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47個自殺者是日本最大英雄,其中有個中國聖人後裔

這47個自殺者是日本最大英雄,其中有個中國聖人後裔

文/快哉風

在日本,有四十七個自殺者,三百多年來被日本人頂禮膜拜的歌頌著,電影無數次把他們的事迹搬上銀幕,而與之相關的眾多神社、寺院和遺迹,年年歲歲香火不斷,禮拜不絕。

圖:「赤穗事件」改編的電影不計其數,好萊塢都翻拍了

這四十七個人,就是著名的「赤穗四十七浪士」,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大英雄,而其中的一人,卻是中國人後裔。

一、

「赤穗事件」是日本史上最著名的集體復仇事件,事件發生在江戶年間。

圖:淺野長矩像

公元1701年(日本元祿十四年)三月,赤穗藩藩主淺野長矩奉命在江戶接待天皇使者。當時,接待天皇的禮儀是件大事,有個擔任禮儀指導的幕府大官叫吉良義央,因為淺野沒有送禮給他就百般刁難,故意讓他在典禮上儀態出醜,當眾丟了臉。

圖:淺野刀砍吉良

淺野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典禮結束後,他在走廊遇到了吉良,立刻火冒三丈拔出小刀砍了過去,當場砍傷了吉良的額頭。

幕府將軍德川綱吉認為淺野行為無禮,在大殿傷人罪大不赦,命令他即日切腹,沒收家祿。

圖:日本赤穂義士祭上的重現淺野切腹一幕

當天,一身白衣的淺野在江戶泉岳寺用短刀切腹,由介錯(武士切腹時的助手)砍掉了首級。

事情傳到赤穗藩後,頓時炸了鍋。首席家老大石內藏助召集了所有的家臣,向幕府情願,請求不要剝奪淺野家的職位和俸祿。

圖:大石內藏助得到主公切腹的噩耗

但是,幕府的態度很堅決,沒收了淺野的五萬三千石俸祿,解散所有家臣。這一下,300多名淺野的家臣全部成了無職無祿的浪人。

大石內藏助秘密召集了忠於淺野的90幾個家臣,秘密盟誓,決定為主公復仇。家臣中,就有一個中國人後裔:武林唯七。

二、

「武林唯七」這個名字,很像武俠小說的角色,溫瑞安《說英雄誰是英雄》有個天下第七,武林唯七難道是武林第七條好漢的意思?

圖:武林唯七的畫像

兩碼事,這裡的「武林」是杭州的別稱。因為武林唯七本人,就是中國杭州人後裔,其先祖是中國的大聖人孟子。

孟子的後裔怎麼流落到日本的呢?

圖:亞聖孟子

明代萬曆年間,豐臣秀吉侵略朝鮮,中國出兵援助,孟子的第六十一世孫、家住杭州的孟治庵作為軍醫加入了南兵將領陳寅的麾下,在釜山之戰中不幸被日軍淺野長政部俘虜,流落到日本。他以杭州為姓,改名「武林治庵」,當上了淺野家的藩醫。武林唯七是他的孫子,因為是次子,無法繼承藩醫的家業,從小就擔任淺野長矩的小姓(侍童),是淺野家的低級武士。

圖:日本紀念武林唯七的畫冊

日本人記載,武林唯七的性格勇猛果敢,為人做事「義」字當頭,不過性格比較粗心大意,曾經有一個「粗心使者」的段子:他奉淺野之命去送禮,卻走錯路進了另一家,只好說「我是過路的來討水喝」才脫身。

主公淺野被逼自殺後,武林唯七是最激憤的一個,多次因為其他人復仇行動遲緩而吵架。

大石內藏助很有心計,他為了迷惑世人,尤其是讓仇人吉良家放鬆警惕,故意裝出一副沉迷酒色的模樣,跑到京都泡酒館嫖藝妓,私下裡,他暗令部下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圖:電影里復仇前的劇照

一年半後,看到各方面的戒備鬆弛後,大石內藏助召集同志在江戶集合,當初盟誓的90多人有一半退縮,只有一半趕來,連他在內一共四十七人。

三、

1703年1月30日子時,四十七人由大石內藏助指揮,從大門和後門包圍了吉良的府邸。

圖:吉良的府邸遺址

黑夜中,一群頭扎白布手持兵器的死士突然殺進去,對吉良家是毀滅性的打擊。吉良從夢中驚醒,被手下簇擁躲進一個燒炭的小屋。直到凌晨,死士們對小屋放箭終於逼出仇人,第一批突入的武林唯七和間十次郎發現一個穿白衣的老頭逃出小屋,間十次郎一槍將他刺倒,武林唯七衝上去用太刀砍掉了其首級。

圖:浮世繪中的赤穗義士討伐圖

這個老頭就是吉良,再仔細檢查後,發現死者額頭上果然有傷疤——被淺野砍傷的。

吉良家一共死15人,負傷者23人,四十七士則只有兩人受傷。

四十七人拿著仇人的首級,一路不加遮掩的走到泉岳寺,將首級獻到主公淺野的墳上,焚香祭告。至此,復仇大功告成。

圖:四十七人獻祭仇人首級

在聞訊趕來的幕府差役前,四十七人放棄抵抗,束手被拘。

幾個月後,幕府的處分決定下來了:全體切腹。這是一個很高的待遇,在日本,殺人是斬首刑,而切腹是對武士的褒獎。可見,在當時,家臣為主公復仇是被當成「大義」的行為。

圖:赤穗大石神社的四十七士雕像

圖:日本赤穗義士祭

1703年3月,一個大雪飄落的日子,四十七個赤穗浪士全部切腹自殺(一說有一人存活)。

自殺時,武林唯七又搞出一個花絮。當時他切腹後,介錯一刀砍下去,卻手滑沒砍斷脖子,氣得武林唯七大聲斥罵,於是介錯砍了第二刀才成功。終年32歲。

圖:武林唯七畫像

對於赤穗四十七浪士,日本人300年來一直將其視為最大的義士、英雄,而手刃吉良的中國人後裔武林唯七,也得到了日本人的敬重。孟子在江戶時代很受日本人尊崇,無人不知「捨生取義」的訓詞。提到他的後裔武林唯七,日本人總會冒一句:「不愧是流淌著孟子血脈的男人!」

參考資料:《赤穗義士事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哉風 的精彩文章:

日本國歌為何聽起來像哀樂?日本學者:不是像,確實是
德國從沒勝過俄國?俄曾割地300多萬平方公里,賠款60億馬克!

TAG:快哉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