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死後為何不先去「通知」劉備,卻是迷茫大呼:還我頭來

關羽死後為何不先去「通知」劉備,卻是迷茫大呼:還我頭來

一、蜀之名將,唯羽一人

三國多名將,但蜀漢的名將卻只有關羽一人。這句話是出自《三國志》,當時曹丕詢問手下,劉備會不會為關羽報仇,而去征伐東吳。手下最終意見是:蜀(漢)小國耳,名將唯(關)羽。(關)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

即,蜀漢那個小破地方,名將也就關羽一個,關羽死了蜀漢軍威根本不值一提,而且由於西川是劉備搶來的,內部不穩,所以不會出兵去揍孫權。

當時只有劉曄反對,他是從劉備和關羽的關係中得出:劉備必會為關羽報仇去揍孫權,不然劉備沒法帶兵。事實證明,劉曄對了!

從以上的歷史資料中,可以看出,關羽可謂名震三國,哪怕死了,都能成為一個研究課題!所以無論我等後人「愛關羽還是恨關羽」,關羽就在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其上任憑評說……

二、還我頭來

但當關羽之死,出現在《三國演義》時,卻出現了一系列神奇的事情。第一件,關羽被殺後,先是堅守麥城中的王甫做了個怪夢:「夢見主公渾身血污,立於前;急問之,忽然驚覺。不知主何吉凶?」

話音剛落吳兵便在城下,用關羽和關平的首級進行招安。王甫大叫一聲,墜城而死,周倉自刎身亡。

第二件,當年關羽千里走單騎時的恩人,高僧普凈在三更時分,突然聽到空中傳來大呼之聲:還我頭來!普凈仰面看去,正是關羽,左有關平,右有周倉「一齊按落雲頭,至玉泉山頂」。

於是故人相見,關羽便求助於普凈:「今某己遇禍而死,願求清誨,指點迷途。」於是普凈道:「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關公大悟……

第三件,孫權斬殺關羽後,大宴諸將慶功,呂蒙突然發飆:「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隨後「呂蒙」坐在孫權位置上,「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

說完後,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最後一件,劉備夜間看書,突然抬頭見一人立於燈下,卻是關羽。劉備就過去問:怎麼回事?二弟,你躲著我幹啥?關羽這才道:「願兄起兵,以雪弟恨!」言訖,冷風驟起,關公不見。玄德忽然驚覺,乃是一夢。

這便是關羽死後,所發生的四件神奇事,其中第二件,關羽迷茫大喊「還我頭來」,並巧遇高僧,顯然不可接受。

三、為何不立刻告知劉備?

按邏輯關係來言,關羽死後第一件要做的,應是先通知劉備。須知在《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桃園結義,那是生死情義。死後不先告知大哥劉備,是何道理?

所以至今都有一種觀點是,羅貫中完全畫蛇添足,他的本意是想在關羽死後,狠狠神話一把關羽,哪料只因讓關羽迷茫大喊「還我頭來」,而落得一個不倫不類的形象。

但這其實不是羅貫中的錯!理由有三個!其一:關羽高傲一生,是根本接受不了,自己被俘後斬殺這結果的。所以他「回」麥城,是認為自己突圍失敗,想退回去。

其二,關羽迷茫高喊「還我頭來」,正是營造這種「雖不服氣卻無力改變」的事實,而高僧普凈也根本沒說服關羽,因為他的說辭中提到了「顏良和文丑」,這是關羽一生的驕傲。等於是讓關羽從迷茫中振奮起來,接下來便發生了關羽向呂蒙「報仇」。

其三,個人大仇得報後,關羽終於接受了事實,最後來尋劉備,告知自己已死,請劉備為自己雪恨——這個雪恨是於蜀漢集團來言,因為關羽的身份擺在那,牽扯到了蜀漢和東吳的關係,所以才言:願兄起兵,以雪弟恨!

所以這並非羅貫中錯了,相反是由於羅貫中太愛關羽這員三國名將,哪怕在他死後,也要竭力塑造關羽形象。

即,最初關羽不承認自己已死,於是想回麥城,但見到周倉「追隨」來後,卻還不願面對,因而迷茫高呼「還我頭來」,從普凈那句話中振奮起來,去尋呂蒙報仇,這才徹底冷靜下來,所以最後來尋劉備,請求劉備出兵奪回荊州「以雪弟恨」……

「蜀之名將,唯羽一人」其實通過《三國演義》中,關羽死後所發生的這一系列神奇事件,也是能感知出這句歷史事實的。畢竟《三國演義》中只有關羽一位戰將,達到了這種「死後依然有故事發生」的高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者為王的江湖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中三位最可愛的妖魔,一文雅,一友善,最後這位人見人愛
水滸中最神秘的預言詩,梁山108將中只有一人看懂了,因而活命

TAG:靜者為王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