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樣是乙肝媽媽,為啥就她生下健康娃?

同樣是乙肝媽媽,為啥就她生下健康娃?

做媽媽是每個女性的權利與美好願望,很多慢性乙肝女性患者也正處於育齡階段,如何選擇最佳的生育時機?如何安全度過孕期及產後階段?如何確保生下的寶寶是真正健康的?下面就由小貝逐一為大家解開疑惑。

病情和年齡影響生育時機

專家表示,如果懷孕前診斷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且有抗病毒治療適應症,建議最好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抗病毒治療。

年輕女性選擇干擾素者,在治療結束後6個月複查未發生病毒學反彈,此時可以妊娠。如達不到停葯標準者,可根據情況換用替諾福韋酯、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口服,半年後可以妊娠;年齡偏大的女性則需要6個月後再複查肝功能、乙肝病毒載量正常後才可以妊娠。

如果懷孕前診斷是肝硬化者,特別是失代償期肝硬化者,不建議妊娠。

乙肝媽媽產檢內容更「豐富」

乙肝病毒女性孕期除常規產前檢查外,首次產前檢查還應包括乙肝血清標誌物、HBV DNA(即乙肝病毒核酸)、肝臟B超等,以全面評估妊娠風險及母嬰傳播風險。

每月監測肝功能,以便及時發現妊娠期肝病活動。服用抗病毒藥物期間,每4~8周及臨產前複查HBV DNA,以觀察療效,防止耐葯發生。

對於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載量的高低是決定宮內感染的關鍵因素。在妊娠24~28周時HBVDNA高於10的6次方拷貝/毫升時,建議開始口服替諾福韋酯、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以降低母嬰傳播的風險。

分娩方式選擇及新生兒處理

分娩方式與母嬰傳播風險沒有確切關係,根據產科指征決定即可。

新生兒寶寶出生後立即移至復甦台,離開母血污染的環境;徹底清除體表的血液、黏液和羊水;處理臍帶前,需再次清理、擦凈臍帶表面血液等污染物,按操作規程安全斷臍。

——《乙型肝炎母嬰阻斷臨床管理流程》

產後第一時間為寶寶接種

寶寶出生後應儘快進行主動加被動免疫,是阻斷母嬰傳播的關鍵。寶寶出生後,第一時間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100IU,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乙肝疫苗10mg。在出生後1個月和6個月時分別接種第二針和第三針乙肝疫苗。

我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確指出,新生兒在出生後12小時內注射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後,可接受母乳餵養。

新生兒要隨訪至12月齡

除了出生時及時進行主動和被動的免疫外,要對新生兒進行及時的隨訪。隨訪時間為12個月。在新生兒7~12月齡時進行血清乙肝標誌物的檢測,寶寶乙肝表面抗體大於100IU/毫升,表明阻斷成功;大於10且小於100,最好再補種一次乙肝疫苗;如果乙肝表面抗體陰性,表明寶寶未產生保護性抗體,須再次全程接種3針的乙肝疫苗。

GIF

GIF

小貝殼寶媽交流群,非常期待您的加入!

點擊識別下列二維碼加小貝,您就可以和乙肝媽媽一起嘮嗑取暖。

精品公眾號,你值得擁有

芝蘭健康

簡介:關愛乙肝患者,傳播乙肝科普知識。

關注芝蘭健康,乙肝防治的路上有你不再孤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乙肝 的精彩文章:

得了乙肝就得終身服藥?權威解釋來了,這次終於可以放心了
如何阻斷乙肝的母嬰傳播

TAG:乙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