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材料與冶金學院

材料與冶金學院

材冶學院團隊日程

金材1701篇

前往黔靈山參觀

7月7號,葉文娟社會實踐小組本打算去貴陽博物館參觀,因為正在裝修,只好修改計劃,前往黔靈山爬山。據悉,黔靈山正是蔣介石軟禁張學良和楊虎臣之地。

葉文娟社會實踐小組共有11名成員,他們分別是葉文娟、郎鏡樺、劉闖、劉佳奇、魯越輝、石冶、郭鑠、陳順雨、楊瀟、陳劍峰和李一暉。10點鐘,11名同學買好票進入黔靈山公園。一路上走走停停,看到了成群的錦鯉、高聳的山峰,也走到蔣介石和張學良會面處紀念碑,大家都拍照留戀。半個小時後,一群人走到了麒麟洞,麒麟洞正是張學良和楊虎城被蔣介石軟禁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亂世雙雄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的個人簡介。兩位將軍曾發動過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並電請中共代表周恩來共商救國大計。事後,張學良被無限期軟禁,楊虎城則被殺害。同學們在看兩位將軍的生平故事時,十分認真,並且積極的談論著。之後,同學們又進入了軟禁的房間,兩個房間很小,裡面也只有一張木床和一把椅子,可以想像出當時兩位將軍被軟禁在這裡的情景。走出房間後,同學們都感觸頗深,被兩位將軍的民族大義折服。

之後,同學們又沿著上山的路走,在路上看到了很多猴子,同學們沒見過這麼多的野生猴子,紛紛拍照。猴子們也習慣了來來往往的遊客,大搖大擺的走在路上,有的在樹枝上嬉戲。更驚奇的是,猴子們竟然會搶遊客的食物和飲料。之後,同學們開始爬山,爬到山頂的時候每個人都氣喘吁吁的,但是卻很滿足。在山頂上,同學們拍照留戀,隨即下山。

組長葉文娟說:「今天,我們雖然沒有去成博物館,但是爬了山,也近距離了解到張學良將軍的凜然大義。以這樣的方式做社會實踐,大家都很開心。」

苗寨之旅

為體驗民族文化,了解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7月10日,武漢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金材1701班暑期社會實踐小組一行人來到了貴州省凱里市江西千戶苗寨,感受當地民俗風情。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苗族有很多民族手工藝,但類似刺繡、蠟染等手工藝品被人所知甚少,傳承者也寥無幾人。如今隨著國家對民族文化的重視,更多的人會去了解、喜愛甚至傳承當地的民族手工藝。

看到精美的染布,組長葉文娟不禁想跟著師傅學著製作了一個蠟染,首先她在布上用鉛筆設計繪製自己喜歡的小鹿圖案,然後將蠟加熱融化——蠟的溫度要剛剛好才可以使蠟完全的浸透在布里,再用特殊的筆用蠟臨摹到剛剛的畫上,最後將布放入染缸里染上十分鐘,撈出的布放在燒開的水中讓蠟遇高溫脫落,便得到了一份手工藝品。

深藍色為底,蠟白色為畫,葉文娟做完顯得有些激動:「儘管我的第一個手工藝品因為蠟的溫度不夠高使得蠟沒有很好的透過布,但是完成的作品讓我有成就感,沒想到自己也能心靈手巧。」師傅告訴大家,以前做衣服都是將先做好的蠟染的一塊一塊布剪切到衣服上的,現在技術發達了,可以方便地直接在衣服上做蠟染。

做完蠟染的葉文娟感慨道:「人們真是太有智慧了,用這種聰明的辦法製作出這麼好看的東西。蠟染真是一門技術活,此次體驗讓我感受到了手工藝的魅力,下次有機會還會嘗試更多民族手工藝。」

無材1601篇

6號去中山陵參觀,感受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感受中山陵建築之宏偉,感受孫中山先生偉大思想的崇高與博大。遠觀明孝陵,感受帝王氣息,感受古代建築文化和內涵(聽旅遊團導遊講野史)。

7號去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去感受那段沉重的歷史,牢記歷史,勿記仇恨,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整個場館十分壓抑沉重,也讓我們對於這段黑暗的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激發了我們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場館中的藝術展品,心靈之窗,眼睛,讓我們看到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也提醒著我們要正視那段歷史。

8號去夫子廟和老門東,感受古建築的風采,體會古秦淮的魅力。江南水鄉的美名只有去古秦淮親自走走才能體會到。

9號去雨花颱風景區,感受南京美景,參觀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再次表達對革命烈士的尊重與敬仰。

10號體驗生活,去工地實習,感受城市建設與發展,體驗城市建設者們的辛勞與付出。

無材1602篇

7月6日赴鹽城市亭湖區參觀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在歷史上只存在了10年,卻收復了25.3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英雄光榮戰鬥的歷史。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先後參觀了6個展廳和旅順日俄監獄史實展,見識了許多新四軍各個時期的具有代表意義的史料、圖片和文物,還領略了人物展廳里幾位元帥和幾百位將軍的風采,更看到幾代國家領導人為新四軍題的詞,如鄧小平同志的:「中華兒女們記著:你們的幸福生活是用血換來的!」通過這次參觀,我們深切感受到當時中國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並為革命烈士們不惜犧牲自己、也要拯救人民於水火的崇高精神所折服。

7月7日正值盧溝橋事變紀念日,我們特意選擇這一天在新四軍紀念館做志願者。儘管下著微雨,但紀念館仍然迎來了一大批緬懷革命先烈的參觀者們,至下午四時累計人次已達3000人。在前一天進行參觀、對紀念館已經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我們為部分遊客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和講解,並對一些不文明的行為進行勸導。在我們休息的時候,負責給我們安排工作的戴隊長還給我們介紹了新四軍的光輝事迹,以及這座紀念館的歷史。短短的一天志願服務,讓我們受益匪淺。

7月8日上午,我們到東台市梁垛鎮瞻仰了盧秉樞烈士故居,領略了其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精神;下午,我們瞻仰了三倉鎮烈士陵園,了解到了一些烈士事迹,並拜訪了幾位老紅軍,傾聽了他們的革命故事,充分感受了革命精神。

本期編輯:陳逸鳴

素材來源:記者團

本期審核:陳志耕 向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科大材冶分團委 的精彩文章:

TAG:武科大材冶分團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