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化刀為筆!他雕刻的,也許不僅僅是一枚印章

化刀為筆!他雕刻的,也許不僅僅是一枚印章

「銅印大概從漢朝就有了,但現在會刻的人越來越少,我要做的,是把古代的技藝找回來。」

——吳契憲

吳契憲自創的印刻之一,其中刻意缺邊的作法也是仿古的一部份。

談起印章的歷史,可說是淵遠流長——據傳,中國最早出現的印章是商代的三顆璽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時間。

所謂的「篆刻藝術」指的便是將書法字體結合鐫刻,以製作印章的一種藝術,而其應用的字體多半為篆書,故稱為篆刻。

現年50歲的吳契憲,從12歲開始就在自家經營的刻印店幫忙,自小在店裡邊做邊學,累積了深厚的雕工。長大後,他持續著對篆刻的熱愛,四處和不同的師傅學習刻工,同時也堅持手工刻印。

「這才是工藝的溫度以及價值之所在,也才能夠在這樣的基礎上再次創作。」

在民間刻印業界已經鮮有人採用手工刻字的今天,吳契憲的店鋪則堅持全手工的原則。

他甚至追求「不寫稿」的篆刻(下刀之前不先行擬稿),全憑經驗積累出的精準度,以及施藝當下的創作直覺。

吳契憲認為,篆刻從元末開始發展過盛、過於浮誇且側重包裝,以致於現在的篆刻大多設計過度,重複的修改使得作品不夠渾然天成、失去了原始的藝術力道。

當堅持「不寫稿」也讓他的作品常常與自己原本的想像相差甚遠:「刻得工整的就是商品,刻壞了,就當做藝術品啦!」

這可不是盲目樂觀,而是對吳契憲而言,傳統工藝必須藉由創作來和純商業區別以及抗衡,同時也更應該強調「工藝」本身,不該讓篆刻盲目追求制式的美感,抑或為了賺錢而存在;職人應該秉持著對技藝的深刻認知以及尊重,以創造藝術的心態出發,進行創作。

吳契憲為每一種刻印材料製作不同尺寸的專用刻刀,一字排開近百把

篆刻的入門是「磨刀」——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和其他篆刻師不同是是,除了各式的刻刀之外,從印章的床架、雕刻固定器到產品的包裝,吳契憲所使用的工具基本都是自己做。

對於吳契憲來說,篆刻是「用刀寫字」。刻印章的人大多需要書法的底子,吳契憲每日都臨摹書法以鞏固自己的技藝。

從無到有,篆刻工藝

選好材料後在砂紙上將印章表面磨平,到一張紙也塞不進縫隙

在磨平的印章表面塗上硃砂,方便篆刻(看得更清楚)

將印章放置在固定器上再次確認表面是否平整,並畫上格線。

用毛筆寫稿並排序,同時查詢篆體字型的寫法(圖為川流不息)

直接執刀一筆到位的開始依稿篆刻

篆刻完成後將表面大致清潔,並檢視成品完成度

試印確認後,最後再將刀刻深淺補齊

在印章的左側直接用刀落款(上方或下方皆可)

落款後用顏料將其燙金,完成作品!

談到篆刻的未來,吳契憲缺沒有談工藝時那般暢快了。首先,對於現在社會來說,印章的用途本來就受到局限,加上電腦刻章幾乎滿足了大部分的市場需求。手工篆刻這門技藝早已不停地萎縮。目前,手工篆刻漸漸往藝術的領域發展,一些大專院校的美術科系學生是目前篆刻界僅存的活血。

吳契憲除了創作之外,也積極從事教學和推廣,期待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門技藝。

對吳契憲來說,復興古法是永恆的追求。漢印相對於現代替換性極高、隨用隨拋的印章來說,樸素而雅正。雕刻在印章之上的每一筆、每一划,或許,也正是他為自己生命添上的美妙註記。

圖片:吳契憲工作室

整理、編輯:47

我們在尋找手藝人

推廣/市集/快閃街區/手藝集合店

甄選提升生活質感的手作良品美物

打造以精緻手作為核心的全渠道平台

wechat: hellowanfeny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分一生活美學 的精彩文章:

刺繡+微視,以假亂真的功力還真不是一日能修成的

TAG:萬分一生活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