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令日軍大為頭疼的神秘武器

曾令日軍大為頭疼的神秘武器

美國記者拍攝的三五九旅旅長王震,這位後來的國家副主席手持一枚德式M-24手榴彈

在抗日戰爭中,土八路善用手榴彈是出名的,連《鐵道游擊隊》裡面都要給芳林嫂帶上一個砸老松崗。可真正在戰鬥中,土八路的手榴彈卻是經常出毛病的,並不那麼好使。

1

1939年9月下旬,日軍獨立混成第八旅團突襲晉察冀三分區熊伯韜的老巢陳庄,不料正碰上來此視察的賀龍,偷襲迅速變成了硬碰硬的萬軍大戰。打到28日,八路軍兵力已經增至六個主力團外加120師師部和358旅旅部直屬部隊,日軍不支敗退,被八路軍包圍於青陽山一帶。敵指揮官水原義重少將迅速在坡門口、高陽庄、馮溝里三村構築工事,形成犄角之勢組織防禦。當晚八路軍發起總攻,七點鐘攻佔高陽庄,而另外兩個團的八路軍也攻入了坡門口和馮溝里兩村,眼看勝利在望。

不料,轉瞬間兩個團的八路又讓日軍從村子裡給趕了出來!第二天,日軍飛機前來空投,獨立混成第八旅團又多撐了一天多。

這什麼鬼子啊,垂死掙扎有這麼大勁兒?真實的原因是土八路的主要武器 – 手榴彈出了問題。原來,攻入敵軍村落的這兩個團來自冀中,是因大雨泛濫而「避難」到三分區的,因此有緣參加了這次陳庄大戰。部隊是老部隊,戰鬥力也不錯,但部隊通過泛濫區的時候所攜帶的手榴彈多半受潮,打起仗來十發九不響,進村用這個近戰,招架不住日本鬼子亂扔四十八瓣手榴彈的垂死反擊。

抗戰中鬼子用的手榴彈就是這位民兵同志腰間的九七式破片手榴彈

2

它的主體是一個有凹溝的,在爆炸時會散出尖銳破片的「檸檬形」分段彈身,質量精良,土八路同志繳獲了也很愛用。然而,土八路自己的手榴彈,一直差強人意。

這不是我說的,您看《亮劍》一書中李團長雲龍兄對於這種手榴彈又愛又恨的糾結就可見一斑了。

李雲龍已和張部長糾纏了兩個多小時了,不為別的,就是想多弄點「邊區造」手榴彈。這是八路軍太行兵工廠的土產。平心而論,李雲龍一點兒也不認為這種土造手榴彈有什麼好,比起日軍的那種檸檬式手榴彈差得太遠啦,「邊區造」的鑄鐵彈體質量太差,爆炸後有時只炸成兩半,彈片的殺傷效果極糟糕,這種玩藝兒在戰鬥中常耽誤事。可話又說回來了,就這種「邊區造」也不可能敞開了供應部隊,用李雲龍的話說:能拔膿就是好膏藥,有總比沒有強。

土八路的手榴彈質量差,原因一是炸藥質量較差,二是製造工藝差。

國民黨軍也大量使用

順便說一句,國共雙方都喜歡玩手榴彈,通常會自製一些好用的攜行裝具,顯得對這種兵器頗為珍惜。

不過,從保留下來的實物看,土八路的手榴彈質量的確不佳。

土八路的手榴彈也有造得很標準的,所以我最初的推測是那些歪瓜裂棗的手榴彈,一定是給民兵等輔助部隊使用的,較標準的,則是給正規部隊用的。

3

不過,很快發現並非如此,因為正規軍的手榴彈,也會夾著兩個「凍梨」

這是怎麼回事兒呢?直到被八路軍營救的英國專家林邁可所保留照片被發表,才讓人弄清了原因。

林邁可在敵後根據地拍攝了不少照片,這張照片開始人們沒有明白其內容

仔細看後才明白,這一個八路軍戰士就是一個兵工廠!他正在用翻砂法製造手榴彈,一個砂箱可以造四枚,照這個效率,他一個人滿足一個連八路軍的裝備需求不在話下。

翻砂鑄造是一種簡便的金屬加工手段,直到今天我國的一些小工廠還在使用。

但這是一種對手工依賴很高的「手藝活」,所以土八路製造的手榴彈,只要大體合格,細節上就完全是隨心所欲了。沒有經過訓練的兵工戰士可以設計出各種各樣印象派或者野獸派的手榴彈來。

這算粗製濫造嗎?對於那個時候我們的前輩,這似乎更像是一種令人景仰的傳奇。這樣的武器儘管是簡陋的,卻是在實戰中十分有效的。

八路軍老戰士郭進財(冀南軍區第七分區二十四團戰士)曾對《華西都市報》的記者講述了手榴彈在作戰中的重要作用 --

「他打鬼子的第二個月,接到炸碉堡的任務後,不容多想,他就和戰友們上了前線。

鬼子站在碉堡里,居高臨下,又有機槍,硬拼是絕對不行的,一切行動都要等到鬼子放鬆戒備的時候。為了躲避子彈,沒有坦克的八路軍就地取材,將三床棉被用水浸濕潤,綁在一張大桌子上,一輛土坦克就誕生了。

天黑後,鬼子的視野下降,正是進攻的最好時候。郭進財和戰友們扛著土坦克開始行動了。因為年輕力壯,郭進財雙手舉著一隻桌腿走在外面。衝過鐵絲網時,鬼子發現了他們,用槍瘋狂掃射,他們冒著子彈往碉堡那邊沖。

在掩護戰友扔手榴彈時,郭進財感到背部遭受了一下猛擊,一顆子彈打進了他背著的被子里,停留在距離他背部十厘米的地方。」快跑!」他還沒緩過勁兒來,戰友就將拉過弦的手榴彈扔進了碉堡里。

背後轟的一聲,碉堡里的鬼子被炸死了。除了機槍、擲彈筒等武器,還有糧食。八路軍自己留一部分,其他的,都分給了附近的村民。「

可見,手榴彈在作戰中對八路軍來說是何等決定性的武器。

前些天在老八路朱良才將軍家見到一枚留作紀念品的八路個性化手榴彈

這枚手榴彈的彈體,居然也鑄出了預製破片紋路,而且,上面還有「反攻」兩個清晰的漢字。

據說,這是1944年冬天製造的,那時,中國的大反攻,正在醞釀之中。

撫摸這兩個字,就不僅僅是撫摸傳奇了,還會有一絲感動。

編輯:季我努學社張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中國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奇怪的自行車足夠承包你一年的笑點了:圖說19世紀搞怪自行車造型
被遺光的風光——19世紀20年代中國城市掠影

TAG:影像中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