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升級綜合實踐活動 實現「創意物化」

升級綜合實踐活動 實現「創意物化」

「我們現在生活於轉折時代」——被譽為當今世界最具有前瞻性的未來學家戴維·霍爾(David Houle)提醒我們。這樣一個具有轉變性的時代,對如何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於中小學教育而言,分科主義課程體系帶來的知識「割裂化」愈加明顯,如何在學生考試成績和創新實踐能力之間找到平衡點,已成為教育改革重要的課題。

2001年,我國開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部頒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條例,明確指出「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但十多年來,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中,一些學校選擇春遊、秋遊或者社區服務等單一的活動形式,或者用信息技術、勞動技術課來替代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探究和創新意識」並沒有得到有效發展。

創客教育: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新路徑

全球創客運動的蓬勃發展為教育的創新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國內的創客教育先是由溫州、北京、常州等地的一線教師自發研究,然後逐步擴散。這種「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很快獲得了政府和政策層面的支持。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口號,我國創客教育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青島、成都、鄭州、深圳等城市先後出台了創客教育的區域推廣政策。

創客教育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基於學生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字化工具,倡導造物,鼓勵分享,培養跨學科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創客教育的發展和國際流行的STEM教育等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在關注跨學科學習,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從全國層面看,創客教育的實施在2017年左右就遇到了發展瓶頸,最大的困難在於找不到可用的「課時」。大多數學校只能以校本課程或者課外活動的形式開展,無法實現「普惠」。

綜合實踐活動長期不能落地讓很多教育專家為之扼腕嘆息。分析其原因,除了應試教育的慣性使然之外,還存在兩大困難:一是缺乏可以借鑒的優秀課程資源,二是缺乏具備跨學科學習能力的師資。

創客教育繼承了創客運動的「造物」文化和「開源」基因。「造物」是源自真實世界的需求,往往比較複雜而需要綜合應用多個學科知識才能解決或實現,天然具有跨學科和實踐的優勢。因為造物的複雜性,自然需要採用協同探究、項目合作等方式,學生的創造潛能可以得到有效激發。同時,創客運動中積累的海量案例,為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選擇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資源。可見,創客教育為綜合實踐活動的落地,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2017年10月,教育部發布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簡稱《綱要》)。《綱要》將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目標分為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方面,例舉了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製作和職業體驗等四種基本活動形態,其中「創意物化」和「設計製作」都是第一次提出,為創客教育留下了很大的空間。《綱要》還要求明確三年級以上要一周兩節課,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設專用活動室或實踐基地,如創客空間等」。

藉助創客教育理念升級綜合實踐活動

雖然《綱要》的出台,為創客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融合提供了政策依據。但長期以來,很多學校和一線教師已經習慣將綜合實踐活動等同於普通的「學生活動」。一些學校寧願生搬硬套國外的STEM等名詞,也不願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就亟須大家認真研讀《綱要》,通過政策解讀、師資培訓等有效的措施對《綱要》進行積極有效的響應,讓中小學教師重新認識綜合實踐活動。

《綱要》指出,創意物化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目標之一,在不同學段有不同的目標。「創意物化」目標強調了「實踐」的重要,而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設計製作」活動的支持,需要「造物」工具的支持,還需要綜合應用數學和科學等學科知識。學生在學以致用的造物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實踐能力,還能加深對學科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習興趣。只有重視「創意物化」目標,才能讓綜合實踐活動從普通的「學生活動」升級到能激發學生高階思維的跨學科學習活動。

培訓「設計製作」師資推動資源共享

「設計製作」指學生運用各種工具、工藝(包括信息技術)進行設計,並動手操作,將自己的創意、方案付諸現實,轉化為物品或作品的過程。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手腦並用,靈活掌握、融會貫通各類知識和技巧,提高學生的技術操作水平、知識遷移水平,體驗工匠精神等。「設計製作」活動的實施需要一批既熟悉信息技術又熟悉勞動技術的複合型教師。這些教師還要具備一定的跨學科學習經驗和課程開發能力。浙江省和全國絕大多數的地區一樣,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和勞動技術還是分科實施的。中小學應當加強培訓,鼓勵原來的信息技術、勞動技術教師拋開學科偏見,主動參與跨學科學習研究,成為能勝任「設計製作」活動的合格師資。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形態劃分是相對的,不同活動要素可以彼此滲透、融合貫通。「設計製作」承載的並非僅僅是「創意物化」目標。因為設計製作往往是基於真實生活提出問題,最終解決問題並以「物化」的形式服務於生活。只要教學設計得當,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等目標也能在設計製作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達成。

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需要通過普及低成本的課程和實施方案,降低實施門檻,協調區域間的教育均衡發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需要吸收創客教育的開源文化,在教育裝備的選擇方面儘可能使用開源軟硬體。「開源」意味著教育裝備的價格低,不足數萬的創客器材,就足以支撐一系列活動課程的開展,這對西部不發達地區和農村學校有著重要的意義。「開源」也意味著教育裝備的標準化,不同企業之間的器材可以通用,並與國際接軌。

(作者單位:溫州中學 溫州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8年07月14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科技特派員的「甜蜜事業」
崇高的工作要求我不斷努力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