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蔣介石為什麼會輸掉三大戰役?聽聽兩岸專家們怎麼說

蔣介石為什麼會輸掉三大戰役?聽聽兩岸專家們怎麼說

發生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間的平津、淮海、遼瀋三大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革命軍的戰略大決戰。那麼,蔣介石為什麼會輸掉三大戰役呢?一千位讀者大概會有一千種解釋,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兩岸專家們如何解讀:

三大戰役打響

台灣學者認為國民革命軍的失敗,在於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不佔。在天時上即時機方面,解放軍非常擅長利用時機,比如稍微有時間就爭取枕戈待旦、養精蓄銳,而國民革命軍「有利時不好好利用時機,不利時想爭取的時候卻沒有機會了」。戰事一有休整,解放軍就爭分奪秒、爭取時間休息補充,而此時國民革命軍卻頻頻遭受外界來的施壓,解放軍得到了補充的時機。

解放戰爭中最著名的「小推車」

在地利上,國民革命軍所管轄的都是城市。當時剛剛結束抗戰的中國顯然還是一個農業社會,鄉村的糧食不運來,城市裡的市民就沒有飯吃。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城市裡的市民如果沒有飯吃,就要人心慌慌。乃至後來城市越來越少,只剩下據點式的,因為連接的路、橋等都被挖斷,糧食只能依靠空投,怎麼維持得過來?在人和上,有人做過統計,僅1948年8月到10月間,毛主席拜訪、接見的有名有姓的民主黨派人物就有80多位,而這些人最後都幫解放軍講話、替解放軍幫忙,得人心者得天下,解放軍哪有不勝之理?

進駐上海街頭的解放軍,沿街而睡,只為不驚動市民

而中國學者在分析三大戰役的勝負原因,則在軍事方面考慮得多。他們認為,毛主席雖不是軍人出身,他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總結經驗。而國民革命軍很多的軍事指揮員「基本上沒有從排長、營長、連長干起,很多位子都是花錢買來的,所以對真正的軍事不太了解,更別提指揮了。」有一段時間,他們接連召開了幾次緊急軍事會議,但是在整個會議上,對主要的戰場怎麼兵力部署、軍事作戰戰術如何安排、以及具體的指導卻沒有談到。從文獻上看,蔣介石每天的講話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只會強調服從;二是講一些指揮的問題。而毛主席提出的「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卻是極佳的戰略思想的集中表達。

主動撤離延安的毛主席

所以,解放軍在戰略上是『以一當十』,在戰術上則是『以十當一』,成為了解放軍以少勝多、克敵制勝的法寶。當然,兩者對於「後方」態度也不同,遼瀋戰役中,國民革命軍首先想到的是如果把長春丟了,在聲譽上的影響不好,所以舉棋不定。而另外一方連延安都可以主動撤離,因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屋 的精彩文章:

新四軍黃橋戰役到底是怎麼回事
開國上將李克農子女都有誰

TAG:書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