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將至,「趁熱」說說入伏該注意啥!
小暑過後,三伏天已經漸漸逼近,
天氣一言不合就開啟高溫桑拿模式!
眾所周知,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
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如何度過令人「汗顏」的三伏天
小編已為您備好養生小知識
牢記以下這些tips,讓您科學健康過三伏天!
今年三伏天有多長
今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
初伏時間: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10天。
中伏時間: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20天。
末伏時間: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10天。
三伏天,身體最怕這些事兒!
腸胃最怕涼
夏天冰淇淋、冷飲,吃起來清涼解熱!但夏季也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
頸椎最怕空調
天氣熱自然很多家庭都長時間開著空調,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後果。
喝水最怕快
伏天氣溫高,人體容易脫水,因此大量補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但是,水喝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
鍛煉最怕早
夏季天亮得早,不少人習慣到公園去晨練。但夏季空氣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6點前還未完全散去。另外,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非但沒有過多新鮮氧氣,相反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對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於6點。
三伏天要做的事情
01
熱水洗澡/祛濕邪
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后,會感到四肢乏力、全身發困、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有時候吃東西,也感覺沒有胃口,吃下去難以消化,整天肚子脹脹的。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濕邪。而對付濕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洗熱水澡。
02
吃絲瓜/賽人蔘
三伏天吃絲瓜賽人蔘,這是因為絲瓜裡邊含有人蔘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適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翠綠的絲瓜,無論是做清湯,還是做排骨、雞湯,都能除油解膩,令人胃口大開。
03
開空調/26℃最合適
空調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內外溫差過大。
專家建議,室內外溫差一般在8℃至10℃左右,開空調26℃左右的室內溫度是比較合適的。
以上是三伏天的養生小貼士
您記住了嗎?


TAG: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