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見識了,在男生眼中,女朋友的哪些行為很作?
「親愛的,我們去吃什麼?」—男方
「隨便。」—-女方
「那吃火鍋吧!」—男方
「不要,人家才瘦一點點,吃火鍋會胖噠。」—女方
「那吃日本料理。」—-男方
「不要,我一看到魚片,就想到那麼多可愛的魚本來可以自由地游泳。結果被我們吃掉。」—女方
「那我們吃素食。我知道一家,很好。就是有點遠。」—男方
「有點遠?可是我現在就餓了,我們在附近吃吧!」—女方
「那我們在附近吃可能沒有素食餐廳,那我們吃什麼?」—男方
「隨便!」—女方
男方猝。
有沒有發現女方有很多擴散性思維,以自我情緒為主導進行語言對話。
而男性更多帶有目的性解決問題為導向的語言對話。
這就說到了「上堆下切」的原理。
上堆—-總結經驗
下切—擴散性思維
比如:詞條是—桌子,上堆就是——學習工具,下切就是—抽屜、桌面、桌腳
女性的下切的能力會讓她顯得很作;
男性的上堆能力會讓他顯得很無情。
也許這就是原因吧。
當然,在女性眼裡,男性一旦不再包容自己,就是不愛自己的表現。
於是,會更加要求男性包容自己,用更多「作」的方式不斷驗證對方是否還愛自己?
被愛的人是不悲哀的;
愛人的人是悲哀的。
因為你愛對方,因此你顯得更卑微。
張愛玲說:我在你面前,低到塵埃里。
你一旦處於討好者的角色,去努力改變自己自認為的缺點,又或者是對方想要讓你成為的樣子而故意為之,找出你非常之多的缺點,以此來控制你。都不是真正的愛。
你做的所有都是錯,因為真的不是你太作,而是不愛你了。
你做的再好,都是作的表現。
我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情況:
婚前男性看待女性的作,是可愛!
婚後男性看待女性的作,是不知趣。
這要源於男性狩獵的本性,得不到的永遠在悸動。
得到的,哪怕是稀有品,也是形同虛設的嚼蠟。
在男性眼裡,女性哪些行為很作?
當不愛你了,你所有行為都是作。
男生還是翻翻字典,回去查查,你丟失了哪一頁的記憶?
是不是最初愛的那一刻的記憶,被你丟失了,故意埋藏了。
既然愛了,就選擇互相包容,謹守承諾吧。
不要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的痛。
/01/
有些女生明明是滿嘴開火車的老司機
在男生面前聽到黃段子
還會捂著臉說:「你好討厭啊」
。。。。。。
/02/
女生有點小脾氣很正常
可是有的女生明明很生氣卻不說原因
等著男生自己去猜
你說作不作
。。。。。。
/03/
有些女生特別喜歡到處認哥哥
左一個哥哥,右一個哥哥
還要跟別人的女朋友說:
「別誤會,我們只是兄妹」
。。。。。。
/04/
各種場合都要發自拍
路上遇到一隻可愛的流浪貓
發了朋友圈說「好可愛的小傢伙啊」
附上九張圖,全是她的自拍
。。。。。。
/05/
大夥一起出去擼串的時候點了一桌子
她夾了兩筷子說:
「哎呀我吃飽了」
那你跟著來幹嘛
。。。。。。
/06/
女生面前很漢子
在宿舍分分鐘單手換桶裝水
一有男生在,瓶蓋永遠都擰不開
柔弱得不要不要的
。。。。。。
/07/
跟朋友出去逛街會精心打扮
經過路邊攤的時候朋友說這個超好吃的
她卻無比嫌棄地捂著鼻子說:
「我不吃這種東西」
。。。。。。
/08/
體重明明沒過90
卻天天喊著:
「我好肥哦,我要減肥」
你讓那些真正的胖妹紙情何以堪
。。。。。。
/09/
出去旅遊的時候不穿運動鞋
走沒幾步喊腳疼
跟她說:「下次穿運動鞋吧,腳沒那麼累」
她說:「我全是高跟鞋,沒有平底鞋」
。。。。。。
/10/
男票信息回復「嗯」
她會覺得男票在甩臉色
一定要回復她「嗯嗯」才行
。。。。。。
/其他/
我不聽!我不聽!
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
不停地以分手來試探他的喜歡
不斷地作死,不斷地索取
歡樂頌里小蚯蚓,不開心就把怒氣遷怒到朋友身上的行為就很幼稚
女生在談戀愛的時候,總是希望對方能更多的關注自己。作一下,更多的是因為愛對方,只是有時候會不小心作過頭,才造成了悲劇。
愛並不代表就能任意作。雖然有句話叫做「小作怡情」,但談戀愛的時候還是盡量不要作。
「作」的結果只能是讓爭吵掩蓋你們的愛情,換成撒嬌可能效果更好。不過也不用太擔心,在男生眼裡,女生能稱得上「大作」的行為並不多。除非你長得太丑。


TAG:你的秀我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