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世紀第一位被迫向教皇下跪求饒的皇帝,與教廷曲折爭鬥的一生

中世紀第一位被迫向教皇下跪求饒的皇帝,與教廷曲折爭鬥的一生

原標題:中世紀第一位被迫向教皇下跪求饒的皇帝,與教廷曲折爭鬥的一生



如果在中世紀做一個勢力排名,毫無疑問的,教皇國肯定排在第一位。中世紀無論是貴族領主,還是國王皇帝,彷彿走馬觀花一樣,更替得讓人眼花繚亂,唯有教皇,始終緊緊捏著手中的權勢,並越來越大。從法國國王丕平獻土開始,教皇逐漸掌握了世俗的權力,直至後來的教皇「萬皇之皇」英諾森三世,以及宗教裁判所的出現,整個歐洲都處在教廷極端統治的陰影下。


將教皇權勢推向頂峰的是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他被稱為是歷代教宗最傑出的人物,他主導克呂尼運動對教會進行改革,讓教廷的權勢一時顯赫。但格列高利七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事迹是,他逼迫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亨利四世,向以他為代表的教廷下跪懺悔,這就是著名的「卡諾莎之辱」。這事件也拉開了神權與皇權激烈鬥爭的帷幕。



亨利四世是薩利安王朝的第三位羅馬人民的國王,和羅馬帝國皇帝。他年幼時父親意外去世,自小便被科隆大主教安諾二世劫持,脅迫交出政權,這讓他對教廷充滿仇視。親政後他致力加強皇帝的權力,但當時皇權衰弱,強大的貴族領主自然不願意服從統治,於是爆發了薩克森叛亂。為了鎮壓叛亂,亨利四世只能向教廷妥協並支持教會的改革。


叛亂被鎮壓後,亨利四世開始在主教的敘任權上與教廷發生激烈的衝突。敘任權的鬥爭是教廷試圖擺脫世俗政權的控制,從而使教皇的權力凌駕於世俗的統治者之上。最後的爭鬥以亨利四世的失敗告終,他被開除了教籍,並且之前被鎮壓的貴族領主們也都站了出來,反對他王位的合法性。雪上加霜的是,國內的民眾也因為國王被開除教籍,而拒絕對他幫助。



為了挽回民心和控制權力,亨利四世派出了使者請求教皇恢復他的教籍,但被格列高利七世拒絕了。面對嚴峻的形勢,無路可走的亨利四世,最後作出了一個讓他屈辱的決定。此時的教皇正在義大利馬第爾達伯爵夫人的卡諾莎城堡,他與妻子兒女,穿著懺罪服,冒著嚴寒趕到卡諾莎城堡,他們赤足跪在城堡第二層院子的雪地上,痛哭流涕以求寬恕。足足等了三天,才換來教皇恩賜的一個赦罪的吻。


恢復教籍後的亨利四世,最後在國內的鬥爭中佔據了優勢,他後來曾三度指揮軍隊圍攻羅馬的教廷,並佔據了羅馬,他廢黜了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然後任命了一個新的教皇。但亨利四世與教廷的爭鬥並沒有結束,這個鬥爭一直維持到他突然的去世。這一個希望「上帝和平」的國王,卻一生都在與教廷作鬥爭,而在他離開人世之前,他卻又寬恕了自己所有的敵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二十七號站台 的精彩文章:

TAG:第二十七號站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