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個活著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關於生存,死亡是最好的老師!」

「每個活著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關於生存,死亡是最好的老師!」

今天這本書是我們成立「大豆讀書」的原因之一!因為之前讀完這本書之後,真心覺得對大家會有幫助,於是真誠推薦,結果沒人理睬......於是就有了下文~

年初的時候,我發現了一本在我看來特別好的書。這是一位對人類精神世界充滿了求知慾的,非常優秀的醫生和作家保羅·卡拉尼什寫的一本生死之書,這也是他個人的傳記。昨天的文章里有跟大家提到過這本書。

在我第一次一口氣讀完它之後,覺得這本書也許可以幫助到很多人和他們的家庭,無論這些人或他們的家庭是否正在經歷著病痛。它給我的感覺真的像它的護封包裝上寫的那句話那樣——「令人敬畏且震撼人心,每個活著的人都應該一讀」。

(保羅·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

然而,每一次當我拿起這本書,總是把它端詳來端詳去,把那些標註過的話一看再看,卻始終不知道應該從哪裡開始寫,從哪個角度才能很好地把一本關於生死的好書推薦給大家,畢竟就如同保羅的妻子在後記里寫到的那樣「我們身處對死亡避而不談的文化」,所以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真的願意用心去看,並且把它轉贈給更多他們關心的和他們認為有需要的人去讀一讀。

(Ins上全球讀者都在曬的一本生活必讀書)

我覺得比回答孩子們「我是從哪裡來的」這樣的問題更難以讓人回答的是他們早晚要問到的另一個問題——「死亡是什麼」,因為沒人說得清,但是對於死亡這樣一個也許可以被稱之為特殊的「過程」或者「階段」的思考,我們可能會意識到在各自的生活里要怎麼活。

人人都說「活在當下」。當保羅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之時,他在書里寫道自己明白要活在當下,「可我這當下要怎麼活?」

很多時候,明白和實踐還是有區別的。

我們是不是難以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一個文學專業出身的「作家」用手術刀快速劃開我們的頭皮,再用骨鑽和骨鋸精確無誤地取下一小塊頭骨,幫我們看看我們的神經哪裡出了問題?

我想過這樣去開篇,但是接下來怎麼寫感覺都不如讓這本書的作者保羅·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美國著名神經外科醫生、作家,1977出生,因肺癌醫治無效於2015.3逝世)用自己的作品來講述他自己的故事和他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看法,以及對生死的感悟。

(保羅·卡拉尼什和他的女兒)

這並不是一本晦澀難懂或者容易讓人反胃的醫學專業書,它只記述了作者保羅棄文學醫、從醫、患病、治病和最終又棄醫從文的人生經歷和他對人生的思考:

比如一位醫療工作者所應具備的對生命的尊重和責任應該是怎樣的;

再比如,如果現在人類還無法徹底勒住死神的咽喉,那麼醫生們究竟在扮演什麼角色;

再比如,作為一個「在虔誠的基督教家庭長大」的人,對宗教的一些內心思考;

再比如,寬裕的經濟條件,全球頂尖的腫瘤醫生,當年(2014-2015年)可為之應用的而且是量身訂做的最佳的肺癌治療方案,卻沒能幫年僅三十多歲的保羅爭取到更多的生活時間的這樣一個事實。面對讓人難以接受的現實時,保羅沒有憤恨現代醫療的局限,也沒有對天哭喊「為什麼是我」,而是自問「為什麼不是我」......

再比如,如果很不幸地,親人身患重症,作為最親的家人們要怎麼辦,怎麼面對彼此,怎麼面對發生了改變的生活(當然我們不是在建議大家完全參照卡拉尼什夫妻的樣子去生活。他們處理兩個人的關係時用到很多好的辦法,但是不是適合所有的家庭,是不是所有重症患者都適合要孩子,在這這些問題上請謹尊家庭實際情況和醫囑);

再比如,如果特別幸運地,一切都還好,我們要怎麼看待自己,我們要怎麼看待生活?

(臨終前不久的保羅·卡拉尼什與妻子和女兒,Paul Kalanithi)

保羅用一位醫生最後的時間成就了一位作家的開始,並且找到了最初的自己。他的一生好像都在述說著這樣一句話——「我的結束,亦是我的開始」......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是,雖然它的包裝沒有十分特別的地方,但是簡單而用心的設計讓它有一種很強的「呼吸感」,它像是活的,這樣一種生命之感讓我很著迷。

當我每次摘掉這本書的護封,看著它的硬殼精包裝封面時都在想,人們一般不太可能想湊到一個陌生的重症患者的近處去呼吸,但是這本書的包裝讓你情不自禁地想要湊近了,把鼻尖貼上去,使勁深呼吸一番。

其實你所呼吸到的空氣沒什麼特別之處,跟周圍環境里的空氣是一樣的,但是就是讓人覺得彷彿獲得了更多的氧氣而精神百倍!

你「聞」不到任何關於疾病和死亡的味道,反倒可以嗅到一種混合了好聞的油墨和紙張味道的「生」的氣息。

它能帶給你的那種通透的呼吸感彷彿來自最凈的雪,最清的風和最藍的天,而這些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東西:)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去勸慰一位身患重症的親友,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寬慰他們的親屬,

當我們知道有些話從我們嘴裡說出來容易遭到誤解,

當我們不滿足於自己所獲得的一切,

當我們迷失於生活......

我們建議拿這本書給有需要的人讀一讀,

無論這個人是別人還是自己。

|大豆「悟」語|——

明明是剝離生與死的一把刀,卻也常常切斷患與親

明明寫下的是白紙黑字,卻總黑白難辨,對錯糾結

直到命運告訴你,某些彷徨和焦慮到底有怎樣的意義

如同我的結束,亦是我的開始......

有人問「大豆讀書」的「You need books」怎麼翻譯?

標準答案是——「有你的書」~~

我們努力,為了大家共同的未來

祝這個世界越來越好~!

讓我們一起通過閱讀找到排解焦慮的出口

——大豆讀書,Fun(有趣的)讀書平台,簡單營養,沒問題!

喝了這碗我們熬制的嗆口胡椒面配雞精

從此以後就是自己人了!

·↑長按此二維碼可關注 ↑·

大豆讀書微信號:dadoudushu

——| 溫馨提示 |——

除特別註明外,文章均為大豆讀書原創

轉載請回復「轉載」二字查看大豆讀書(dadoudushu)的轉載須知

除大豆讀書特別設計之外的圖片素材均來自網路,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圖片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做出調整

——END——

讓我們一起為更好的明天點個贊!

你們點的每一個贊,我們都當成鼓勵!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豆讀書 的精彩文章:

究竟為什麼足球這麼火?

TAG:大豆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