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官為國辦一實事兒,雍正樂得合不攏嘴,不久痛罵:你個敗類

大官為國辦一實事兒,雍正樂得合不攏嘴,不久痛罵:你個敗類

1722年,雍正即位,這時的康熙盛世已經是一個收拾不起來的爛攤子。國庫空虛、貪官污吏橫行,一個泱泱大國的庫存銀僅800萬兩。朝廷可謂捉襟見肘,無力搞民生工程,甚至連仗都打不起。那國庫的錢都去哪裡了?原來都被皇親國戚、各級官員借走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在觀望,誰也不想還,都覺得公款花得太爽,太理直氣壯了。

雍正決定刷新吏治,懲治腐敗,追討欠款。為了挽救國家於水火之中,雍正派出得力官員到各省任職。派往山西當省長的是大將軍年羹堯推薦的諾敏。諾敏沒有讓雍正失望。山西多年的欠款,他半年就還上了,這下可把雍正樂壞了。

為了樹立榜樣,傳遞正能量,雍正立馬下了一道聖旨:「諾敏實為天下第一撫臣,其他各省督撫皆應效法。」他向所有官員發出了學習諾敏的號召。

不料,嘉獎的聖旨下發僅隔了十來天就收到直臣田文鏡彈劾諾敏的摺子,說山西全省297名官吏上下其手,左右聯絡,表裡為奸,欺矇朝廷,整個一塌方式腐敗。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諾敏說的都是假的?山西庫存銀可是真真正正的一點不差呀!

原來,諾敏追回來的銀子雖然數量是夠了,但不是真正追繳的欠款,而是靠多種渠道搜集來的。一是通過橫徵暴斂。老百姓過橋、過路都要繳費,他們甚至對過路人搜身,強制過路人繳費。二是靠借商賈和士紳大戶的錢來湊數。諾敏這麼做,一時間弄得整個山西民怨鼎沸,平民百姓不得不賣兒賣女籌錢,富戶商戶則集體大逃亡。

從「天下第一巡撫」到「天下第一大貪官」,諾敏突如其來的180度大轉彎一下子把雍正轉懵了。雍正著實下不了台階,但殺還是不殺,雍正陷入了兩難。

這次諾敏雖然犯下大錯,但他並非把銀子裝入了自己的口袋,而是為了貪功、貪名。諾敏本是一位清廉的好官,為官多年,卻不肯貪污國家一兩銀子。他家的日子過得非常緊巴,甚至連老母親做壽都拿不出錢來。諾敏口碑好,人緣好。事發後,雍正收到的400個摺子中有300個是為他求情的,都說「不能殺」。

雍正可不這麼看,他認為諾敏為了謊報政績,不擇手段,欺上瞞下,害得百姓民不聊生—這種貪比貪財危害更大、更禍國殃民。

雍正一咬牙,用不可違拗的口氣下了一道聖旨:「諾敏身受先帝和朕兩世皇恩,不思報效,卻做出這等糊塗事……朕就是想寬容,國法也不容他這個敗類。」雍正氣自己被「大老虎」蒙蔽,因而語無倫次、大爆粗口。

中國古代,一些稍有作為的皇帝和清廉的官員都尊「百姓為天」,視百姓為「衣食父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雍正一定要殺諾敏。我們現在有些官員也和諾敏一樣,雖然沒有以權謀私,卻熱衷於文字、數字、電視塑造自己的「政績」,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儘管一心為「政」,吃了苦、受了累,也沒有把錢裝進自己腰包,卻逼走了開發商,嚇跑企業家,逼出一起起群眾上訪案件。諾敏的教訓值得這些官員引以為鑒。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王鳳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兩個清朝大官在酒桌上拼酒,自己喝嗨了卻把陪酒的灌死了
大官做了一個艷夢,好友熱心記錄下來,氣得大官痛罵:絕交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