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中國現在的軍銜只到上將,元帥、大將去哪了

為什麼中國現在的軍銜只到上將,元帥、大將去哪了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這是我軍建軍後第一次正式全面實行軍銜制度。開國將帥們傳奇人生的魅力和不朽功勛的英姿,從此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定格在軍事史冊上。

軍銜是區分軍人等級、表明軍人身份的稱號、標誌,也是國家給予軍人的榮譽。這次軍銜制於1965年被取消。時隔23年後,我軍實行新的軍銜制。

改革開放後搞軍銜制,是鄧小平1980年3月12日提出的。當時,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人民解放軍的對外交往多了起來,「我們出國去,人家有軍銜,我們沒有。無論官兵,軍裝上都是"一顆紅星,兩面紅旗",很難與對方進行對等的談判和交流」。更重要的是,人民軍隊的正規化建設需要恢復軍銜制。

為什麼中國現在的軍銜只到上將,元帥、大將去哪了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指示,中央軍委成立了「全軍恢復軍銜制領導小組」,由中央軍委和總政治部直接領導。

領導小組成員都是軍委各總部和直屬單位的「頭頭」,下設的辦公室有20多人,是從全軍各大單位抽調的,辦公地點設在北京西山。

辦公室成立了三個小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條例」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條例」組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組。

隨後,就開始了三個《條例》的起草工作。勳章獎章等軍功章條例的起草也一併進行。《條例》形成初稿,先送領導小組,再由軍委辦公會議討論。

在「軍銜辦」緊張開展工作的同時,1984年5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作出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1985年6月,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明確提出「實行新的軍銜制」。為什麼中國現在的軍銜只到上將,元帥、大將去哪了新起草的軍銜制條例對1955年編製的軍銜制等級設置作了調整。原來是將、校、尉各4級,有大、上、中、少,加上元帥是2級,一共四等14級。

這次調整中取消了元帥;取消了大尉和大將,改為尉官和將官設上、中、少3級;校官仍設大、上、中、少4級。軍銜設置變成了三等10級。

和平時期軍銜設到上將為止,這是出於何種考慮?鄧小平曾經指示,「和平時期,軍銜設到上將為止。」「軍職以上,一職三銜。」

這兩個原則,是根據當時我軍的實際情況定的。小平同志曾解釋:軍職以上實行一職三銜,道理很簡單,年輕幹部需要培養,他們的軍銜可以低一些,職務可以高一點。

軍銜制條例的編製和起草非常複雜,遠不是「幾等幾級」所能概括的。因此,從辦公室成立到1988年再次授銜,準備工作進行了整整5年。

兼任軍職的地方幹部授不授軍銜,是軍銜條例起草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問題。那時有一位職務很高的同志向軍委提出,兼軍職的地方幹部也要授銜。當時,省委書記兼任省軍區第一政委,地委書記兼任軍分區政委,縣委書記兼任武裝部政委。如果要授銜,省委書記應該授少將、中將,地委書記授大校,縣委書記授上校。

當時的胡耀邦和鄧小平一起,在人民大會堂專門召集會議。會上,小平同志一言九鼎:地方幹部一律不授銜,一律不穿軍裝。可以不擔任政委,只擔任軍隊的黨委第一書記,負責解決協調當地黨政軍方面的工作問題。這個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1988年7月1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予以公布施行。

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在北京舉行授予上將軍官軍銜儀式,洪學智等1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10月1日,人民解放軍正式實施新的軍銜制度,共授予尉官軍銜40.5萬人、校官軍銜18萬人、將官軍銜1452人。

有趣,有用,有態度

盡在【歷史故事】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左宗棠與郭嵩燾:摯交好友如何變成老死不相往來
【姓氏故事】「惠」姓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