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我不是葯神》女主火了,原來她25歲就是戛納影后候選人啊!

《我不是葯神》女主火了,原來她25歲就是戛納影后候選人啊!

作者:周桂伊

來源:伊姐看電影(ID:eemovie)

《我不是葯神》最近已經引發了井噴式效應,演員們集體貢獻了「毀容」般的演技。寫徐崢、周一圍、王傳君、章宇的太多,今天,我來說說唯一大女主,譚卓。

劉思慧(譚卓飾)是戲裡唯一、絕對女主,她承載了一個重要的社會畫像:媽媽。

她出場就是舞女,徐崢困惑地說,她這樣是病人?

事實是,比她病了還慘,她女兒病了。老公知道女兒得病那一天就跑路了。

聯繫昂貴的原版格列寧一瓶四萬,女兒的葯需要終身服用,可想而知,她為什麼跳鋼管舞了。

有兩場戲,譚卓表現得十分動人。

一場戲,與徐崢將睡未睡,推脫之間。

那場戲裡,譚卓她毫無情慾、用力脫徐崢的衣服,尷尬的徐崢手忙腳亂中,把她推倒在地,她略帶麻木地站起來:「快點吧,一會孩子又要醒了。」

她在演繹「被動接受,主動行事」

為什麼被動?喝醉的徐崢讓她進計程車,堅持要送她回家,她說了三次「不用了」,這是她的被動。

為什麼主動?她希望快點、流程化結束這件事。這個細節揭示了這個底層媽媽的不容易,它暗示了「被消費」成為這個單親鋼管舞媽媽的常態,她接受了。

另一場戲正好在這場戲之前。

徐崢擺出暴發戶的樣子,幫譚卓出氣,讓她那晚別跳鋼管舞,「今天你是客人」。

譚卓的男領班,看到徐崢甩出的鈔票,說了句「行,您等著」,轉身上了鋼管舞台,開始表演。

在肉慾橫流紙醉金迷的燈光里,譚卓瘋狂叫好,「脫,脫,脫!」叫著叫著,她卻漸漸沉默,眼睛裡閃著淚光。

大家都說,女主角的演技也太在線了吧!

當然,她可是25歲,就已經拿過戛納影后候選人的譚卓啊。

作為演員,譚卓是幸運的。

入行就被婁燁這樣在行業非常有話語權的導演相中,出演了《春風沉醉的夜晚》,這部講述男同性戀題材的藝術電影,讓陳思誠、秦昊和張頌文大放異彩,電影也提名了戛納的金棕櫚主競賽單元。

但是,作為男人群戲中的唯一亮色,片中戲份不多的絕對女主,戛納卻把對演員最高的評價,給了譚卓。

25歲,剛出道的譚卓,直接入圍了68屆戛納影后候選人。

她飾演的工廠小女工李靜,男友是私家偵探,調查男同的時候卻愛上了自己的調查對象。

他們三個人一起共赴了一趟旅程,在這個過程里,李靜發現了男友的秘密。

這種朦朧中的直覺,微妙的心照不宣,以及隱痛而不可言說的悲傷,完全是法國人對破碎人性之美的理解。

25歲入圍戛納影后候選人是什麼感覺?對譚卓而言,就是看到了一群人可以為電影如此純粹地付出,「電影是神聖的,這次經歷給我樹立了一個標準」。

具體說到,當時有沒有想過拿獎,她說:嗨,不靠譜的,重在參與。

這直爽,這爺們,果然是東北全智賢。

在這之後,譚卓一直碰到好劇本,好團隊,好角色。

《追兇者也》,曹保平作品裡被喻為「開創中國黑色幽默新類型」的喜劇片,她飾演了職業殺手(張譯飾演)的女人,一個舞女。

《HELLO,樹先生》,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大贏家電影,她飾演了王寶強的妻子,一個聾啞女人,卻承載樹先生轉變的所有節點——擁有希望,看破希望,漸漸進入虛無和幻像的世界。

