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冬病夏治:三伏貼如何使用?不可「盲目跟貼」

冬病夏治:三伏貼如何使用?不可「盲目跟貼」

三伏貼的理論源流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中「冬病夏治」理論,清代醫家張璐在其《張氏醫通》中記錄了用白芥子塗法治療冷哮證的醫案,可以說是最早將古代天灸療法與三伏天治療相結合的臨床應用。

隨著三伏貼越來越普及,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台了一些相關的法規和操作規範。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可有些對於三伏貼不了解的人會「盲目跟貼」,所以有必要對於三伏貼的適應範圍、禁忌症和異常狀況處理再著重強調一下。

夏日炎炎(資料圖)

1

1、三伏貼在什麼時候貼?

我國自古以來有一種夏季記日方法,即大家熟知的「三伏」。具體計算方法就不贅述了,今年由於特殊性會有兩個中伏,也就是說貼敷的日期共有四個:初伏7月17日,中伏7月27日、8月6日,末伏8月16日。

一般每伏的前三天效果最佳,兩次間隔相距7-10天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則必須選擇每伏的第一天,因為伏日的節點必是庚日。中醫學認為天干庚在五行中屬金,與肺相通,能更好的對應天時。

「冬病夏治」的三伏貼(資料圖)

2

2、哪些疾病適用於三伏貼?

很多人出於希望治療宿疾的目的,或是隨潮流保健,都會有「我適不適合貼三伏貼」的疑問。

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加強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技術應用管理的通知》中對三伏貼的應用範圍有了明確的規定:「主要適用於反覆發作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也可用於以反覆發作、冬季加重為臨床特點,中醫辨證為寒證的其他疾病。」由於三伏貼使用藥物的特性,重點在於治療、緩解和預防寒證疾病。

同樣,三伏貼也會有很多禁忌症不宜使用。如對貼敷藥物過敏者切勿使用本法。皮膚破損或皮膚病者以及特殊部位應禁止貼敷。孕婦和備孕婦女禁止貼敷。熱病、呼吸系統疾病急性發作期、糖尿病、血液病以及傳染病患者都應禁用本法。

三伏貼適用時也應謹慎,孕婦、過敏者等人群不宜採用這種療法(資料圖)

3

3、三伏貼里都有什麼葯?

三伏貼的藥物組成並非一成不變,如果是的話也不符合中醫學辨證論治的精神。

概括來講,藥物組成由基本藥物和特殊藥物(包括通經活絡類、刺激發泡類和氣味俱厚類藥物),加入適當的賦形劑。現下在網上就可以買到現成的三伏貼,一定要注意藥物組成的適用病症以及是否由正規廠商生產。

4

4、三伏貼都貼在哪裡?

穴位的選擇需要有中醫學基礎來辨證取穴。每次穴位總數以6—8個為宜,可選用幾組穴位交替貼敷。

5

5、三伏貼要貼多久?

短時間來講,每次一般保留4—6小時,老人、兒童和特殊體質者可適當縮短。出現過敏、難耐瘙癢或疼痛等異常情況應立即終止。長期來講,三伏貼並非有立竿見影的療效,需要至少堅持貼三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見效。

6

6、三伏貼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貼敷期間禁食生冷、海鮮和辛辣刺激食物。貼敷後注意觀察皮膚是否有異常,有不適情況應立即停止。同時注意局部防水。

貼敷期間禁食生冷、海鮮和辛辣刺激的食物(資料圖)

7

7、貼完三伏貼感覺癢、發熱怎麼辦?

由於藥物刺激作用,局部的皮膚潮紅小水泡、微癢、燒灼感等情況均屬正常,不需處理。注意保持局部乾爽,不搓、抓局部,不塗抹洗浴用品或藥品,以防進一步刺激。

8

8、哪些屬於異常的情況?怎樣處理?

有燒灼或針刺樣劇痛,應立即終止貼敷。對於局部瘙癢、灼痛等不適,可外塗皮炎平軟膏緩解。對於局部皮膚水泡,要防止破損,可外塗燙傷藥膏。對於水泡潰破者應避免抓撓,保護創面,外塗搽軟膏進行消炎,防止感染。對於過敏嚴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遇到異常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醫(資料圖)

本文的目的並不是要教會大家如何自己貼三伏貼,而是為了讓大家重新對三伏貼有更客觀的認識。最後再次強調,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貼敷治療,以冀達到「冬病夏治」的預期療效。

(編輯:靈瑾)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修道苦寒,你可願守得下一個花開時節?
龍的含義:《哪吒鬧海》中的中華文化與道教元素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