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為了與妹妹爭寵退化成嬰兒,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有這樣的心理競爭呢
「媽媽,我看到角落裡有一個穿著白衣服女孩站在那,沖我笑。」
家裡有一個二胎妹妹,父母就讓9歲的女兒自己睡覺,可女孩不知怎地開始拒絕自己睡,也不想上學。天天和3個月大的妹妹吃醋,有時她像個受了驚嚇的小貓,時刻想往媽媽懷裡躲;有時她更像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不停地要求媽媽「抱抱」「親親」,極度渴望那種在襁褓之中的安全感。
看小傑這樣的狀況已經持續了1個月,媽媽急得不行,下定決心和爸爸一起好好教育一下情緒鬧得實在太過分的大女兒。沒想到,女兒的一句話,嚇得父母脊背發涼,她指著屋裡一個空白的牆角說,「媽媽,我看見一個穿白衣服的女孩站在那兒,她在沖我笑。」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父母來到醫院,和醫生說明了情況。醫生就注意到,這孩子有明顯的「退行行為」,像是一種退化,各種行為能力都倒退回小的時候,比如她一直依偎在媽媽懷裡不肯離開。醫生懷疑她已經出現了幻視、幻聽行為,要求住院觀察。聽說家裡有個剛出生3個月的妹妹,醫生提醒家長,孩子應該是因為二寶的出生而出現「同胞競爭障礙」的癥狀。這是國際疾病分類(ICD)診斷標準提出的一種心理障礙,特發於童年的情緒障礙中。簡單說,就是隨著弟弟或妹妹的出生,兒童出現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表現為對弟弟或妹妹的競爭或嫉妒。
以前這種情況非常罕見,近幾年,隨著二孩家庭越來越多,頭胎孩子表現出來的異常行為也各不相同,社會各界都應該對二胎家庭湧現出來的兒童心理問題,給予更多關注和重視。
天真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煩惱,從家庭中人際關係的框架來看,她們很容易把「多了弟弟妹妹」與「父母不再愛我」的想法畫上等號,產生嫉妒的情緒,孩子出現這種情緒波動也是正常現象。問題的關鍵,在於家長的行為和引導方式。
從人類文明的發展來看,需要呼喚「悌文化」的回歸,這種互相友愛、尊重的關係,不僅會讓家裡的人際關係更和睦,還可以影響擴大到社會當中,讓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關心、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更有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圖片來源於網路)


TAG:育兒百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