夫人和她的兒子》(Portrait of Mrs. Edward L. Davis and Her Son, Livingston Davis)1890 布面油畫 洛杉磯藝術博物館 Frances and Armand Hammer Purchase Fund, M.69.18 Photo Museum Associates/ LACMA

薩金特《卡門茜塔》(La Carmencita)1890 布面油畫 巴黎奧賽美術館 RMN (Musée d』Orsay) / Gérard Blot

當年在芝加哥展出過的很多畫作也在此次展覽之列,例如,作品《卡門茜塔》(La Carmencita)畫的是西班牙女舞蹈家卡門·多塞特(Carmen Dauset),她更為知名的名字是卡門茜塔。1890年她在紐約巡演並為薩金特做肖像模特時,一度引起轟動。而今,《卡門茜塔》是巴黎奧賽美術館的珍藏。在創作這幅畫前,薩金特在歐洲旅行,他曾將這幅和另兩幅畫送到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參加第三屆美國油畫年度展覽,《卡門茜塔》 一經展出,迅速引發芝加哥觀眾的熱議。麥德森說:「舞蹈家的姿態以及薩金特大膽的畫法,勾勒出一個雄心勃勃的形象,這恰是當年芝加哥希望在美國文化與當代藝術版圖上展現的氣質。」

《喬治·斯文頓夫人》 (Mrs. George Swinton {Elizabeth Ebsworth})1897 布面油畫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Wirt D. Walker Collection 1922.4450

《休·哈默斯利夫人》(Mrs. Hugh Hammersley)1892 布面油畫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accession number: 1998.365

展覽中,其他重要畫作包括《休·哈默斯利夫人》(Mrs. Hugh Hammersley),這張肖像畫奠定了薩金特在倫敦畫壇的聲譽。以及《海港的三艘駁船,聖弗吉里奧》(Three Boats in Harbor, San Vigilio),這幅海景畫已有一百多年未向公眾展出過了。

《涼廊》(The Loggia, Vizcaya)1917 水彩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Watercolor and opaque watercolor with wax resist over graphite on ivory wove paper,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anonymous loan, 310.1996

《奧哈拉湖》(Lake O"Hara)1916 布面油畫 Harvard Art Museums/Fogg Museum, Louise E. Bettens Fund

《薊》(Thistles)1883/89.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Gift of Brooks McCormick.

整個展覽總共展出了95件油畫、水彩畫、炭筆素描,以及一件雕塑。其中三分之二由薩金特本人創作,其餘由橫跨大西洋兩岸、薩金特的藝術界朋友創作,包括塞西莉亞·博斯(Cecilia Beaux)、威廉·梅里特·切斯(William Merritt Chase)、奧古斯塔斯·聖·高登斯(Augustus Saint-Gaudens)、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和安德斯·佐恩(Anders Zorn)。「展覽的一部分展示了薩金特豐富多樣的藝術才能,另一個看點則集中於芝加哥的某個特殊歷史階段,思考這座城市遭遇1871年大火後,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早期痴迷於財富積累的時代。」麥德森說。

20世紀中期,隨著抽象繪畫的興起,薩金特漸漸失寵於畫壇,但近些年來人們再次關注起這位畫家,一部分原因是1998至2018年收羅藝術家全部作品的多卷本畫冊陸續出版。或許,「薩金特正在迎來一個新的時刻」。 麥德森表示,此次展覽源於近年達成的對薩金特的學術共識,學者們認為薩金特比人們所知的更具複雜性與進步性。「他擁有良好的學術基礎,在他漫長的藝術發展中,從古典大師技巧出發,而後能見到印象派的畫法和更為現代性的傾向。薩金特,不過時也不新潮,他的畫風兼而有之,那取決於他的創作對象。」

展覽將持續至9月30日。

薩金特藝術技法散發著持久的吸引力

————專訪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美洲藝術部助理策展人安納莉絲?麥德森(Annelise Madsen)

澎湃新聞:展覽中,有一幅名為《海港的三艘駁船,聖弗吉里奧》(Three Boats in Harbor, San Vigilio)的海景畫,已有一百多年未向公眾展出過了。還有哪些過去鮮少公開展出的作品?

麥德森:是的,有不少私人藏家收藏的作品已經很多年沒有對公眾展出了,例如風景畫《敘利亞山羊》(Syrian Goats)和炭筆肖像畫《哈里特?鉑爾曼?卡羅蘭》(Harriett Pullman Carolan)等等。

《哈里特·鉑爾曼·卡羅蘭》(Harriett Pullman Carolan)1911 紙本炭筆 私人收藏

澎湃新聞:薩金特在當時的藝術界有眾多藝術家朋友,例如莫奈。請談一談薩金特與藝術家朋友的交往,以及從中受到哪些思想和技法上的影響?