《暴裂無聲》,讓章子怡瘋狂打CALL、豆瓣得分8.2的國產電影。

譚卓在裡面飾演宋洋的妻子,面對孩子失蹤,杳無音訊,深陷命運的絕望和迷茫,只能抱著羊哀哀痛哭的農村女人。

還有《西小河的夏天》——「20年過去,物質發達了那麼多,但我們對生活的困惑竟然是一樣的」,譚卓在裡面飾演一位越劇演員,舉手投足盡顯功力。

為什麼譚卓有那麼好的運氣?

因為她對演戲這事,真的較真。

她在2016年的採訪里曾談起自己的「自閉」,與圈內人交往甚少,每場戲結束,會關在房間里,飯都不吃——只是不想與外界接觸,好好歇著。

即便在《我不是葯神》劇組,整個劇組關係十分融洽,但譚卓每天拍完戲就回房間,大家覺得她很神秘,她只是「看看書,洗個衣服,洗個澡,做做面膜,收拾東西,最後給家人打電話,這些都很佔用時間」。

某個意義,譚卓這種生活中的保留,是為了在片場更集中地爆發。

「演員是一個所有人都關注你,配合你的角色,一開機,你就要讓自己氣息、狀態、知覺完全調動,穩准狠地進入角色,你要為這個進入,攢夠力氣。」

因為對演戲較真,譚卓說,她挑選角色的時候,不看市場,不看流量,不看宣發。

看什麼?能不能讓一個演員有成長,是不是她真心喜歡和相信的。

「名利這些東西對我並沒有構成什麼吸引力……我沒有什麼夢想和理想,小時候覺得長大後的理想,是想當奶奶,因為全家孝順奶奶,覺得這個職業那麼優越啊!我是連聖誕節要什麼具體的禮物,都想不出來的人。」

不被名利綁架,自然就有判斷力。無欲則剛,求仁得仁。

哪有什麼運氣。運氣,就是認知和選擇。運氣,就是實力的一部分。

但另一方面,作為明星,譚卓又是「不幸」的。

那麼多爆片之後,她本人居然始終沒有火起來。

《我不是葯神》之後,觀眾驚呼,原來在那麼多片子里見過譚卓,簡直是「劇拋臉」!

我覺得至少有兩個原因。

她演的電影,都太不流量,太不大眾,直白點說吧,不太時尚。

看看她選的角色,村姑、舞女、農婦……現在哪有女明星不天天倒騰自己修仙、瑪麗蘇女主、或者是霸道女總裁,專挑「和諧建設美麗鄉村式」的角色演的?

人家女明星天天扮美,扮嫩。

她呢?天天扮丑,扮虛,扮LOW。

《追兇者也》里,為了展現風塵女子的滄桑和努力求美,她直接上演劣質化妝品質感,大齡陪酒女那種過度表現,以及掩飾不住的疲憊,譚卓一「自我毀容」,出來了。

《暴裂無聲》里,穿著大棉襖,吊襠棉褲,就為了展示被當地水污染(這是推動故事的重要暗線)殘害後的村民,身體虛弱,六神無主。

即便在《我不是葯神》里,鋼管舞的驚鴻一瞥後,她又變成了那個穿著劣質豹紋衣,為病友奔走的「六群群主」,五毛錢的皮筋一紮,立刻上場打架。

可是看看譚卓為時尚雜誌拍的片子,時尚感甚至未來感是十足的。

兩廂對比,這就是傳說中的,「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拼才華」了吧?

她演什麼,實在太像什麼了。

看看豆瓣里對她的評價最多的是——

這不是春風沉醉的夜裡的李靜嗎?完全看不出來了!

這是不是《HELLO樹先生》里的聾啞女?《追兇者也》里太奔放了,認不出來!

