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洋軍閥只要通電下野,為什麼就不會有殺身之禍?真相其實很簡單

北洋軍閥只要通電下野,為什麼就不會有殺身之禍?真相其實很簡單

在張作霖早年的時,他的拜把子兄弟馮德麟和湯玉麟都反過張作霖,後來被張作霖打敗後都沒有被張作霖殺了,而且馮德麟後來支持張勳復辟犯了事,還是張作霖從中周旋,才得以活命。

北洋政府時期這種對敵手段在中國歷史上大概都算得上是比較少見的了,北洋以前,北洋以後都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不殺敵人,留下活口。其實不單是1912-1928的北洋軍閥時期,整個民國都是如此,北洋派系互相攻伐只是為了北京政府的權力,並不針對某人及其家人,包括國民革命軍北伐始,土崩瓦解的直系奉系皖系領導人段祺瑞吳佩孚等都能善終(吳可惜後來被鬼子刺殺)。

北洋軍閥所謂的通電下野,是在戰局不利或失勢的情況下做出的一種態度,其軍事實力雖然受損,但是並沒有到達滅亡的地步,依然有戰鬥力。而山頭大佬的威信依然存在,為了預防失勢大佬殘餘武裝的反撲,准其下野,不予清算,和平接受是最合算的事情。

當時都是這規矩,只要你認輸,把地盤和手下的兵都給我,我也不為難你,不僅派人送你去天津,就連你的家當我都不帶貪一點的。之所以有這種情況,歸根結底他們都出自北洋軍,而且他們還保留有舊社會的那種「義氣」。當然也有人破壞過這種規矩,但這些人後來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因為講義氣,而且北洋都是袍澤,所以早期軍閥混戰時家都不是真打,部隊都往天上放槍,誰的子彈先耗完了,誰就投降。段祺瑞討伐張勳時,他麾下的三個師是按照普魯士標準訓練的北洋精銳。他們圍攻張勳公館,從凌晨一直打到第二天下午三點,子彈打出去十萬發,張勳家連一片瓦都沒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汽車的斯喬 的精彩文章:

曹操臨死之前,為何不殺司馬懿,反而殺了楊修?最後一點不說你可能想不到
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燒死無數功臣,真相未必這麼簡單!

TAG:玩汽車的斯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