麥德森:薩金特與藝術家朋友的交往可以說是雙贏的,他們互相學習、互為模特、交換畫作、擴大交際。薩金特在與莫奈交往時,一方面從莫奈那裡汲取了印象派繪畫技巧,另一方面他將所學轉化成自己與眾不同的新的風格、筆法和構圖。

澎湃新聞:你覺得,是哪些方面的原因,讓今天的人們重新認識到薩金特的價值?

麥德森:近年來,學者們持續不斷並且全面深入地檢視薩金特的繪畫藝術,而展覽正是這些研究的成果。從肖像畫到風景藝術,薩金特豐富的藝術表現終於展現在大眾面前。

澎湃新聞:這次展覽展出了薩金特的風景作品,這是很多人過去並不了解的。我們如何評判薩金特的風景畫價值?他是專門將風景作為一個門類去發展,還是在不斷旅行的過程中和畫肖像畫之餘的一種嘗試?

麥德森:其實,早在青少年時期的薩金特,在隨家人旅行時,就已經開始用水彩顏料進行室外寫生了,那時他還沒有接觸任何正式的繪畫訓練。1900年前後,他漸漸在油畫和水彩的戶外繪畫上投入更多時間。風景畫給了薩金特更自由的表達,這一點是肖像畫所不能帶來的。薩金特的筆觸、色彩和構圖是如此生動、鮮活和進步,這令他的作品獨樹一幟。

《威尼斯街道》(Street in Venice)1882 木板油畫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Gift of the Avalon Foundation, 1962.4.1

《噴泉》(The Fountain, Villa Torlonia, Frascati, Italy)

澎湃新聞:薩金特的肖像藝術對美國現當代藝術產生過什麼影響?

麥德森:薩金特藝術技法散發著持久的吸引力,尤其對於人物肖像畫家而言,怎樣在一幅動人的作品中融合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薩金特依然具有典範作用。

《畫架前的藝術家》(An Artist at His Easel)1914 水彩畫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Gift of Charles Deering McCormick, Brooks McCormick, and Roger McCormick

1962.971

《威尼斯玻璃製作工》(Venetian Glass Workers)1880/82 芝加哥藝術博物掛 Mr. and Mrs. Martin A. Ryerson Collection

約翰·辛格·薩金特小傳

19世紀以法國藝術為主流的歐洲繪畫,曾經產生了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現實主義等流派。而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印象主義畫派在科學理論的影響下,色彩表現技法產生了重大變革,印象派繪畫追求光和色對感官影響的概念風靡了整個歐洲。一批新生的青年畫家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並得到大眾和評論界的追捧。在美國畫家紛紛赴歐洲學習繪畫和歐洲畫家赴美淘金的熱潮之後,美國藝術已逐漸培養出了幾代有作為的藝術家,約翰·辛格·薩金特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薩金特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活躍於歐美的著名肖像畫家。不僅由於他在肖像畫領域的成就,更由於他在晚年仍以一個真正藝術家的社會責任去涉足壁畫的創作,因而確立了他的國際著名畫家的地位。

約翰·辛格·薩金特( John Singer Sargent)生於義大利佛羅倫薩。其父親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著名的醫生,頗具繪畫天才,曾為數本醫學教科書畫過插圖。母親是費城一家富有的皮革商人的女兒,家庭條件寬裕。她早年在歐洲的旅遊經歷,使她婚後力促丈夫喬遷義大利的佛羅倫薩。1856年2月12日,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約翰·辛格·薩金特誕生。薩金特的母親是一位有一定造詣的業餘水彩畫家,並喜歡彈鋼琴,她將這兩項愛好逐步灌輸給了她的兒子。在良好的家庭環境里,薩金特從小就學會了義大利語、英語和法語,並且在音樂和美術方面就表現出了優異的資質和才能。在母親的支持下,薩金特於1870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美術學院。

1874年,薩金特一家在義大利威尼斯與畫家惠斯勒相遇了。母親將薩金特的作業交給惠斯勒指教,受到了惠斯勒的鼓勵和讚賞。為了讓孩子能在濃烈的藝術氛圍中成長,父母決定將家搬到了世界藝術中心的巴黎。在巴黎,薩金特進入了著名肖像畫家卡羅勒斯的畫室學習肖像畫,掌握了法國肖像畫的最新技法。這位老師崇尚寫實,素以冷峻的素描手法教育他的學生,常讓他們去盧浮宮臨摹大師的作品。薩金特天資聰穎、進步很快,得到老師的讚許。在法國期間,他深受法國印象派繪畫的影響,幾年後又去了西班牙,對委拉斯凱茲和哈爾斯的畫風極感興趣。

