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看望陞官兒子,臨走時說:回去等給你掃墓,1年後兒子被斬首
在漢朝時期,由於漢武帝比較重視法家的治國之道,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知名的酷吏層出不窮,漢朝的酷吏除了用刑嚴酷以外,一般都很清廉,而且不懼權貴。西漢中期,為了嚴厲打擊各地的豪強勢力,朝廷重用了一批"酷吏",而嚴延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知名程度,甚至可以與郅都、張湯、義縱等前輩相提並論。
嚴延年是西漢著名皇帝漢宣帝劉詢時期的官員。漢宣帝就是漢武帝的孫子,從小在牢里長大,做皇帝後成為大漢的中興之主。照理說在他手下幹事,應該是很好的。而且這個嚴延年也是很爭氣,在當時西羌族起兵造反的時候,嚴延年跟隨西漢名將許延壽平叛,經過激烈的戰鬥,很快就平定了西羌族的叛亂,回來後嚴延年升任涿郡太守。
河南涿郡是比較富庶的地區,所以當地富家豪強比較多,對百姓的壓榨也比較嚴重。到任不久就開工了,案子是一場又一場地辦,人是一批一批地殺,血腥味實在太重,搞得當地居民人心惶惶,特別是家裡有點小錢的,即便沒有犯事,也非常害怕嚴閻年找茬懲辦他們,於是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作"屠伯"。
然而他同僚看來,嚴延年的行為無疑是取死之道。 當時張敞擔任京兆尹,平素與嚴閻年友好。曾經勸他,你殺戮太重,應該盡量使用德化,而不是專用刀劍。然而嚴延年卻說:"河南郡是天下咽喉之地,西周、東周的舊地,雜草茂盛禾苗荒蕪,怎麼能不剷除?"甚至,自我誇耀其才能,最終,沒有停止他的暴行。
當年,嚴延年的母親從東海郡來看望大官兒子,打算與嚴延年一起行臘祭禮,剛到洛陽,就碰上嚴延年正在處決犯人,她十分震驚,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如此殘暴不仁,心裡又惱又怒,連忙吩咐趕車人把車趕往城郊的一家驛站,不打算進城了。嚴延年得知母親來河南,連忙趕到城郊的驛站,但他的母親卻閉門不見。嚴延年脫下官帽,在門外跪了很久,他的母親才出門見他。
母親說:你有幸做了太守,治理的地方有千里之大,你不用仁義教化百姓,讓老百姓過好日子,卻嚴苛地動用刑罰,依靠殺人來樹立威信,難道這是身為老百姓的父母官該做的事情嗎!祭祀完畢後,母親對嚴延年說:"蒼天在上,明察秋毫,豈有亂殺人而不遭報應的?想不到我在垂老之年還要目睹壯年的兒子身受刑戮!等著給你掃墓吧。"嚴延年的母親不顧挽留扭頭走了。
沒多久母親的話應驗了,一個叫嚴義的官員認為自己遲早要被嚴延年殺死,所以他搜羅了很多嚴延年的罪名。漢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11月, 嚴延年以怨望誹謗朝政,大逆不道,棄市處死。嚴延年的做派並非無人勸告,即便是親娘苦口婆心,哪曾軟得了他的鐵血心。


※大臣想做地方官,皇帝:嫌官小?要不封你為太師,大臣回家後自殺
※附屬國造反漢朝,漢朝名將平定叛亂後並立下銅柱,至今讓他們恐懼
TAG:這歷史有點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