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發現一上古文字,被譽「天書」,書寫了5冊夏代《連山易》

中國發現一上古文字,被譽「天書」,書寫了5冊夏代《連山易》

日月為易,陰陽也。《易》是我國古代發明的最為偉大的經書,《易》乃群經之首,其內容包羅萬象,是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根據史書記載,目前留下的《易》只是周代的《周易》,事實上,《易》分為商代《連山》、商代《歸藏》、周代《周易》;可惜的是,前兩本因為歷史的緣故流失歷史長河,但我國文物工作者發現了一種古老的上古文字之後,夏代《連山易》中的5冊重現天日。

眾所周知,我國最古老的成熟系統文字是被譽為「甲骨文」的象形文字,但這並不意味著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還有很多,其中「夏代水書」便是其中一種。說到水書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因為這種古老的文字是被發現於西南地區水族的「水書先生」家中,這水書先生按照中原的說法便是「鬼師」。

水書則是靠一代又一代的「水書先生」通過口傳、手抄的形式流傳幾千年至今。但如今,這種古老的文字除了少數「水書先生」能看懂之外,幾乎沒有人能看懂,所以水書又被譽為「天書」。這種被譽為「天書」的上古文字類似於甲骨文和金文,是世界上現存的兩種象形文字之一。

一般來說,水書記載的大多是原始宗教信仰方面的日期、方位、吉凶兆象;但經過「水書先生」與文物專家的仔細研究後卻發現這上古文字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其內容還記載了5冊失傳幾千年的夏代《連山易》。這是怎麼回事呢?事情得回到2005年,當時新華社貴陽11日4日電訊:「荔波縣檔案局日前從民間收集到一本珍貴的古籍水族《連山易》」。文物專家得知後,到該村民家中調查,意外的發現這《連山易》有著5冊之多,一下子就震驚了全世界。

雖說有專家對《連山易》持懷疑態度,但更多的專家認為這便是失傳幾千年的《連山易》,而且水書文字與甲骨文有著傳承關係,也就是說水書要早於甲骨文。我國發現這種上古文字以及重新發現《連山易》後,水書的保護以及傳承成為了世人關注的話題,因為能看懂水書的人越來越少,水書先生也不足200名;流傳在民間的水書古籍也被日本、韓國等國家高價搶購。

值得慶幸的是,國家非常重視夏代水書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水書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聊收藏 的精彩文章:

提醒!2元錢幣如果是這種版本,單張價值388元!
提醒!99100如果是這樣的號碼,已升值100%!

TAG:老張聊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