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未來機器人或能自主設計出大腦,科學家從這個生物身上找到答案

未來機器人或能自主設計出大腦,科學家從這個生物身上找到答案

人類的大腦起源於40多億年前的第一批生物,對於人類來說是必需品。但並不是所有生物都有到大腦,例如海綿,向我們證明了 「大道致簡」的道理,它連最基本的神經細胞都沒有,至今卻生存了6億年之久。

蝸牛,一種無脊椎動物,行動最慢的動物之一,但也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生物,嘴裡有26000多顆牙齒。科學家發現它的一生僅靠兩個腦細胞來指引生活,本身並沒有具備完整的大腦,這項發現將對未來機器人起到重要的啟發,或許未來的機器人也能擁有大腦。

英國的《每日快報》裡面報道到,研究人員在對淡水蝸牛進行研究時,了解到蝸牛在尋找蝸居時的大腦活動。蝸牛主要是依靠兩個腦細胞控制行為,分別承擔控制和激勵的任務。例如發生飢餓時,一個腦細胞負責判斷是否飢餓,另一個負責怎樣才可以找到食物。

人類大腦在判斷一件事情時要發生複雜的變化,雖然科學家至今也無法研究出這其中的原理,但是知道大腦每天都會消耗我們人體20%的能量。對蝸牛的這一發現證明了動物也可以通過兩個神經元細胞完成一項複雜的活動,並消耗少許的能量。這其中的機制或許能幫助人類設計出機器人的大腦,做到能收集周邊的信息及自身內部的信息,然後用少量的能量去執行任務。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上,並引起人工智慧界極大的反應。人類利用動物身上的功能創造出先進的儀器已經不是首例,例如蝙蝠的回聲定位,仿壁虎腳黏性機器人等,具體未來第一批有「大腦」的機器人會是怎樣?相信科學會給出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 的精彩文章:

這種怪物外形極為迷人,但內心卻是最殘忍,連自己的丈夫都要吃掉
這種生物長相兇猛,食量驚人,堪稱「哺乳動物中的恐龍」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