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信融財富「3.98億」背後是什麼,行業現狀如何破

信融財富「3.98億」背後是什麼,行業現狀如何破

7月12日,一份《關於信融財富近期經營狀況的情況說明》在本來風雨飄搖的網貸行業中再次颳起一陣狂暴風,據說這份《說明》是給金融辦等相關單位彙報的內容,其真實性非常高。這份《說明》詳細介紹了信融財富第一筆資金緊張的時間,借款人,結款金額,出借人,出借金額等。《說明》中提到信融財富總計逾期3.98億元,其中包括將近2.3億本金與利息,還有將近1.68億元的違約金,罰息,擔保金等等。其中借款人包括多家上市公司以及幾十家上市公司相關聯的公司。

信融財富最早對外公布這一情況是在6月29日,在其官網發布一篇《關於督促布森股份履行4000萬元擔保代償義務的公告》,與《說明》中第一次出現資金緊張時間6月4日相差將近20天。《說明》中詳細介紹了其中具體借款金額,以及借款人,大家之前一直納悶為什麼公告不說出具體借款人而是直接找擔保公司。從《說明》中可以看到借款人就是布森前董事,st天馬實際控制人長徐茂棟,借款用途為拉升股票,而擔保公司也就是布森股份。這件事因為借款人徐茂棟已經出境,現布森股份因為認為擔保合同沒有經過股東會決議,並且公司內部沒有發現公章使用申請,認為擔保合同無效,而信融財富認為其擔保合同上面有布森股份公司蓋章,並且有視頻錄音存檔,是受法律保護的。雙方各說其詞,目前已經在走司法程序,之前看到有關法律人士分析這類事件,認為等待最終審判結果時間會比較長。

除了上市公司布森股份外還有另外幾家上市公司也出現類似結款情況。這些應該是信融財富目前處的一個真實境況。從其內部人士以及其相關投資者群,論壇了解到目前提現只能實現小額,大額的很難提現。信融財富董事長齊正在變賣其自有資產來解決此次危機,據了解從6月4日開始到目前已經墊付將近1億資產,從總逾期資產來看,至少還需要1億才能夠解決這次危機。真心希望信融財富夠度過這次危機,至少從這份《說明》中可以看出,1,項目算是真實存在,並且很大一部分借給上市公司。這份《說明》其實也可以順帶解釋之前一直有人不停爆料信融財富借款給「空殼」公司的新聞,當時我也有所懷疑,看到上市公司幾十家關聯公司借款算是明白了一些。2,信融財富應該是想解決這次問題,6月4日到今天已經發生一個多月,一直是小額可以提現,大額限制,一直進行墊付,以及積極追討債務。3,信融財富把這份《說明》上報給金融辦以及相關單位,證明其一直有跟上面單位保持溝通,至少不會跑路。其實信融財富目前真實困境,也是整個P2P行業的困境。

進入2018年以來,P2P行業一直存在緊繃狀態,剛開始是備案合規,當時確定6月底是平台合規最後時間,整個行業都在圍繞備案合規進行,各種信息披露,銀行存管,電子存檔,活期下線等等。在這段時間不少平台選擇停業或者轉型。等確定合規延期之後,也就到這一輪平台集體出問題時間。特別是進入5月份之後行業開始慢慢呈現各種問題,甚至一天之內爆出十幾家問題平台,提現困難,清盤,老闆跑路佔據主流。為什麼行業一下子集中爆發這麼多問題,並且越來越多的有背景的,大的,知名的平台出現問題。我個人認為跟下面兩個因素有很大關係。

首先,國家進行經濟調控,去風險降槓桿。我理解的意思就是之前國家為拉動內需,鼓勵各地地方搞基建,估計消費金融,當地政府為了業績就拚命的拉動企業一起搞基建,這也是前幾年比較火的PPP項目。這也導致各地地方債務異常的高。消費金融導致信用卡暴增,有些資金流向現金貸,分期後來各種壞賬率接種而來。還有就是大搞房地產2014年全國各地房價暴漲,有新聞報道一線城市一套房子整張利潤是一家普通上市公司一年利潤。這導致很多原本比較優秀的實體企業開始脫實向虛,大搞特稿一些暴力行業,風險也就越拉越高。國家進行限制,然後互聯網金融成為這些企業的借款對象。信融財富這次逾期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基本上是上市公司進行借款,對於P2P行業來說本來就是面向那些銀行剩下的稍微次級一些的債務。上市公司之前都是直接從銀行借款,可能就被認為是非常優質的的借款方。但就是這些優質的資產端,在國家貨幣緊縮,去槓桿的情況下最後還是出現一些資金斷裂。最終導致大面積逾期,因為資金周轉需要時間,而P2P又是一筆筆借款,到期之後投資者需要進行提現。這樣就是造成提現困難,真的錢要不回來嗎,那不一定。但一定是當下要不回來。

其次,P2P從誕生至今短短十餘年。這十餘年剛好又是互聯網金融行業混亂的十年,行業一直處在質疑聲中,行業不成熟,投資者不穩定。只要稍微出現一些風吹草動都會擔驚受怕。然後就是轉讓提現,銀行都怕擠兌何況是P2P,一損俱損,是目前行業普遍現象。作為投資者如果出現自己投資的平台出現問題,千萬不要慌張一定要理智處理,如果發現平台運營異常,老闆跑路的一定要及時報警。如果因為逾期出現問題,此時要保持冷靜,觀察平台如果處理逾期項目,給平台一些處理逾期時間,但是一定要時刻關注平台動向。

P2P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如何安全度過這黎明將至的寒夜。因為整個行業原因,投資者出現一定恐慌,並且有資金流出算是正常現象,在合規備案沒有完全落實之前或者沒有具體更好的政策保障之前投資者因為會對行業進行相對應的觀望,此時平台應該更加堅決的推進合規進程,而不是大搞特搞的去拉新的投資者。一步一個腳印,步子邁小一點,吸取這次教訓,找好的資產端,把風控盡量做到極致。現在不管是行業平台人,還是媒體人,還是投資人都在一起攜手並進,一起渡過這次危機,迎接新的P2P行業。

(以上文字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金評媒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新華社社評爆雷未必是壞事,合盤金服堅信風雨後是彩虹
互金新資產的光芒衝破圍城,從供應鏈金融展望高質量發展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