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地球1萬億噸的塑料垃圾將靠這種幼蟲降解,平時以蜂蠟為食

地球1萬億噸的塑料垃圾將靠這種幼蟲降解,平時以蜂蠟為食

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幫到了很大的忙,同時塑料產品難降解的屬性帶了「白色污染」,導致土壤環境惡化,還會造成第二次污染,產生有毒的物質。為此很多國家禁止過多使用塑料產品,以減緩塑料危機,但最近科學家發現一種生物或許能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蠟蟲,是大蜡螟的幼蟲,它們靠寄生在蜂群中生存,蠟螟會把卵產在蜂巢中,出生的幼蟲以蜂蠟為食,因此它們的幼蟲叫「蠟蟲」。蠟蟲能消化塑料的能力是偶然被發現,研究人員是個業餘養蜂人,她在幫蜂巢消滅寄生蟲時發現了蠟蟲,並把它們裝進塑料袋中,但是隨之發現,這些幼蟲把塑料袋「咬」出很多孔。

於是她和生物化學系的 Christopher Howe及其他同事進行了一次實驗,塑料袋子裡面裝進大約100隻蠟蟲,在40分鐘後,袋子開始出現許多小孔,12小時後,袋子的重量整整減少了92mg。之前對於塑料袋的降解嘗試用細菌來實驗,細菌一天只能降解掉0.13mg,蠟蟲的速度相對於細菌來說快了很多。

為了進一步確認蠟蟲能起到降解塑料袋的作用,研究人員將蠟蟲搗碎塗在塑料袋上發現有著同樣的作用,這就意味著蠟蟲並不是單純地「吃掉」塑料袋。

蠟蟲能以蜂蠟為食,而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暗示著蠟蟲降解塑料袋的過程或許和降解蜂蠟的過程相似。研究人員利用光譜分析,觀察發現蠟蟲體內有種物質能破壞聚乙烯中的高分子鏈,他們推測這種物質或許存在於唾液腺或腸道共生細菌中。

研究人員將繼續進行實驗,找出這種物質,並設計出相關的生物技術方案。人類每年會產出1萬億噸的塑料垃圾,堆積在世界各地,至今造成的環境破壞十分嚴重,這門技術將會拯救河流,海洋等環境中的生態系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科學探索者 的精彩文章:

侏羅紀時期最大的硬骨魚,身長27米,重達45噸,能秒殺當今的鯨鯊
熊貓螞蟻你聽過嗎?這種生物性格暴烈,被它刺一次能痛好幾天

TAG:宇宙科學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