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偉人曾誇他為千古一人,書生一戰成名將,更可敬八百多年守墓人

偉人曾誇他為千古一人,書生一戰成名將,更可敬八百多年守墓人

原標題:偉人曾誇他為千古一人,書生一戰成名將,更可敬八百多年守墓人


宋朝雖然經濟發達,但是由於得位於陳橋兵變,一直對武將採取打壓的措施。所以宋朝軍隊有「官不知兵,並不知官」的傳說。正是這種脫鉤,使宋朝的軍事實力一直提不上來,逢到對外作戰,就算打勝了還要每年給人家納絹送錢。所以靖康之變的時候,金兵可以一路勢如破竹,一舉滅宋。


陳橋兵變


南宋朝廷在岳飛,韓世忠,張浚,劉錡等大將的死戰之下終於把金國的兵馬擋在了長江以北。,雖然依然對金國是進貢稱臣,甚至為了和談還殺了抗金英雄岳飛,好歹保住了一個偏安的小朝廷。於是和平幾十年,暖風熏得遊人罪,只把杭州作汴州。亡國之恨早就被南宋君臣忘到了爪窪國了。



靖康之恥

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發動全國60萬兵力,要一舉滅宋統一中國。大兵壓境,防守江北的宋軍主帥是劉錡,因為劉錡正好生病在瓜洲養病,副帥王權就成了臨時的一把手。但是王權是個貪生怕死之輩,還沒見到宋軍就跑了。



精忠岳飛


宋高宗聽說金兵入侵,王權逃跑,於是另派大將李顯忠來江北指揮,並且仍當時的宰相葉義問親自去視察江北防線。這個葉義問,別看他名字比葉問多了個義字,其實是個貪生怕死,膽小如鼠的書獃子,於是派自己的手下虞允文去采石磯代替他考察軍隊。


虞允文雕塑


虞允文來到採石,發現軍隊毫無鬥志,三三兩兩,三五成群的在地上坐著唉聲嘆氣。虞允文就說「金兵馬上就過江了,你們怎麼還不做準備啊?」。士兵說「將軍都跑了,我們還打什麼仗啊?」。虞允文這才知道,王權跑了,李顯忠還沒到。但是軍情緊急已經刻不容緩了,虞允文立即著急各部的副將,對大家說「金兵如果過江,我們必死無疑,如果後退逃跑,朝廷也饒不了咱們。金兵如果渡江我們的父母妻兒都要死無葬身之地,左右是死,不如我們鼓起勇氣干他一把」諸將受到鼓舞,願意為國犧牲,但是諸位將軍說「副帥跑了,沒人帶領我們啊。虞允文說」李顯忠將軍還沒到,那我就先帶領大家一塊干吧」。



采石之戰


接著虞允文著急士兵做了一番演講,反正是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當時金兵有40萬,一路勢如破竹,根本沒有碰到抵抗。根本沒有想到在一個小小的採石2萬人竟然干雞蛋碰石頭。真應了那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從沒有打過仗的虞允文竟然打退了幾十萬金兵的進攻。養病的主帥劉錡聽說這件事以後說「朝廷養兵三十年,大功出於書生,讓我輩愧死!」


虞允文一戰成名,本來的書生成為名將。毛主席曾說「偉哉虞公,千古一人」。虞允文的成功在於他的不退縮,在國難當頭時敢擔當。虞允文死後,宋孝宗指派一家姓宋的為其守墓,結果宋家一守八百年,直至今天仍然沒有離開這座大墓。



偉哉虞公,千古一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下心安才能長遠 的精彩文章:

樊噲不但是猛將還是國士,有高超的政治眼光和語言智慧

TAG:當下心安才能長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