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生命收割機」進入中國戰場……

當「生命收割機」進入中國戰場……

【當「生命收割機」進入中國戰場……

以下文字內容為音頻節選

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點擊音頻收聽!

播講:田洋

節目編輯:程涵

小劇場配音:郭煒 陳光

好用卻不好賣的馬克沁機槍

眾所周知,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洋務派的核心人物,他對世界範圍內出現的新發明都非常感興趣,絕對是個「新潮達人」。1884年,晚清重臣李鴻章遠渡重洋,造訪了大英帝國的倫敦。那一年李鴻章已年逾花甲,他這一把年紀跑去倫敦新槍發布會,就是想見識一下那種打起來就不停的自動槍。

李鴻章

英國倫敦的新槍發布會上,馬克沁當著各國代表的面,雙手一扣扳機,他的馬克沁機槍就「噠噠噠」響了起來,不間斷地在30秒內打完了300發子彈。大開眼界的李鴻章不禁贊道:「太快了,太快了!」這還不是最精彩的,馬克沁又把機槍瞄準了一棵一人多粗的大樹,槍聲響處,大樹頃刻間被攔腰打斷。眾人看得目瞪口呆,李鴻章連連稱奇,還專門和馬克沁在這棵斷樹前合影留念。不過等他一問價格,就開始搖頭:「太貴了,太貴了!」——合著叫了半天好,沒買!

不能怪李鴻章小氣,主要是清政府當時就沒給他多少軍費,二是李鴻章注意到這種機槍相當費子彈,真要在戰場上用起來,彈藥補充是個大問題,有些不划算。

不光李鴻章這麼想,在場的法國、俄國代表也認為馬克沁機槍太浪費彈藥,也都沒買。只有德國人看中了馬克沁機槍的威猛火力,下了大訂單,這也讓他們在日後的一戰戰場上佔得了先機。

馬克沁機槍正式進入中國

精明的李鴻章最後還是買了三挺馬克沁回去讓人研究。因為機槍射速很高,李鴻章還專門給它起了個很有詩意的名字,叫「賽電槍」。那麼,馬克沁機槍是什麼時候被中國正式投入使用的呢?

不久之後,馬克沁機槍在日俄戰爭中大顯神威,讓日軍吃盡了苦頭,這讓中國官員也明白了馬克沁重機槍在戰場上的價值。1907年,清廷成立禁衛軍,其中就配備了三十挺馬克沁重機槍,成為亞洲第一支配備這種武器的軍隊。隨後,雲南陸軍又組建了第一支整建制的馬克沁機槍營。

不過,由於我國當時工業基礎薄弱,儘管在1914年就已經仿製出了馬克沁機槍,但材料、加工精度都比原裝差了不少,產量也十分有限。從1927年到1935年,馬克沁機槍的年產量一直徘徊在300挺左右。可到了1936年,年產量突然增加到了610挺。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鬼子來了!

1931年日本關東軍悍然出兵侵佔東北,為了增強軍隊實力,國民政府決定更換部隊裝備,財政部長孔祥熙從德國引進了最新式的馬克沁機槍的圖紙,由金陵兵工廠負責生產。

1935年定型後,馬克沁機槍迅速投入批量生產,第二年產量就翻了一倍。中國仿造馬克沁機槍的國產型號叫民24式,性能方面已經和德式相差無幾,而在機槍腳架方面,還特別增加了一個高射桿的設計,這是老式的馬克沁機槍所沒有的。這又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原來,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後,當時由於中國空軍力量比較弱,真正能空戰的飛機只有305架,而日本空軍卻有2700架飛機!他們仗著自己的空中優勢,經常對中國軍隊的防線、工廠狂轟濫炸。於是,馬克沁重機槍臨危受命、閃亮登場了。加裝了高射桿後,機槍可以實現對空射擊,從此,中國軍隊的每一個步兵營都具備了一定的防空能力。

抗日戰爭 它立下奇功

1937年,時任第三集團軍第二十師機槍連機槍手的趙紹祥,領到了一挺全新的馬克沁重機槍。他的部隊剛剛在德州與日軍激戰了一場,隨即奉命南撤。在轉移途中,部隊在大望河流域遭到了敵機轟炸,敵機想把河上的一座大橋炸斷,切斷部隊撤退的去路。

