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男子被蜜蜂蟄一下引發休克 只因為他做了這件事

男子被蜜蜂蟄一下引發休克 只因為他做了這件事

最近,杭州連續高溫,王先生一家被熱得「躲」到山裡避暑,沒想到招惹了山裡的小主人——蜜蜂,最後還進了急診室,險些丟了性命。

小小的蜜蜂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王先生被蟄咬後處理不當,毒液殘留在體內,細菌引發感染所致。

七月以來,杭州就長時間處於「火爐」模式,熱得讓人煩躁。正好孩子也放暑假了,王先生就帶著一家人來到山裡避暑納涼。

上小學的兒子在城市裡待慣了,對野外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在河邊嬉戲時,他不小心碰到了河邊一棵樹的樹枝,誰知上面正好有一個蜂巢,蜜蜂「轟」地一下飛了出來。

王先生見狀,馬上跑過去護住兒子,把他抱開。兒子毫髮無損,王先生的手臂上卻被蜜蜂蟄了一個包。

被蟄完後,手臂馬上鼓出了一個小包,紅紅痒痒的。王先生想都沒想,就開始拔小包上的蜂針。但毒刺陷得比較深,他嘗試了好幾次才勉強拔掉一點,隨後用清水洗了一下傷口。

回家後,手臂上的小包久久未消,還腫得更厲害了。第三天午後,王先生突然覺得頭暈胸悶、噁心想吐,然後就失去了意識,被緊急送到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科。

急診科周冰之主任一看傷口,就知道毒刺肯定還沒用拔乾淨。醫生先用膠帶粘出殘餘的毒刺,對傷口進行清創,然後再進一步抗炎治療。

周冰之主任說,患者沒有把毒刺拔乾淨,手臂上一直殘留著毒液,細菌感染後出現過敏反應,所以發生了過敏性休克,「情況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一些其他系統損傷,包括溶血性貧血、急性肝腎功能損傷、心臟毒性反應。」

皮膚科余濤醫生介紹,我國的蜂主要包括胡蜂、熊蜂、蜜蜂等。胡峰的毒性最大,熊蜂其次,蜜蜂的毒性相對較小,「不同種類的蜂,蜂針刺入皮膚後表現也有所差別。比如胡蜂在蜇傷人後,尾部的毒刺仍可以收回繼續進行二次攻擊;蜜蜂蜇人後,尾部毒刺隨之脫落;而工蜂的毒刺針有倒鉤,蜇人後部位深,並且容易折斷遺留在皮膚內。」

他提醒,戶外活動時要做好防護措施,比如夏天穿上防晒衣,既能防晒,又能防止蚊蟲叮咬。一旦不慎被蜂蜇傷,應立即前往就近醫院進行診治,如果全身多處蜂蜇傷,更應該重視治療。

在暫時沒有就醫的環境下,可以進行一些緊急處理:如果受蜇部位有毒刺突出於皮膚表面,可以拔出,如果發現毒刺殘留難以拔出時,應避免盲目擠壓,「王先生這種情況,就不應該擅自拔出毒刺。」

如果是被體型較大的胡蜂蜇傷,由於其毒液是鹼性的,可以局部塗抹食醋,甚至是尿液;但如果是體型小的蜜蜂,其毒液是酸性,則可以使用肥皂沖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的精彩文章:

TAG: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