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軍衛生軍官職業發展與成長管理

美軍衛生軍官職業發展與成長管理

隨著現代化戰爭作戰樣式的變化和軍事裝備技術的躍升,以及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要求軍隊不斷提升衛勤保障水平和醫療救護能力,加強衛生軍官的教育訓練和培養發展,適應不斷變化的衛勤保障需求。美軍具有完善的衛生人才培養體系,並且近年通過敘利亞與伊拉克等戰爭,衛勤保障能力在實戰中得到不斷檢驗和提升,因此剖析和研究美軍衛生軍官的職業發展與成長管理模式,對於我軍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1美軍衛生軍官概況

1.1衛生軍官規模目前,美軍衛生人員總數為15.4萬人(現役為8.6萬人、文職人員6.8萬人),佔美軍軍人(含現役和文職人員)總數的7.0%,其中衛生軍官3.2萬人,占衛生人員總數的20.8%。

1.2衛生軍官類型根據美國國防部對各軍種軍官職位統一分類,美陸軍衛生軍官主要包括臨床醫師、牙醫、護士、獸醫、防疫醫師、營養醫師、理療師、醫助、軍事醫學教學科研人員、衛生管理人員等10類96種職業。在此基礎上,美軍還針對不同類型衛生軍官技術水平,設有相關技能熟練程度等級,包括A、B、C、D、E共5個等級。

1.3衛生軍官來源主要來源於參加軍隊衛生職業獎學金計劃的地方醫學院校畢業生,其次為來源於三軍醫科大學畢業生和具有專業資格的地方醫師。

1.4衛生軍官任命美軍軍官按照職能不同分為指揮軍官和專業技能軍官。衛生軍官屬於專業技能軍官,由美軍人力資源司令部戰隊勤務支持部門統一管理,實行專業崗位和軍官銜級雙軌制任命。

1.5衛生軍官分配美軍衛生軍官分配計劃由陸軍(海軍、空軍)衛生司令部、衛生總監和人力資源司令部共同制定。該計劃主要明確崗位需求及其優先等級、衛生軍官崗位和職位具體安排。一般陸軍、空軍為獲得醫師資格認證後進行分配,海軍為完成醫學院校教育後分配。

1.6衛生軍官調動美軍衛生軍官調動由衛生總監辦公室負責,當衛生軍官任命到期之後,可以選擇在原單位延續任命,也可提出內部流動請示,上報至衛生總監辦公室進行匯總審核和計劃實施。

2美軍衛生軍官管理政策特點

2.1人員管理系統規範,政策執行相對穩定美軍衛生軍官任命、評估、晉陞均有相應政策規範,涉及國會立法至各軍種相關法規等多個層次,相互銜接緊密、配套規範,管理體系框架較為完善。各軍種根據自身的編製結構,明確有關本軍種的政策、規定和程序。此類法規以條令和條例為主,對於指導各軍種的人事管理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如陸軍《陸軍衛生軍官職業管理與發展》及《陸軍衛生人員職業教育訓練項目》條令,對衛生軍官的發展和教育訓練進行了系統的規範。政策出台後,在執行過程中如果沒有發現不合理和不適用情況,會保持其穩定性和延續性,這也有利於降低職業發展規劃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2.2全面實行崗位固定政策,有利於人才隊伍穩定美軍認為穩定的部隊任職有利於形成高凝聚力的戰鬥團隊。美軍實行全面崗位固定政策,崗位固定政策允許軍官長期固定於某一崗位,其目的是儘可能確保官兵及家庭穩定,只有在軍隊任務需要、職業發展需要或官兵個人主動提出需求時,才由衛生總監辦公室統籌協調。美軍衛生機構每年進行1次人員調動,但人員數量限於總人數的10%以內,以保持衛生工作延續性和穩定性。每個衛生軍官任職考核周期為3年,在任職周期內不予調整任職崗位,任職結束後按照級別和崗位綜合考慮進行調整。

2.3作戰部隊衛生軍官採取預編形式,執行任務由醫院抽組加強美軍衛生軍官在後方醫院與部隊之間流動,主要取決於美軍衛生軍官編配形式。美軍作戰部隊衛生軍官編製採取預編形式,平時只編配衛生員和衛生兵,主要為部隊提供最基本的醫療服務、組織訓練和裝備的維護保養。衛生軍官一般被任命到軍隊後方醫療中心或地區醫院,以維持和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只在戰備訓練與執行作戰任務時按照實際編製進行抽組,完成平戰時的轉換。抽組時按照部隊實際需求,從事先固定的醫院隨機抽組,抽組後醫療機構空缺崗位再由預備役人員進行及時補充。