1876年4月,薩金特自從在印象派畫展上第一次看到馬奈與莫奈的光色表現時深有感悟,特別是莫奈的乾草堆系列油畫,對他有很大的觸動。儘管這時他的肖像畫名聲已經建立,他還是虛心地吸收這些「外光派」繪畫大師的表現方法,並試驗了一種新的著色和繪畫光的技法,於是創作了《康乃馨、百合、玫瑰》,參加了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展覽,被該院高價將此畫收購。《康乃馨、百合、玫瑰》是薩金特表現瞬間光影效果最突出、最著名的一幅油畫。這幅畫描繪了在黃昏暮色籠罩下的花園裡,兩個天真純樸的小姑娘正在點燃手中的燈籠,背景是盛開的康乃馨、百合、玫瑰。白色的衣裙與粉紅、淡黃的花朵,閃爍的燈籠與映在臉龐上的紅暈,冷暖兩種相互對比且相輔相成的色調,構成了既溫馨又浪漫的圖景。畫家為了準確表達黃昏朦朧的天光和燈籠光影下小姑娘白衣裙的色彩效果,以及鮮花、樹葉、草叢等複雜的形、光和和色的對比關係,常常把畫布拿到戶外寫生或修改。每到黃昏來臨,他便搶時間抓住瞬間光影的變化多次進行觀察和創作。該畫畫面色彩豐富,層次感強,展覽時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

薩金特《康乃馨、百合、玫瑰》1885-1886 圖片來自網路

1881年薩金特榮獲沙龍銀獎,1884年他的其中一幅肖像畫《高特魯夫人》在法國遭到強烈的抨擊,他在一怒之下離開了巴黎,定居倫敦。之後他大部分時間是在英國度過,並且有一間自己的畫室,這種狀況維持了許多年。他在英國鄉間專事外光寫生,此後畫譽又東山再起,至19世紀90年代已達到頂峰。並於1897年獲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勳章一枚並成為該院院士,故有「英國畫家」之說,甚至被英國畫壇稱為「活在世上最卓越的畫家」。

薩金特《高特魯夫人》1884年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圖片來自網路

1907年他拒受英國爵士位,因為他自稱是美國人,所以在英國水彩畫史和美國的畫家介紹中都有薩金特,但是他並未在美國長期定居過,回美國也僅僅只是旅行。20歲那年是他第一次回到美國,並隨母親和妹妹一起申請加入了美國國籍。雖然父母都是美國人,但是他們長期在國外漂泊,屬於無國籍者,這次入籍,就正式決定了薩金特的美國畫家的身份。在美國期間,他很快就成為波士頓和紐約著名的肖像畫家。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裡布列斯坦爾勛爵》《亨利懷特夫人像》《洛克農的阿格紐爵士夫人》等。

薩金特《洛克農的阿格紐爵士夫人》 1892-1893 蘇格蘭愛丁堡國家美術館藏 圖片來自網路

薩金特《裡布列斯坦爾勛爵》 1902年 英國國家美術館藏 圖片來自網路

薩金特肖像畫的筆觸光潤細膩,線條流暢,描繪的人物各具其個性。很多畫家由於肖像畫的多產而導致描繪的雷同,但是薩金特特別注重人物個性、神態、表徵的展現。例如他畫菲利普斯夫人手臂的柔軟,畫約瑟大目光的堅定,畫安格紐夫人容貌的美麗,畫女演員特麗優雅的舞……他一生畫了400多幅肖像畫,幾乎無雷同。薩金特深受印象派繪畫的影響,從他的肖像畫中能充分體現出來。他筆下人物服飾受環境光色影響非常明顯,如描繪小朋友海倫的連衣裙、格雷絲小姐的長裙等。

1887年,薩金特在英國鄉村的繁茂綠意中專註表達光線與色彩,重新喚起對水彩畫的興趣。他的水彩肖像畫,充分顯示出了他的繪畫天賦。畫面色調明亮,描繪人物概括而洗鍊,在人物的性格和面部表情的刻畫上細膩而生動;他的水彩風景多是即興速寫,色彩凝重,因受印象派的影響,其作品在光和色彩的表現上非常獨到,曾一度使用純度很高的色彩直接描繪,但是艷麗而不焦躁,渾厚卻又顯得透明,極具繪畫功底。他一生不斷地寫生作畫,作品數量頗多。

1925年4月15日,在最後一幅壁畫即將完成之際,一代大師薩金特在睡眠中去世,享年六十九歲,終身未娶。

(本文摘錄自《西方繪畫大師:薩金特》,重慶出版集團,2008。全文圖片除特別標註外,均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強硬發聲:應不經法庭程序直接驅逐非法移民
24歲門將橫空出世,英格蘭隊最弱一環終於填上了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