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5次後緬甸再開彬龍會議,軍方與部分民地武裝分歧仍存
緬甸第三屆21世紀彬龍會議暨聯邦和平大會現場
在經過多次延期之後,緬甸第三屆21世紀彬龍會議暨聯邦和平大會7月11日終於在首都內比都開幕,大會將持續至16日。
11日上午,緬甸國務資政、民族和解與和平中心主席昂山素季主持了開幕式。據緬甸官方報紙《緬甸環球新光報》12日報道,昂山素季表示,民族和解與和平對於聯邦來說是最佳以及最急需實現的局面。她表示,緬甸民眾渴求在國家內部各個區域自由行動、謀取生計並以自己所希望的方式把握經濟和區域發展機遇,為此已經等待了70多年。民眾不希望再繼續苦苦等待,與會各方應團結努力,實現民族和解與和平。
「我希望指出,我們在政治磋商中的任何拖延都意味著民眾正在錯失寶貴機遇。」昂山素季說道。
本屆會議為期6日,設有政治、安全、社會、經濟和自然資源管理等五個方面議題。在會議最後一日,預計與會各方將公布討論達成的新聯邦協議條款。
就本次會議可能達成的新聯邦協議條款,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廣西民族大學東盟研究中心研究員葛紅亮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分析稱,如果最終能達成簽署,可算是一大實質進步。不過,他認為,如果很多實質性矛盾沒有得到解決,會議達成的也就只是寬泛性的共識。
「新聯邦協議如果僅僅是寬泛協議,達成問題不大。如果是具有約束力的、涉及根本利益矛盾解決的,達成的難度和挑戰性很大。」葛紅亮還進一步表示,「這一協議與緬甸現行憲法之間的關係也有待解決,而修憲面臨的困難則更具根本性。」
7支尚未簽署停火協議的組織赴會
此次會議上,緬甸政府、軍方、民族地方武裝組織、議會、各政黨、社會組織、觀察員等各方代表逾千人出席。其中,與會的民族地方武裝組織包括10支已經簽署全國停火協議的組織以及7支尚未簽署協議的組織。
所有民族地方武裝組織是否都能夠簽署全國停火協議,是此次會議的一大關注焦點。儘管使用的措辭有別,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政府與軍方均呼籲所有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組織在協議上簽字。
在民族地方武裝組織代表出席的開幕式上,昂山素季就全國停火協議的意義和簽署協議的必要性予以表態。緬甸《伊諾瓦底》雜誌11日報道稱,昂山素季在致辭中說,「全國停火協議為今天的政治對話打開了大門。在停火地區,普通民眾正在安享安全和穩定,這些都是全國停火協議帶來的直接結果。」
「全國停火協議將我們所有人連接在一起,是我們繼續實現更遠大目標的一個開端。」昂山素季進一步稱,各方不會止步於全國停火協議,而是會繼續向前邁進。她還表示,和平的大門始終為民族地方武裝組織開啟,並歡迎他們加入到政治磋商中來,因為僅僅停火仍是不夠的。各方有必要向前推進並找到合適的途徑,並通過政治磋商的辦法來解決政治問題。
一段時間以來,部分民族地方武裝組織與軍方在緬北地區撣邦和克欽邦等地爆發武裝衝突。鑒於此,部分民族地方武裝組織表示,他們無需簽署全國停火協議。就這一說法,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日前直接予以反駁。
報道稱,敏昂萊表示,全國停火協議只是一個名稱,其本質更加廣泛和全面。全國停火協議中基本原則中的第一點就是建立一個民主的聯邦,這個聯邦不僅是由民族地方武裝組織所建立,其他民族組織也是一份子。「每一支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組織都需要簽署全國停火協議。」
「有些人說他們在過去已經簽署了一些協議,就沒有必要再簽署一次了。我想對這些人說,(這種想法)可能與當下的民主道德相悖。」敏昂萊說。
軍方與民族地方武裝分歧仍存
2016年4月民盟新政府上台執政後,昂山素季提出舉行21世紀彬龍會議,以期實現民族和解與永久和平。前兩屆會議分別於當年8月31日至9月4日以及次年5月24日至29日召開。
按照各方決定,21世紀彬龍會議每6個月召開一次會議,直至實現永久和平。不過第二屆會議之後,在緬北撣邦和克欽邦等地,民族地方武裝組織與緬甸軍方數次發生武裝衝突。受此影響,第三屆會議舉辦時間一再推遲。對此,《緬甸時報》12日報道稱,在舉辦時間推遲五次之後,本次會議於11日成功開幕,實屬不易。
緬甸獨立後存在著約20支民族地方武裝組織,儘管有17支組織出席本次會議,不過,這並非意味著他們與軍方的分歧減少。實際上,就在會議開幕當天,緬甸軍方甚至公開批評民族地方武裝組織在緬北與軍方作戰撕裂國土、拖延和平進程。
據法新社報道,敏昂萊11日直言,民族地方武裝組織應對拖延的和平進程負責,並稱其發動的戰鬥「正在令國家溺水」。此外,緬甸國防部長盛溫批評民族地方武裝組織在停止武裝衝突方面做得不夠,並表示他們「需要控制住自己的人」。
對此,葛紅亮認為,爭論誰打第一槍沒意義。最重要的是,軍方在放下武器這一項難以退縮。而對於民族地方武裝而言,也難以接受軍方的條件。
就緬甸軍方在會議首日的強硬表態,葛紅亮分析稱,這確與一段時間以來軍方與民族地方武裝在緬北的衝突有關。他表示,緬北硝煙確實也有民族地方武裝發起的,但也有一些武裝衝突說不清誰打了第一槍。政府軍在強硬態度下,不斷向民族地方武裝施壓以及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
目前,緬甸政府與軍方均參與民族和解與和平進程之中。除了簽署全國停火協議問題以外,民族地方武裝組織與軍方在其他多項議題上仍有分歧。
《伊諾瓦底》雜誌11日報道稱,非正式會談期間,民族地方武裝組織在提議中要求軍方須在未來10年退出政治對話。此外,一名前軍方高官還透露,民族地方武裝組織還希望,軍方任命的議員從2020年開始退出緬甸議會。
對此,敏昂萊堅稱,軍方通過積极參与歷屆政府實現國家內部和平的行動,在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以及確保國家統一和完整方面做出了建設性的貢獻。在11日會議開幕首日,敏昂萊還警告說,軍方與政府一道積极參与和平進程,這不應被錯誤地視為是軍方軟弱的一個信號。
「各個利益攸關方尤其應該意識到,政府與軍方積極領導當下的和平進程並非是因為我們軟弱不堪,而是因為我們致力於國家以及少數民族民眾的利益,並且我們希望結束武裝衝突。」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動緬甸和平進程中,除了緬甸政府、軍方和民族地方武裝以外,作為緬甸的友好鄰邦,中國一直在發揮勸和促談作用。
第三屆21世紀彬龍會議開幕前夕,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希望緬各方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早日實現全國範圍停火,為國家實現持久和平和發展繁榮創造有利條件。華春瑩還說,中方願根據緬各方意願,繼續為緬國內民族和解與和平進程發揮建設性作用。
應緬甸政府邀請前往內比都與會的中國外交部亞洲事務特使孫國祥在會前表示,「中方一直在做勸和促談工作,今後將繼續盡我們所能,支持和幫助緬甸儘早實現和平。」


※銀行卡被「去哪兒網」擅自連續扣款,卡主:從未消費過
※《英國病人》《泰坦尼克號》電影音樂會揭幕東藝新演出季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