緊要關頭,對空防禦的任務落在了機槍連官兵的肩上。趙紹祥和戰友架起了馬克沁機槍,一見敵機俯衝,就扣動扳機猛打。數十挺機槍織成了一道道火力交叉網。敵機忌憚馬克沁的威力,始終不敢持續低飛,投彈準確率大大下降。在趙紹祥和戰友們的奮力保護下,大橋始終沒有被敵機炸壞。

這已經不是中國軍人第一次用馬克沁機槍對付日軍敵機了。1937年9月,日軍叫囂著要三個月滅亡中國,卻生生在江陰要塞被攔了三個月。中國海軍悲壯地將十艘艦艇炸沉、阻擋住了航道,而日軍為了打通江陰防線,出動了三百多架飛機實施轟炸,為此,中國守軍在陣地布下了數十挺配有高射桿的馬克沁機槍,僅在9月22日和23日兩天,就發射了一萬多發子彈,配合艦載高炮擊落了敵機二十多架,狠狠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如果說充當防空武器是馬克沁機槍的「兼職」,那麼它的「老本行」還是在地面攻防戰中發揮威力。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中,馬克沁機槍也立下了戰功。

1937年8月,日軍向上海增派了數十艘艦艇和3000多名陸戰隊員。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262旅在閘北率先向日本侵略者發起進攻,打響了「八·一三淞滬抗戰」的第一槍。

10月底,大場陣地被日軍突破,國民黨軍隊退守滬西,許多人建議放棄防禦陣地,但蔣介石以「可壯國際視聽」為理由,要求88師留在閘北,死守上海。師長孫元良接到任務後,命令只留下一個團死守閘北,由謝晉元指揮,堅守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連夜西撤。

這一個團有多少兵力呢?1個機槍連,3個步兵連,27挺輕機槍,4挺馬克沁機槍,一共是420人,而日軍的數量是數萬人。雖然只有420人,但謝團長卻對外散布『煙幕』說有800人,這就是著名的「八百壯士」的由來。可420人對數萬人,怎麼打?

四行倉庫是四家銀行聯營的倉庫,六層高,是當時上海少有的高樓,牆體厚實。由於西面和北面已經被日軍佔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這就使四行倉庫,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島」。四行倉庫保衛戰打響前,謝晉元團長集合了所有士兵,大聲說:「四行倉庫就是我們的墳墓,人在陣地在!」

攻防戰開始後,官兵們分布在不同樓層,各就各位,誰都不準隨便離開自己的陣地,否則「就地正法」。19歲的王文川是一名馬克沁重機槍的機槍手。戰鬥中,他的重機槍槍口始終對準虹口方向,晝夜不歇地開火。那裡,正是日本鬼子在上海的大本營。王文川回憶說:

王文川:「馬克沁重機槍可以連續射擊4個小時,打仗的時候,三個人用一挺,一個裝彈手,一個射擊手,還有一個瞄準手,我就是射擊手。那時候,我一分鐘打250多發子彈。攻上來的日本兵後退不及,我親眼看著子彈飛向他們,打到他們身上就噴血,打到地上就冒煙,跳彈飛在牆上火星直噴,有的鬼子連哼都沒有哼一聲就倒地送了命!」

王文川

當時在四行倉庫戰鬥的士兵們,誰都沒有一點怕的感覺,因為大家都沒想過可以活著出去,王文川身邊的戰友一個接一個地倒下,而他根本沒有時間去難過。餓了,就抓一把生米塞進嘴裡;渴了,就喝用來冷卻重機槍的循環水——那畢竟是熱水;困了,就靠在掩體上打個盹。

可就在王文川打得興起的時候,突然發現沒有子彈了,王文川喊了送彈手老劉好幾聲卻一直沒有反應,原來老劉頭部中彈,已經犧牲了。敵人的這一槍,本來是瞄準王文川的。因為馬克沁機槍的火力兇猛,把敵人壓製得很厲害,所以日本人首先想打掉他這個重機槍手,沒想到子彈射歪了,擊中了老劉!