2.4根據專業實施分類評價,無職稱等級限制美軍衛生軍官不設專業技術職稱,職業發展僅涉及崗位任命和軍銜等級晉陞。衛生軍官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擇不同醫學專科進行住院醫師培訓,完成之後根據培訓專業分配到相關衛生機構。其軍銜晉陞根據培訓與個人履職情況進行綜合評估,不同專業評估標準不同,但未設置專業技術職務和級別。

3美軍衛生軍官職業教育特點

3.1畢業後教育體系健全,職業發展管理有序美軍要求所有應屆畢業衛生軍官均需申請畢業後教育(相當於住院醫師訓練),才能成為醫學專科醫師。畢業後教育由個人自由申請軍隊教學機構和專業,然後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自動分配。美軍設有11個教學醫院,72個住院醫師教育項目,59個高級專業醫師訓練項目。在成為專業科室醫師後,衛生軍官還可以進行繼續教育,更深入地學習亞專科,獲得亞專科專業執業資格。

3.2畢業後教育計劃實行輪轉式培訓,有助於衛生軍官全面發展美軍衛生軍官在參加畢業後教育過程中,需要在不同級別醫療機構與科研機構進行輪轉,以提高綜合的醫學能力。畢業後第一年在軍隊診所進行崗位訓練,第二年在軍隊地區醫院輪轉,第3~4年在軍隊醫療中心輪轉。期間,根據工作崗位需要還要在華爾特里德醫學研究中心、陸軍外科研究所、聯合病理學研究中心、美軍醫科大學等機構進行醫學研究輪轉。

3.3任職教育與軍官任命相配套,保證衛生軍官職業良性發展美軍軍官職業發展是任職教育和醫學繼續教育、領導能力在個人職業發展生命周期中融合和平衡的過程。美軍將任職教育分為軍官任命前、初級、中級、高級和將官教育5個層次,其中軍官任命前教育主要是對新入伍軍官進行軍事技能與知識的培訓;初級任職教育(上尉)主要進行戰鬥條令和領導能力培訓;中級任職教育(中級軍官)主要進行聯合作戰衛勤指揮能力和決策能力培訓;高級任職教育和將官任職教育主要為軍官提供高級軍事教育和統籌謀劃能力培訓。其他短期教育項目包括戰傷救護、短期化生放核爆(CBRNE)訓練、戰傷管理等課程或訓練。衛生軍官均需要有戰場部署或執行任務的經歷,大多是在上尉或者少校級別外派。這種模式便於衛生軍官清晰地看到其未來職業發展路徑,可以更好地將個人發展與軍隊需求相結合。

3.4醫師資格與國家教育體系接軌,保持執業政策軍地一致美軍衛生軍官醫學資格認證及訓練與美國國家醫學教育相關規定緊密接軌,國家醫師認證培訓委員會是美國唯一對醫師認證的實體,該委員會同時管理醫師的畢業後教育與成為專業醫師後的繼續教育,軍隊相關機構和教育項目也需要通過該委員會的統一認證。專業醫師需要定期參加繼續教育項目或學術會議,每年平均獲得50學分。並且必須定期向州醫學委員會提供自我評價報告,每隔7年要重新考試成績合格才能更換行醫執照。這種模式有助於軍隊衛生人員得到統一規範的醫學新理論和新技術培訓,退出現役後不影響個人職業發展。

4美軍衛生軍官成長路徑特點

4.1成長路徑由三個要素支撐美軍衛生軍官職業發展是軍事任職訓練和醫學專業訓練、領導能力在個人發展生命周期中融合和平衡的過程,需要進行終生學習,並掌握不同級別所需的技能。其職業發展路徑由軍事任職訓練、自我發展和使用任命三個因素支撐。軍事任職訓練可以幫助軍官獲得相關能力所需的訓練和技能,並需要通過考核,在後續的任命崗位和自我發展中得到強化,包括軍官基礎領導力課程、上尉職業課程、中等水平教育等。完成任職訓練後進行使用任命,使得軍官在工作中得到鍛煉,領導管理和訓練相關崗位的官兵。自我發展在任職訓練與使用任命兩個方面基礎上,進行個人學習、研究實踐和自我評估,並使得相關知識和技能發展得到鞏固強化。

