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能再像上一代人那樣教育孩子,尤其是徹底拋棄了「家長制」

不能再像上一代人那樣教育孩子,尤其是徹底拋棄了「家長制」

(一)讓孩子對自己的東西「擁有絕對權利」

前幾天的一個中午,兩個小朋友在樓下玩。一位奶奶領著孫女從菜市場回來,手裡提著剛買的一些香瓜與葡萄。她們不急於回家,於是將香瓜與葡萄放在旁邊,三個小朋友在一起玩了起來。

玩了一會要回家時,這位奶奶問我要不要香瓜,要不要葡萄。我說不要了,前幾天吃的香瓜葡萄有些多。

正在旁邊玩的小男孩聽到後,說道:「那給我點葡萄。」

結果提著葡萄的小姑娘說:「不給你,我不給你葡萄。」

小姑娘的奶奶隨即說道:「給他點吧!」說著就走過來,就要從小姑娘手裡提著的塑料袋裡往外拿葡萄。

小姑娘非常堅持地說道:「我不給。」

我對這種情景過於熟悉,也知道這位奶奶接下來很可能會對小姑娘說:「給小朋友點吧,不要這麼小氣。」

還不等這位奶奶說,我就說道:「既然她不願意給,就不要強求。而且她不給,是因為有充分的原因的。」

小男孩的爸爸聽我這麼一說,在一旁會意地笑了,知道我說的是什麼意思,也笑著說道:「是啊,不給是有原因的。」

小姑娘的奶奶此時也明白了我們說的原因,也就不堅持讓小姑娘再給小男孩葡萄了。

因為前幾天,三個小朋友在一起玩時,這位小男孩將這位小姑娘「踢」哭了,小姑娘很委屈。我當時還讓小男孩向小姑娘道歉呢,但小男孩一直沒有向小姑娘道歉,小姑娘還記著這是,他們還沒有「徹底和解」。

這位奶奶,這幾年教孩子與其他孩子相處時,大多數情況下,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她的孫女願意不願意,樂意不樂意,總是讓孩子讓著其他孩子,不然的話就顯得「小氣」,不夠「大氣」。

她總是教她家孫女要「大氣」。孩子即使一百個不情願,但也往往為了表面顯得不「小氣」,為了「討好」大人,就「讓」了其他孩子。

這位奶奶,是家中的老大,是在忍讓中長大的,甚至可以說在「無我吃虧委屈」中長大的。

如今她也無意識地將這種「無我吃虧委屈」的做法想完全傳給孫女。

我以前跟這位奶奶反覆討論過,不能讓孩子「無原則無底線」地讓著其他孩子,孩子不願意讓,就不要強迫孩子讓。只有孩子有了「擁有」的安全感後,自然就會讓著其他孩子的,不會「小氣」的了。

因為這個小男孩一直沒有向這個小姑娘道歉,所以我就贊同小女孩的做法:既然不想給就不用給,自己的東西自己是有權利的。

而且我認為,孩子之間應該建設性的成長,要互相促進,在矛盾衝突中學會如何解決矛盾衝突,不要表面「一團和氣」傻傻地成長。

(二)讓孩子學會合理拒絕

有一次,小朋友的一位姨姥來家裡,剛好看見小朋友拒絕將自己的課外書借給其他小朋友。她覺得很驚訝:這小ZZ,怎麼這麼「小氣」怎麼這麼不會「待人接物」。

平時,在育兒方便,我跟小朋友的這位姨姥溝通交流的比較多,不少育兒的方法都是借鑒她的。

這位姨姥,先在微信上跟我說不能這樣教孩子,不能教小朋友不借書給其他小朋友的,這樣教孩子會讓孩子以後交不到朋友的。

由於微信上說得不清,隔天這位姨姥又到家裡來了。因為她覺得這件事非常重要,覺得我們的做法分外不妥,這樣下孩子會「小氣」到沒有朋友的。

平時,我大多數時候都是贊同這位姨姥的意見的。但這次,無論這位姨姥怎麼說,我都「拒絕」採納。

因為我有更合理的理由,而且我也知道這位姨姥只是看到了表象,不太了解實際情況。

我對這位姨姥說道:「我平時看書時都是將手洗乾淨,絕對不在吃東西的時候看書,因為我不想將書弄髒。我一般情況下都不將書借給別人。如果其他人非要借,我不好拒絕時,都是直接將書送給他人,絕對不要回來,而是我自己再買一本。我也是這樣要求ZZ的:看書前最好將手洗乾淨,看書時絕對不能吃東西,絕對要愛惜書籍。」

我接著說:「ZZ之所以不將書借給LL看,原因是LL目前的看書習慣不好:不僅不洗手就看書,不僅吃東西時看書,而且有時邊摸著牙齒邊看書,甚至口水都流到書上了,顯得不衛生。ZZ也對LL明確說過,如果LL還是這樣看書,就不會再將自己的書借給LL的。」

這位姨姥經我這麼一說,明白了實際情況,也就不是非常堅持她的看法了。但還是覺得這樣會影響孩子們之間的關係,還是覺得我們的做法不妥:即使LL會弄髒ZZ的書,但ZZ也過於「小氣」了吧,這個也過於計較了吧。

我繼續對這位姨姥說:「ZZ平時在學校時不時的跟其他同學交換書看的,而且有的同學比ZZ還愛看書,比ZZ還愛惜書。」

我最後對這位姨姥說:「ZZ的書,她有權利借與不借,她有拒絕的權利。如果我們大人參與其中,違背著ZZ的心意,可能會讓ZZ形成錯誤的觀念:我的東西我不能做主。這個是不利於ZZ成長的。而且如果朋友間的友誼要這樣爭取這樣維繫的話,就不會有真正的友誼,也不可能是真正的朋友的。」

孩子學會合理的拒絕,才會慢慢做到「不卑不亢」,才會慢慢學會爭取與維繫友誼的,這個也是有次序的。

(三)與孩子平等相處

我小的時候,經常遇到一件讓我倍感喪氣的事情。幾乎每一次,我與父母意見相左不同時,就會被認為我是「翻嘴頂嘴」。被認為是嚴重「頂嘴翻嘴」時,不是父親發脾氣甚至出手打,就是母親哭。

也就是說,我小時候在家裡很少有「話語權」,很少能夠表達自己的意見。

如今想想,也不能怨父母,父母們小時候也是在沒有「話語權」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是在「家長制」的家庭長大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今,我自己,徹底放棄了「家長制」,盡量在家裡與孩子平等相處,不僅如此,我還想著法子鼓勵小朋友跟我「作對」,鼓勵小朋友「翻嘴頂嘴」跟我意見相左,讓小朋友盡量表達自己。任何時候,小朋友更合理的想法做法都會得到我的讚揚肯定。

正因為在家裡,小朋友總是跟我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前提下「磨嘴皮子」,跟我「作對」,跟我沒有心理負擔地「頂嘴」,所以她就慢慢學會了如何跟他人「磨嘴皮子」合理理性講道理,跟他人心安理得的良性「作對」,反而讓他人並不覺得反感,反而更能跟他人更好地相處溝通,也能自覺自愿不受外力影響地分享自己的東西給他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詩宋詞 的精彩文章:

TAG:唐詩宋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