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工作讓我歡笑讓我哭

工作讓我歡笑讓我哭

剛開始工作的頭幾年,我十分難過。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產品與客戶的期望有落差,在這個落差里,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上下徘徊,落差成為了我擔不起的沉重,而這一切其實並不必要。

市面上的營銷套路很多是面向快速消費品的,而對於工業品,似乎很少見有什麼經典的營銷案例。在工作的頭幾年,我一直以快速消費品的營銷角度來要求工業品,總不得理想,搞得自己很累,上交代不了用戶,下指揮不了工廠,夾在中間無法做人。

對用戶不敢承諾,對廠里無法監督。導致我一度陷入自我懷疑,我到底在這個組織中是個什麼角色?

近幾年,我逐漸認清了自己的定位,漸漸從工作的繁忙中抽離出來審視自己,重新思考:「我們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一開始,我的答案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等等。

但現在我的答案是:「為自己積累口碑。」


拋去身份,你是誰?

經常有人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當你划去你名片上的種種身份之後,你是誰?」

從小到大,我們會不斷的增加各種身份,從小時候的中隊長、三好學生、優秀標兵,到長大了之後到黨員、大學生、研究生,到工作之後到經理、主管、科長等等,我們這一路走來,到底什麼是恆久不變的?是人品與口碑,羅永浩說創業初期找一個過去的同學融資,即使多年未聯繫,同學依舊借錢給他,理由竟然是曾經的一件小事,讓他覺得老羅是個靠譜的人。

所以,我們的工作可能會變,周圍的朋友同事也可能會變,但在這些所有社會關係中,不會改變的是某人的口碑,他就像區塊鏈,會經過多人獨立驗證並裂變式的傳播,越多的人認為你靠譜,你就會在更多的人中形成靠譜的印象,同樣越多的人認為你不靠譜,就會有更多的人甚至從未跟你打過交道的人都覺得你不靠譜。

很多同事更換部門時,新舊部門的領導都會打聽,這人怎麼樣?舊部門領導對你的第一評價往往決定了新部門領導對你80%的印象,比如說:「懶。」新領導看到你上班沒有早10分鐘到崗,就會加深這一印象:「嗯,確實懶,新員工竟然還來這麼晚。」

往後,只要你有什麼懶的跡象,都會加深該印象,人們總是習慣性的搜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忽略其他的。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嗯,確實是懶呢,你看她踩著點上下班,沒事坐那耍手機,對工作一點也不上心,沒事就不懂學習提高自己嗎....」總之,有一大堆理由驗證你確實是懶。


褪去工作的外衣,我們還能留下的只有口碑。

無論職業如何變幻,我們能留在自身的名片只有口碑,產品好不好,服務好不好,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掌控,這是一項組織工程,需要多人多部門的合作,而個人對待周圍環境的態度卻是可以掌控的,而一個人是否盡心儘力,往往他人是能夠感受到的。這才是你人生的核心競爭力。

假如,我的同事出去創業,我是否購買他的產品或服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曾經他在同事間積累的口碑,這人如果曾經就偷奸耍滑,經常忘記你交代的事情,那我自然對他創業的產品也往往抱著懷疑的態度。

怪不得,大咖們總說最終還是看人品、人品最重要之類的話。因為其他的都可以學,而人品是從小就開始積累,並不斷通過周圍人的不斷背書而形成的,他很難改變,不然怎麼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呢。


如果積累的是口碑,那便無需煩惱。

工作如果是積累口碑的方式,那我們看問題的角度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比如說:產品質量異議,過去我認為質量問題給用戶造成了損失,無論怎樣都無法彌補給用戶帶來的傷害,但如果從積累口碑的角度來看,出現問題之後,如果能快速處理,盡全力協調給用戶提供最優的補救方案,用戶反而會更加認可你這個人,雖然不一定對企業會更認可(因為畢竟產品有問題),但對待問題的方式卻體現了你個人的靠譜程度。

一旦口碑積累起來,用戶覺得你是個靠譜的人,即使你以後換了家公司,我想用戶依然會有很大可能選擇你,因為他會認為與你合作放心、靠譜,在之前的公司遇上那樣的事,你都能處理,那新公司理應更好才對。

換個角度,看問題,壞事可能變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與己對話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來了,與我何干?

TAG:與己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