老劉倒下了,迅速有其他戰友上來為王文川繼續裝子彈。

王文川:「看到老劉死了,我已經打紅了眼了,繼續扣動扳機,腦子裡什麼都不想了。」

在日軍的重重包圍下,守衛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孤軍奮戰,誓死不退,400多人的隊伍硬是擊退了敵人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的數十次進攻。

老年王文川

堅守了四天五夜後,守軍接到了撤退命令,他們衝出重圍,退入英租界,此時隊伍只剩下了不到200人。在此期間,中國軍隊以寡敵眾,讓日軍始終不能近四行倉庫一步,這一戰被稱為奇蹟,88師也被日軍稱作「可恨之師」!目睹閘北之戰的英國駐上海部隊司令斯摩蘭准將感嘆到:「從來沒有看見過比中國軍隊最後保衛閘北更壯烈的事了!」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淞滬會戰中最為震撼人心的篇章,「八百壯士」可歌可泣,而其中馬克沁重機槍也功不可沒!

馬克沁機槍的致命缺點

雖然馬克沁機槍有風光無限的戰例,但其實它也有敗走麥城的時候。在孟良崮戰役中,為什麼國民黨整編74師的馬克沁機槍變得威力全無呢?

馬克沁重機槍的優點是威力大、火力猛、可靠性高,不過它也絕不是完美無缺。在閃電突擊為主的新型戰術中,馬克沁機槍就不那麼好使了,因為它個頭兒大,重量沉,不方便安在摩托化部隊的車輛上,甚至很難跟上步兵的快速移動。更重要的是,它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是什麼呢?

話說在1947年5月,解放戰爭激戰正酣,國民黨整編74師被我華東野戰軍團包圍在海拔400米高的孟良崮山頂。整編74師是蔣介石嫡系中的精銳之師,全部美國軍械裝備,號稱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首,師長張靈甫更是受蔣介石器重的一員猛將。

從武器對比上看,國民黨軍隊的裝備比我方的華東野戰軍強多了,而且還配備了不少改裝過的馬克沁重機槍和各式火炮。再加上孟良崮山勢險峻,易守難攻,陣地攻堅戰上,我軍要想從山下攻上山頭,難度不是一般的大。不過,仗一打起來,74師倚重的馬克沁重機槍卻很快啞了火,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時是初夏,烈日當頭,74師被圍在山頂,沒有水成了大問題。許多士兵因為下山搶水而被打死。為了解決用水困難,蔣介石命令空軍組織飛機空運救急,但因為地形狹窄,不少補給都落在了解放軍的陣地上。更要命的是,74師裝備的馬克沁重機槍是採用水冷降溫的,因為沒有水,馬克沁用不了多久就成了「啞巴槍」,師長張靈甫在戰死前的遺書中寫道:「今日戰況更趨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而我方的馬克沁重機槍由於水源充足,完全發揮了應有的威力,最終74師被我軍一舉殲滅。

您聽明白了吧:馬克沁重機槍不能沒有水,這個「噴火」的傢伙對水的依賴是它的短板,從這個戰例也可以看出,任何一款武器都有優勢劣勢,只有配合武器的戰術運用得當,武器才會如虎添翼。

新中國成立後,馬克沁機槍跟隨志願軍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戰場,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逐步發展軍工事業,研製出了五四式機槍,馬克沁機槍才逐步退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序列。時至今日,現代槍械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過,機槍再怎麼發展,還是在沿用它們的祖師爺馬克沁開創的自動原理。

跟您聊了兩天的馬克沁機槍,這種槍無論是被用在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戰爭中,說到底,都是殺人的玩意兒。在感慨它威力的同時,我更希望,能用到機槍這種武器的地方越少越好,畢竟,再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了。

編輯:趙安

素材來源:網路

註:本文及其音頻版權歸屬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未經授權不得挪作他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039聽天下 的精彩文章:

清政府竟然把一個列強逼到過絕境!
是誰偷走了雷米特金杯?

TAG:1039聽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