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嶽文藝杯」小小說大賽開始啦!30000元獎金等你來拿

「北嶽文藝杯」小小說大賽開始啦!30000元獎金等你來拿

山西文學院院長張衛平:

山西文學迎來了最好的時候

夏日午間,在山西省作協的小院里,爬山虎蔓延鋪撒在牆壁上,綠樹的蔭涼庇護著小院……這裡,是滋養山西作家的地方,也是許多山西作家走向全國的地方,你似乎能感受到「山藥蛋派」作家的至純樸實,能感受到新銳作家的崛起奮進,也能感受到山西作家們在這片土壤里,書寫著的青春和芳華。如今,隨著「小小說徵文大賽」的舉辦,相信有越來越多的作家會湧現出來,與文學創作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山西文學院院長張衛平表示,「山西文學迎來了最好的時候。」

文化的復興也是文學的復興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在張衛平這位文藝工作者看來,文藝的復興,也是文學的復興。

「時下,文藝工作者應該是自我充實、自我發展的最好的時候。國家提出要繁榮社會主義文藝,這就需要更多優秀的文藝工作者能夠加入到隊伍中來,文學創作工作也是如此。」張衛平說,現階段文藝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尤為重要,因為趕上了文學藝術繁榮發展的時代,所以要用心打造出精品力作來,而山西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也為文學創作者提供了創作的源泉。

張衛平表示,舉辦本次小小說徵文賽,就是希望有這樣一個平台,讓喜歡寫作的人加入進來,讓作家們有展示和參與的機會,讓還在作家行列外徘徊的文學愛好者找到歸屬感,從而有機會成為一名職業作家。「我們愛惜人才,也會為喜歡寫作的人提供相應的培訓機制,從業餘愛好到簽約作家、專業作家,這條路雖然很漫長,但是我們可以為他們保駕護航。」

很多文學工作者都是有情懷的人,張衛平也不例外,從發現人才,到最後的吸納人才,他不遺餘力地在做這件事情,從2006年至今,我省從全省選拔了70餘位青年作家,作為山西文學院的簽約作家,如今他們活躍在全國的文學創作舞台上;還組織開展了多個文學講座、創作研討會等,文化成果惠及到全省各市,受益人數多達上千位,很多作家也就是藉此選拔機制,走上了專業作家的道路。「我們希望此次大賽,實現一個激勵的機制,找到發現人才的突破口,使之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文學愛好者脫穎而出的平台。」

山西文學的三次晉軍崛起

在山西文學歷史上,人們總能想到以趙樹理為代表的「山藥蛋派」作家群體,其實縱觀山西文壇的整個發展歷程,湧現了不少優秀作家和優秀的文學作品,因此山西文學的名號,在全國都是響噹噹的,這也是我們山西文學創作隊伍的顯著特徵。

張衛平說,山西現代文學史上共有三次大的崛起值得被廣泛傳頌,也正因為這三次崛起,越來越多的優秀山西作家成長起來。「第一次崛起,應該是建國初期到上世紀80年代,『山藥蛋派』作家的崛起,從趙樹理到馬烽、西戎、李束為、孫謙、胡正等,人稱『西李馬胡孫』,他們都是山西農村土生土長的作家,有比較深厚的農村生活基礎,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第二次崛起是上世紀80年代到新世紀初期的10年,這個階段被叫做『晉軍崛起』,這一說法也得到了文學界的公認。我們山西的作家張石山、韓石山、趙瑜等人成為了代表人物,他們的作品影響力很廣;第三次崛起,就是現在,我們現在命名為『新銳作家群』的崛起,湧現出一大批有作為的年輕的作家群體的崛起。」張衛平表示,以「60後」為主力,「70後」「80後」「90後」的作家也相繼步入文壇,佳作頻出,亮點紛呈。尤其是現在,相比以往的作家群體來說更有特色,他們創作的門類比較齊全,涵蓋了詩歌、散文、科幻、小說等,是創作內容的整體爆發,而且層次分明,創作隊伍的素質比較高。

新銳作家的出現,讓山西文學迎來了最好的時候,並且這個湧現過程還在持續遠未結束。其中,劉慈欣獲美國科幻文學雨果獎及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葛水平、李駿虎、呂新先後獲魯迅文學獎,張銳鋒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不少作家還先後獲得了諸如莊重文文學獎、郭沫若詩歌散文獎、冰心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魯彥周文學獎,以及《人民文學》《中國作家》《詩刊》《小說選刊》《十月》《上海文學》《小說月報》等在中國文壇具有重要影響的文學獎項,引起全國文壇關注。亦如很多業內人士在面對山西作家時盛讚,山西是一塊神奇的土地,養育了優秀的作家。這些優秀作家也在這塊土地上閃耀出精彩和厚重。

一方面是社會主義文藝創作的繁榮,一方面是山西文學發展的良好氛圍,這也為舉辦此次小小說大賽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就是希望藉此大賽,來繼續營造山西文學繁榮發展的環境,發現和培養優秀的小說人才。」張衛平坦言,此次徵文大賽也具有「模板」和代表性,比如在恰當的時候,也可以舉辦影視文學、長篇小說、散文等一系列的徵文活動,通過徵文的平台和基礎,發現更多的文學創作人才。這,是一個起點,一個真正讓作家實現夢想的一個起點。

從文學創作到文化產業發展的探討

時下,根據不少網路小說,以及流量IP改編的影視劇活躍在熒屏內外,甚至還取得了不俗的收視率和票房,而網路小說作家紅極一時。其實,這也是一種探討,當網路小說變成影視作品,也能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據張衛平統計,目前在網路文學註冊平台上,大約有三四萬山西作家,而活躍在全國並被大眾知道的有100多人,其中大熱的《餘罪》就是根據山西作家常書欣創作的小說所改編。網路小說「紅人」作家紛舞妖姬真名為董群,他還是創下了高票房紀錄的電影《戰狼》系列的編劇,山西的作家們,在網路小說創作的領域上,也是各自綻放著。「網路小說的閱讀群體大多是年輕人,據此改編的影視作品就會有群眾基礎。如果我們能發現好的作品,挖掘出更多的高品質的網路小說作品,也完全可以拍成影視劇。」張衛平表示,這是山西文化產業發展的一條新路,也是文學產品進一步市場化的衍生,「現在很多北上廣的影視公司都在從事這些事情,如果我們山西能抓住這樣的機會,從身邊進行挖掘,會更有優勢。」

如此說來,此次「小小說大賽」會顯得更加重要,因為日後優秀的小小說作品,有望被拍成微電影,而題材好的作品,也可以經過改編和擴容之後,被拍成電視或者電影。這,是山西作家的好時候,更是山西文化繁榮、發展的好時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晚報 的精彩文章:

騰飛中的山西財經大學

TAG:山西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