她用生命去演戲。

出演情緒感很重的賴聲川話劇《如夢之夢》,她飾演衣著華麗、內心深陷囹圄的一代名妓,她義無反顧愛過,卻被時代拋棄;與摯愛分離,被伯爵圈養。

為了展現角色的反差、掙扎和絕望,譚卓一度難以齣戲,患上抑鬱症,一年後才好起來。

在《我不是葯神》里,為了一段僅幾秒的鋼管舞戲,她苦練一個月,本來尾骨就有舊傷,又練到軟組織受損,她說「真的太疼了」。

丹尼爾路易斯說,作為演員,不應該讓觀眾知道你的襪子是什麼顏色。

因為,一個好演員,是一定要隱藏在角色里的,離開角色,人們可以把她忘掉。

譚卓做到了。

生活中的譚卓,大氣,直接,簡單說,絕對不婊。

她接受不了黏黏糊糊的關係,比如兩個女孩關係好,手拉手去拍組婚紗照,棒棒糖還要分一口給對方那種。

但她把你當朋友,你需要的時候,她全力幫你。

她交朋友不勢利

她認識的一個場記朋友,球球,在一次合作里,跟片場一個男演員產生了比較曖昧的感情,但男演員不是真心的。

譚卓默默看在眼裡,終於在一天跑去說,球球,你別傷了自己。

劇組工作的變動,跟導遊接受一波波客人一樣,聚散頻繁,但譚卓一直記得這個女孩「因為她真」,甚至球球後來開始做服裝設計,她還幫著送樣衣給洪晃,介紹認識葉謙,就是單純希望幫到她。

她不愛聯絡,但有需要全力幫忙

吳虹飛籌備2012年幸福大街樂隊跨年演出,譚卓說要送她禮物,居然把媽媽深夜帶到虹飛家,譚卓媽媽給阿飛量體,然後親手做出來。

不管在戲裡還是生活里,她都是一個,對「女性」這個角色有自己的理解的人。

先看戲,仔細觀察她的角色,都是大男主戲,她總作為小人物邊上,唯一的女人,在默默成全男主的成長,幫他們成長。

包括在《我不是葯神》里,她幫助徐崢完成了第一次升華,本來徐崢即將得逞的一夜情,卻看到她生病的女兒,想到她的不易,有了惻隱,忍住了——「算了,我們就算了」。

這句翻譯過來,我不要那麼輕薄地對你。

她讓徐崢這個角色的存在更立體,也更可信了。

私底下,她跟我說過,覺得女性是大地。

所有果實都是從女性身體長出來的,孕育山川河流,也包容大風大浪,男性未必有這個韌性。

感謝《我不是葯神》,讓更多人認識譚卓。現在網上已經有了一種說法,被譚卓的美貌驚艷,深陷泥潭。

最近唯一一次聊天,聊到「紅了」這個話題。

她說:我現在只想多睡會,7月我一部拳擊戲要開拍了,《延禧》宣傳也來了,我沒路活了。

她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護肝。

那麼譚卓,好好護肝,剩下的事,就交給觀眾吧。

如果你被子彈擊中,那顆子彈,早就出發很久了。

屬於你的,全部都正在來的路上。

作者簡介:伊姐(周桂伊),14歲出版小說集,18歲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30歲出版暢銷書《心若寧靜,便是幸福》。專訪明星十餘年,愛電影的媽媽,分享光影中的感悟,關於育兒、關於婚姻、關於愛。

成為幸知情感愛神

百節精品情感教育課程,

情感愛神0元購;

百位專業情感諮詢師,

情感愛神專享咨費優惠。

全面提升愛的能力

★四周年限時特惠:原價699元/年,7月5日0點-7月14日24點,特價588元/年

識別下方二維碼

與幸知一起成長

擁有「愛的能力」

做有溫度、有態度、有氣度的女子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萬箭穿心:嫁錯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離婚不讓爸爸看孩子,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