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尋找記憶中的戰馬奔騰—中國最後的騎兵部隊

尋找記憶中的戰馬奔騰—中國最後的騎兵部隊

中國騎兵的前世今生

民國時期,騎兵教程多譯自德、日等國。據作家孫曉引述老騎兵徐春陽中將的話說,國民黨軍騎兵—般採用馬槍、衝鋒槍下馬徒步作戰的戰術,不善馬刀砍劈。筆者見到的國民黨軍華北「剿總」編印的騎兵馬刀斬劈教材僅寥寥數個動作。國民黨軍青海馬步芳所屬的騎兵不善槍炮火力之戰,卻精於馬上山刀格鬥,所用的馬刀,環柄寬刃,形同西北步兵使用的大刀片。

雪亮的軍刀,烏黑的鋼槍,矯健的戰馬,馬隊在茫茫草原上縱橫馳騁。午後的陽光下,刀光熠熠,沖在最前面的一名戰士手擎一面紅旗——這就是我軍最後的騎兵。

圖為現代解放軍騎兵以及所配65式騎兵刀

1941年新四軍第四師與青海騎八師馬彪激戰於大小營集,新四軍第四師5000多名官兵死於馬刀之下,著名的老三十二團幾乎被打光,最令人痛惜的是新四軍抗日幹校的200多名學員,在此戰中全部犧牲。白刃格鬥,馬卜的敵人佔有很大的優勢,他們疾馳如風,鋒利的馬刀或劈或刺,數十米內都是騎兵的控制範圍。而我步兵,騰挪不過二五步,出槍不過四五米,一個個鐵塔似的戰士,與敵騎兵一照面,使被馬刀劈倒在地。這是皖南事變之後新四軍最大一次失利。

圖為現代解放軍騎兵以及所配65式騎兵刀

此戰之後,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憤而組建騎兵團,稱之為」紅色哥薩克」。騎兵團戰術、技術是在新疆調來的團長周純麟的教授下,師法蘇聯紅軍騎兵。但白幼習武,精通刀術的彭雪楓卻沒有採用蘇軍高加索式馬刀,而是博採眾長親自設計一種馬刀,刀身修長,刀背輕薄。用精鋼打造,刀刃十分鋒利,戰士們愛不釋手,稱之為「雪楓刀」,連睡覺都壓在枕頭下面。

1942年,為保衛洪澤湖地區夏收,對在沙山集搶糧的日軍,彭雪峰指示騎兵團「一定要等敵人出村遠點再打,這不僅可以發揮我長馬刀的作用,還可以避免誤傷人民群眾。」結果僅9分鐘,300餘名日軍即被騎兵團馬刀所倒大半,80餘名當了俘虜。1944年10月20日,在河南水城和安徽渦陽交界處,新四軍第四師騎兵團與敵騎八師展開殊死的白刃拼殺。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我軍馬刀長於騎八師環柄寬刃馬刀一寸,而且刀身細(約一指寬),因而輕捷靈便,常常是敵人馬刀還未到,我軍的馬刀已劈中敵人。此戰我騎兵團大勝騎八師,一雪多年舊恨。

圖為彭雪楓師長和他的心愛戰馬「火車頭」

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式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師、炮兵師和戰車師相繼通過天安門廣場,隨後由1978匹戰馬組成的騎兵師方隊接受檢閱。

新中國成立後,騎兵部隊在剿滅土匪,平定叛亂,鞏固邊防等多條戰線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騎兵部隊因其機動性強,衝擊力強,往往是當年戰場總指揮手中的王牌,甚至有人將騎兵稱為人民解放軍中「離地三尺的馬背上的空軍」。

在鼎盛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曾擁有12個建制師。1955年,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時,騎兵出身的將軍共55人,其中上將2人、中將8人、少將45人。騎兵是除步兵外,產生將軍最多的兵種,這其中就包括開國上將許世友、張愛萍以及抗美援朝中被彭德懷總司令贊為「萬歲軍」的38軍軍長梁興初。

隨著非接觸式精確打擊等戰法陸續登上世界軍事舞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軍以摩托化和機械化代替了騾馬化,軍馬在軍事上存在的價值降低。在「百萬大裁軍」中,我軍開始精簡整編,騎兵作為一個兵種被取消,軍馬從一座座軍營消失。全軍僅象徵性地在內蒙古陰山腳下和錫林郭勒草原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以適應西部邊防特殊自然環境的戍邊需要。

這支最後的騎兵每天仍然操練著傳統的騎兵科目:馬上斬劈、乘馬射擊、馬場馬術、乘馬越障、野外騎乘、騎兵閱兵式…… 儘管全軍的騎兵已少到不足一個團,但中國仍保留著甘肅山丹、內蒙古紅山兩個軍馬場。每年八、九月份,有數十匹新馬從那裡被征入伍,補入騎兵部隊。這些馬可能是蒙古馬、伊犁馬或者山河馬;最多的是蒙古馬,雖然體形不甚高大,但是奔跑如飛,且耐力極好。

65騎兵刀的前世今生

65騎兵刀是我軍唯一列裝的制式軍刀.該刀是在借鑒繳獲侵華日軍32式騎兵刀的基礎上,於1965年設計定型的,由南京某兵工廠承製.主要配發騎兵部隊(新疆.甘肅.內蒙古),也有部分不同兵種的部隊在閱兵時作為儀仗隊的佩刀使用.

該刀與日軍32式騎兵刀相比較,有很大改進: 1.在長度和重量上有所加長和加重; 2.刀條進行了鍍烙處理; 3.閉鎖完全改進,避免了諸如日軍32式騎兵刀在使用過程中,在刀條入鞘時,由於用力過強,造成閉鎖斷裂的弊端; 4.佩環由單改為雙佩環,可以肩背; 5.刀柄紋理增大,握持感更為堅實.穩固.另外,該刀相比日軍32式騎兵刀,在外觀上更為威猛.強悍,更具"軍味"!騎兵部隊官兵在使用該刀後普遍反映,在飛奔的馬背上使刀進行劈.砍.斬等戰術訓練科目中,我軍的騎兵刀比小日本的更具威力,侵透力和斬切面更強!

現在我軍騎兵使用的65式騎兵軍刀,它是1965年由南京某軍工廠生產的。由於我軍騎兵部隊的大量撤編,因此,該刀生產量不大,只生產了一批,便終止了它前進的腳步!現役的65式軍刀刃長93厘米,精鋼打造,重1公斤的馬刀揮舞起來,缺少膂力是很容易傷著自己和軍馬的,所以只有那些資深騎兵的馬刀才會開刃,新兵的馬刀是不開刃的;但即使不開刃,借著軍馬的衝擊慣性,在馬上平置的一柄軍刀仍然可以輕易地把敵人頭顱削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課堂 的精彩文章:

怛羅斯之戰:當唐刀遭遇彎刀,究竟誰勝誰敗?
日本刀VS歐洲刺劍,劈砍還是擊刺?

TAG:中華冷兵器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