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正常:為整個天師道的前程去押上一次賭注

張正常:為整個天師道的前程去押上一次賭注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到了九歲那年。這時張正常天師出落成了一個可愛靈秀的翩翩少年。可是這年九月,一件在他心目中留下重大烙印的事情,還是似乎有徵兆地應然發生了。

太玄公張嗣成先生計划出游(資料圖)

史載太玄公張嗣成先生,法術神奇異常,曆元代仁宗、英宗、順帝三朝而寵愛有加。在至正四年(1344)時,他計劃將要遊覽五嶽名山和青城山,逍遙自娛,先登了泰山。

到了九月的時候,船行到了山西的呂梁,一天傍晚,天半明半暗的時候,有一位神秘的老人求見,登船附耳密語幾句之後,馬上飄然而去,不知所之。第二天遽命還舟,大約到了寶應的時候,坐化於舟中。

消息加急送到龍虎山天師府的家中時,張正常小小年紀,承受了喪父之痛,心中之傷感哀泣,自是不在話下。後來太玄公的弟子們拿著冠劍,入鄱陽,抵雲錦溪,奉柩而還,葬於南山。

元仁宗、元英宗、元晉王、元順帝,都相繼對護國佑民、為民祈福的張嗣成先生髮了誥命,以示表彰。

元仁宗真像(資料圖)

誥命供在天師府上,一日張正常看到元仁宗的誥命之後,心中自是五味雜陳,難過異常。元仁宗的誥命寫到:

「天下有道,宜崇清凈之風,至人無為,爰佐隆平之治。誕揚命號,申耀宗乘,嗣天師張嗣成,得老氏之真詮,實玄門之巨擘。自漢而下,以其數考之一千餘年,渡江以來,於今四傳矣。三十九代,學邃瓊科之正聲,勝絳簡之英嗣。」

録雲,初來朝,甚謹,俾陟仙班之舊,綜維教事之新,贊皇極之建中,衍洪圖之錫羨,於虧維名不假。朕特示於綏嘉,率祖攸行。卿盍思於報稱,丕欽茲渥,罔替其恭。推恩,封母易氏為妙明慧應常靜真人,別降璽書,命掌道教。

俾陟仙班之舊,綜維教事之新(資料圖)

一切都是天命!死者長已矣,活著的人還得繼續。這時繼承人的問題自然而然的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了。那時因為張正常天師畢竟還是一個只有九歲,閱歷較淺的孩子,所以只好由張嗣成先生的弟弟,張正常天師的叔叔張嗣德先生繼承。

張嗣德先生從1344年襲教,到1352年傳於其長子張正言先生。張正言先生在元代至正十九年(1359)時微疾而化,這時年方24歲的張正常先生,學問淵博,道法高深,深孚眾望,自然繼承了天師的職位,襲教從事。

張正常天師在己亥之年襲教從事,這事太玄公早就神機妙算出來了,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了。

拔劍掛印,振興道教(資料圖)

太玄公在游五嶽的時候,曾經指著祖天師傳為信物的陽賓士都功印和三五斬邪雌雄劍對著眾人說:「到了龍星再轉到己亥之時,我的愛子正常將手持三五斬邪雌雄劍,身佩陽賓士都功印繼承天師職位,從此玄風大振,教門重興。」

張正常天師繼承天師職位之後,馬上著手恢復正一天師道在當地社會各階層中的威信和影響力。因為當時經過了殘酷的戰爭,老百姓的日常性命都難以保住,死傷流亡極其嚴重。在這種情況下,龍虎山經籍符籙法術的傳授工作幾乎陷於停頓,好久沒有公開傳授了,只是秘密地在少數弟子和信徒之間傳習。

重新開始傳授符籙等事(資料圖)

然後他念念有詞,上奏章表於天上神靈,揮舞法劍,登壇做法,屢有異感奇相。這次規模宏大為民禱告的法會舉行之後,人們奔走相告,求符療疾之人絡繹不絕,追隨學習經籍符籙之人川流不息,極大地提高了天師道的地位和影響力。

但是,僅僅通過自我修鍊法術,在群眾中提高天師道的影響力,在深受歷史慣性影響,情況獨特的中國,還是遠遠不夠的。張正常天師,他的眼光早就越過了巍峨綿延、雄奇秀險的龍虎山,俯瞰到了歷史的縱深處。

從歷史的縱深處來看,中國從來沒有像西方社會,曾經有過教權可以和王權分庭抗禮,甚至高過王權的時代。

中國宗法制的社會基礎,大一統的意識形態,中央集權的早早建立,奠定了中國王權獨大,強政府,弱社會的基本格局,數千年來從來不曾改變。

開步道場,畫符祛病(資料圖)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曾經藉助於宗教的力量,但這樣的簡單嘗試很快就被殘酷鎮壓。所以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意味著權力的重新洗牌,以前的所有資本或者投資,都得推倒重來。

張正常天師想到這裡,聽到窗外潺潺的雨聲,望著戶外黝黑的夜,他頓時感到肩上的重擔。

因為他作為一代天師領袖,得為整個天師道的前程去押上一次賭注,而且這次押賭或者投資,不能有任何的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失敗。雄才大略的他,一心想振興天師道,可是這種亂世的抉擇,可得萬分謹慎。

天師道曾經的那段輝煌,現在已經雨打風吹去,不復存在了。

還在他的叔叔,第四十代天師張嗣德先生在位的時候,朝廷就已經力不從心,顧不上他們了。還好,張家家大業大,財力雄厚,面對紅巾起義的兵亂,張嗣德先生命令他的弟子舒惟寅招募義兵保障鄉里,結果是「凡鄰郡間,兵不敢犯,民賴以安」。

凡鄰郡間,兵不敢犯,民賴以安(資料圖)

到了他的堂哥,第四十一代天師張正言先生,朝廷已經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天師職位都是被浙江行省遣使分封的。

而到了張正常天師繼位之初,情況也是不甚明朗。當時勢均力敵、擁兵自重的草頭王,除了朱元璋之外,至少還有陳友諒和張士誠。

所以張正常先生,還不敢把所有賭注都押到朱元璋身上,公開表態,他得靜觀事變,以靜制動。聰明的他和這些殺人如麻的草莽英雄之間,既不想過於親近,也不敢輕易得罪,保持了一種若即若離關係。

未完待續······

(編輯:柯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正本清源:碰瓷的道教「三奸」之我見
道教的環境養生思想是什麼?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