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考古對應發現匈奴王墓,打開全都驚呆了!

考古對應發現匈奴王墓,打開全都驚呆了!

曾與中原王朝有過多次交集的匈奴民族,他們的貴族墓葬是何形態?有哪些獨特之處?在中蒙兩國考古隊員近年來的聯合考古發掘中,這些謎團正在一步步解開。

匈奴是北方草原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古代游牧民族之一,在蒙古高原上建立了第一個強大的游牧政權。匈奴王朝最強大時以蒙古草原為中心,疆域南抵長城、北達貝加爾湖周邊,東至中國東北、西到天山一帶。經過近一個世紀的考古調查、發掘發現,在蒙古國境內保存有大量的匈奴時期遺存,包括城址、墓葬、岩畫等。到目前為止,蒙古國國境內已發現70餘處匈奴墓地,共計5000餘座匈奴墓葬,其中大型貴族墓地7處。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蘇俄、美國、法國、韓國等國家的考古學家與蒙古國學者合作對這些大型墓葬進行考古發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貴族墓葬中具有本土、歐洲、中國中原等地區的多種文化因素,因此,蒙古國境內匈奴大型墓葬出土漢文化因素遺物的辨別和分析研究對匈奴墓葬文化面貌的全面認識和漢匈文化交流影響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7月9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組成的赴蒙古國考古隊發布了蒙古國後杭愛省高勒毛都2號墓地M189的主墓葬最新一期考古簡報。

104座貴族墓葬,現場密集分布

2018年6月2日,2018年度中蒙聯合考古工作正式啟動,將對蒙古國後杭愛省高勒毛都2號墓地M189的主墓葬實施發掘,中方隊員分三批赴蒙古國參加田野工作。

6月3日,中方第一批隊員順利與烏蘭巴託大學考古學系師生匯合,於6月4日抵達高勒毛都2號墓地。

據了解,該墓地的調查測繪工作最初由蒙古國和美國聯合考古隊於2001年完成,發現各類墓葬總數為433座。由於地表植被密集,當年調查對遺迹的覆蓋並不完整。2017年夏季中蒙聯合考古第一年度田野工作對墓地進行了再次調查和精準測繪,本年度繼續這項工作並於6月中旬完成。

經過詳細踏勘統計,該墓地上共計分布有不同類型的積石墓葬571座,包括甲字形貴族墓葬104座,圓形積石陪葬墓326座,獨立圓形積石墓葬141座。

中方考古人員介紹,本次調查的墓葬總數比當年調查的數量要多出138座,尤其是新發現的6座甲字形貴族墓(包括正在發掘的M189),進一步豐富了對該墓地的認識。其中在營地中央的一座甲字形墓葬僅在地表露出最上部石塊,在2017年草皮稀薄時才被發現。其它同類型墓葬積石一般高出地表0.5到1.5米,這座墓葬則幾乎完全淹沒在地下,可能是該墓地最早的墓葬。

營地中央新發現的墓葬

M189主墓葬墓頂完全暴露,開始發掘

調查工作結束後,中方隊員利用低空航拍和地面測量相結合的方法對墓地建立了地理信息資料庫,並結合調查結果對墓地的布局特徵、陪葬墓數量和分布特徵等問題開始進行初步研究。

M189的12座陪葬墓已經在2017年度田野工作中發掘完成(簡報發表於《華夏考古》2018年第2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查閱),本年度在主墓葬發掘工作正式開始之前,首先對墓室和墓道頂部再次進行清理並測繪。隨後打掉之前所留的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條隔梁,使得墓頂全部暴露。

該墓整個墓室和墓道邊緣在地面上有石牆,都有不同程度的坍塌,但是輪廓保存完整。墓室邊牆現存最高1.85米,墓道邊牆最高1.3米。墓頂正中有一條南北向石砌隔梁由墓室北邊向南延伸到墓道中部,這與以往發掘的匈奴貴族墓葬特徵相近,但是墓頂盜洞以北的中央隔梁與南部及墓道中央隔梁結構和寬度明顯不同,並且墓道隔梁並未延伸到南端。

M189墓頂全景

M189墓道表層覆蓋大小不等的石塊,在北端與墓室連接位置有一道東西向石樑將墓道與墓室隔開。石樑北部、墓室最南端有一石砌獨立長方形結構。該結構北部由石塊隔出多個獨立區域,部分區域覆蓋有石塊,也有空白區域。目前墓頂可辨認出的共計有15處大小不等的區域。

M189墓室頂部石砌結構

墓頂北部約12米寬度僅分布零星石塊,向南有一道東西向石樑隔開,石樑南部為密集分布的石塊以及由石塊分隔出的不同區域。這些獨立區域邊緣大多由石塊側砌,與墓頂其它積石區別十分明顯。

這種結構在以往匈奴貴族墓葬頂部並未發現,因此暫不能明白其用途。

根據平面布局特徵,中蒙雙方隊員初步認為這些結構可能與宗教信仰等因素無關,很有可能是某種建築的模擬。

在對頂部完成測繪之後,考古人員開始由墓道逐層向下清理。截至6月29日,墓道已經向下清理4層,最深處距離地表2.2米。

根據目前清理情況看,墓道的中央隔梁持續向下延伸,斜坡墓道的兩邊均不太規則內收,可能是修建過程中沙土坍塌的原因所致。墓道內所填沙土夾雜大小不等的石塊,沒有明顯分層,在近墓室的位置比較密集,南部稀疏。

墓道清理現狀

M189頂部的石砌結構所表現出的特徵為匈奴貴族墓葬中首次發現,與M1等其它墓葬所見的魚骨狀石樑結構完全不同。該墓葬的具體文化特徵是否也存在差異,有待下一步發掘工作進行驗證。

現場天氣惡劣,考驗考古人員

參與現場考古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博士周立剛說,蒙古草原的天氣在6月初剛剛轉暖,晝夜溫差大,蚊蟲密集。6月16日突降冰雹,十幾分鐘內地面堆積十幾公分厚度,猶如暴雪。第一組來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5名中方隊員克服了天氣和生活上的各種困難,與蒙方隊員密切配合,順利完成了第一個月的田野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了不得,尉遲迥跳出年畫啦!
數字化復原:讓圓明園「浴火重生」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