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確認過《葯神》導演前作,果然是敢拍的人

確認過《葯神》導演前作,果然是敢拍的人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我不是葯神》已經說過太多次。

但Sir還是想單獨聊聊,葯神的那個「」字。

不知道你留意到了沒有電影里出現了三種信仰——

楊新鳴飾演的牧師;程勇在印度遇到的濕婆神;呂受益病床旁的佛珠。

分別代表基督教、印度教、佛教。

在中國電影里,不常見。

這樣的視角從何而來?

對此,《毒舌》在採訪時專門問過導演。

文牧野的回答:那是一種引人向善、讓人平靜的力量。

而譚卓這樣評價文牧野——

「他本身對苦難的感知力很強,是種天賦。」

碰巧,今天Sir又看到文牧野2012年的一條短片。

《battle》

老實說,最後一幕,Sir不爭氣地看哭了。

必須分享給你——

| 時長:11分16秒 |

說是一場battle,但阿迪力其實根本無法出拳。

對他的環境出拳嗎?

因為那樣一張特殊地域的身份證,他在大街上可能被當成嫌疑對象,在敏感時期無法入住賓館。

他如果出拳,不正好坐實了嫌疑?

對他的背景出拳嗎?

他如果出拳,拳頭只會結結實實地落在親人身上。

走不出,也回不去,這是阿迪力的處境。

這場無法出拳的battle,只能反身向內,最後變成一道蝕刻在背上的傷痕。

文牧野說,他拍電影講的是「三性」:娛樂性、社會性、靈魂性。

回想起來,《葯神》觸動我們的不就是這「三性」嗎?

娛樂性是糖衣,讓大眾咽的下這顆苦藥。

社會性,是這顆葯必須要到達病灶。

靈魂性,說到底,它要療愈的是人心。

終歸,人是要直面靈魂的。

無論你是否藉由宗教的途徑。

所以在Sir的理解——

宗教元素在文牧野電影中未必指向具體教義。

而是象徵著一種道德的自覺,一種救贖的希望。

還記得《葯神》中,程勇在警車裡,病人們紛紛摘下口罩的一幕嗎?

煽情。

但煽得Sir認了。

《battle》的兒子,在父親回家的列車外,脫下了衣服。

這一刻,Sir的淚點好像不是主角阿迪力。

而是第一次走近了那個冷酷的父親——

從新疆到北京,火車要開30多個小時。

說不定,他用做禮拜的借口,只是來看看沒回過家的兒子呢?

能讓我們了解一種人。

理解一種人。

就是難得的好電影。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回來了,一流藝人參加的這檔超一流節目
播了6年還是9分+,這檔國產良心節目怎麼沒人說

TAG:DO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