4.2職業生涯分期分段實現美軍衛生軍官從醫科大學畢業至退休,其職業生涯約為30年,可在科研、教育、臨床或作戰單位相關崗位任職。從軍銜等級晉陞來看,衛生軍官從醫科大學畢業後一般為中尉軍銜,經過初級軍官管理能力培訓後工作滿2年才具備晉陞上尉軍銜資格,經晉陞選拔委員會選拔通過後晉陞上尉軍銜。服役第7~12年有資格晉陞為少校,晉陞後可擔任作戰部隊軍醫、衛生連長、診所主任、醫師等。第13~18年有資格晉陞為中校,可以擔任營/旅/師軍醫主任,或任職於衛生司令部,成為醫學中心軍醫、住院醫師主管等。第19~30年進入高級軍官階段,職業發展順利可以晉陞為上校或者更高軍銜,可以擔任衛生旅長、部門主管、美軍醫科大學教師或系主任、研究部門主任等職務。

4.3成長周期3~7年不等美軍衛生軍官通過畢業後教育計劃培訓,可以成長為通過國家專業醫學委員會認證的、具有熟練醫療專業技能的專科醫師。衛生軍官從醫科大學畢業後首先任命為實習醫師,同時進行為期1年的醫學教育(地方醫科大學畢業人員入伍後還需接受10~14周軍事專業訓練),1年後通過美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才能任命為具有限制行醫執照的住院級別醫師,之後再進行2~6年崗位訓練(全科醫師、普通內科等)之後,才能在診所、醫院按照崗位任職。其他專業根據專業複雜程度則需要3~7年時間才能完成專業培訓,亞專科則需要進一步申請高級住院醫師訓練。

5美軍衛生軍官考核評估特點

5.1技能考核標準層次分明美軍衛生軍官專業技能評估,按專業分類共有58種考核標準,不同類型衛生軍官遵循不同標準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衛生軍官專業技能熟練程度進行標識。其中,衛生軍官大學畢業並完成崗前培訓後就可被授予專業技能標識符9E;在完成第一年畢業後教育計劃訓練項目,經考核通過就可被授予專業技能標識符9D;完成所有畢業後教育計劃訓練項目,並完成正規住院醫師訓練,或在醫療中心以上醫院獲得高級住院醫師職位,經考核通過就可被授予專業技能標識符9C;如果在醫學特定專業獲得美軍專業認證委員會認證,就可被授予專業技能標識符9B;專業技能標識符9A為最高級別,由衛生總監分類委員會依據衛生軍官個人職業水平和完成任務及獲得榮譽勳章等因素綜合評估決定。

5.2任職考核評估綜合配套美軍衛生軍官在軍銜晉陞和崗位輪換前,必須進行崗前培訓和任職考核,考核項目包括軍官自我評估、專業能力考核和海陸空等軍部考核三個部分組成。通過考核,判斷衛生軍官的工作能力和發展潛能,選拔出最有資格獲得晉陞和最能勝任更重要職位的軍官。此外,海陸空等軍部對軍官單位任職情況的評估,還包括對軍官個人特定時期內完成特定任務的表現和對軍官資格的認定,這也有助於工作崗位實際需求與軍官個人職業發展的統一。

5.3依據考核結果實行合理分流除考核結果優秀的衛生軍官獲得更高崗位任職之外,其餘人員主要根據工作需要和個人意願進行分流。一部分衛生軍官可獲得本專業繼續教育培訓機會,完成培訓後再接受考核和確定崗位;一部分衛生軍官可獲得其他專業繼續教育培訓機會,完成培訓後調換到相應需要崗位工作;還有一部分衛生軍官可以申請繼續在原崗位履行職責,在指定時間內評估合格者可留在原崗位工作,考核仍不合格者由陸軍(海軍、空軍)衛生部進行職業調整。

作者:吳曙霞,劉 偉,趙曉宇,陳 婷。來源:解放軍衛勤雜誌。本文由解放軍衛勤雜誌授權轉載。回復「解放軍衛勤雜誌」,查看投稿平台網址,歡迎積極投稿。

(點擊文末廣告,支持一下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衛勤精兵 的精彩文章:

TAG:衛勤精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