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他手下一名哨兵,開槍把林彪擊成重傷,後來此人沒受到處罰
1938年3月初,在山西隰縣北部的千家莊附近,駐防的閻錫山第二戰區王靖國的第19軍第70師師長杜堃,由於此地距日寇駐地很近,部隊嚴加戒備,設有騎哨,哨兵日夜巡邏,來回防範日寇偷襲。
這一天突然降了一場大霧,迷霧把大地籠罩著,一切都是朦朦朧朧,村莊山川若隱若現,在村莊中的哨兵,突然聽到陣陣馬蹄聲打破黎明的寧靜,他頓時警覺起來,接著,在薄霧中看到一位騎著大洋馬、身穿黃色日軍大衣的人沖了過來。這哨兵根本沒有想太多,立刻舉起手中的槍進行射擊。
只聽「砰」的一聲,「鬼子」軍官應聲擊落下馬,這時,聞訊從後面趕來的警衛員,趕緊把倒在地上,血流如注的他扶起,大驚失色才知道,自己開槍擊倒的並不是「鬼子」,而中大名鼎鼎的友軍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這一槍子彈從他的前胸打入,子彈穿過林彪肺部,洞穿了右肺葉,擊斷了一截肋骨,飛了出去,這種傷叫做貫通傷,子彈沒有留在體內,眼前比較好處理。
然而,到了醫院後才知道,這一槍打得確實不輕,被打斷的肋骨,有半寸長,肺部受了傷。醫生說算很幸運,差半寸就打到脊柱。如果打中脊柱,那下半身肯定癱瘓。這次負傷為其日後留下了病根,子彈頭擦傷了中樞神經。雖然經多方搶救,命是保住了,但留下終身後遺症:又怕冷、又怕熱、又怕光、又怕吵,使他飽受病痛的折磨,嚴重影響了林彪的身體健康,後來每逢陰雨天,就會折磨地林彪在床上直打滾。
幾天以後,通過醫院治療,昏迷中的林彪慢慢蘇醒過來。望著病床前一雙雙憂慮、誠摯的眼睛,他露出一絲苦笑,說:「沒想到陰溝里翻了船。」這句湖北土話的確代表了林彪當時的心情。
面對此事,駐防的閻錫山第二戰區王靖國的第19軍第70師師長杜堃很是惱火,在病床前慰問林彪的時候,決定要槍斃開槍擊傷林彪的哨兵,林彪雖然細想起來這事十分窩囊,但表現出了一個儒將所顯露出來的寬宏大量和坦蕩之心。沒有同意槍斃肇事者的意見,寬恕了那個闖禍的哨兵,那位哨兵感動得涕淚交加。對此,作為這哨的頂頭上司杜堃也很感動,對共產黨八路軍的高層領導由衷敬佩,後來他積極活動,和八路軍搞好關係。
1937年9月,侵華日軍第二十一旅團長三浦敏事率步炮6個大隊分兩路向平型關一線進犯,企圖突破
當時,敵軍急令號稱「鋼軍」的板垣征四郎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及輜重車隊派兵增援,八路軍115師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平型關一帶設伏,打響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槍聲。平型關是晉東北的一個咽喉要道,兩側峰巒迭起,陡峭險峻,左側有東跑池、老爺廟等制高點,右側是白崖台等山嶺。
通過頑強戰鬥,八路軍115師殲敵板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團1000多人,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取得對日作戰的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粉碎了國內一些人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國論」,極大地振奮了人心,增強了全國人民和各愛國武裝力量堅持抗戰的信心和決心。指揮這次戰鬥的115師指揮官林彪的名字,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擠滿了各大報刊的頭條位置,成為了人人歌頌的「民族英雄」、「抗日英豪」。
由於殲滅日軍大部,繳獲軍用物資無數,人家稱115師在平型關大捷發了一筆「洋財」,團以上所有幹部都獲得了一身黃呢子軍大衣,而在繳獲的戰馬裡面,林彪挑選了一匹關外良種,名叫「千里雪」,馬匹身上沒有一根雜毛,離遠處看就像一道白色的閃電,非常顯眼,那天正是騎上他喜歡的洋種良馬「千里雪」,穿上日本軍官黃呢子大衣,跨馬揚鞭賓士,一時策馬飛馳好不痛快,不知不覺已進入杜堃師所在防區。
當時,八路軍駐在山西,這閻錫山深怕占走他的地盤,只划了21個縣作為八路軍在山西活動的區域,有些地界是犬牙交錯的交界地方,比如林彪受傷的地方隰縣,就是這種交界處,設有流動哨,防止日本人偷襲。


※上古神話中的6大上仙,如來佛祖排第六,他排第一!
※男子給女友買花8萬買輛路虎極光,結果半個月後人車兩空
TAG:元朝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