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頭骨骨骼與比例

頭骨骨骼與比例

頭部的骨骼

頭部是靠頭骨支撐起來的,頭部外表的很多凹凸起伏都源於內部骨骼的起伏,頭骨上的起伏和骨點是頭像造型最重要的依據,骨骼形體的寬窄、長短決定了人物的基本頭型和基本臉型。

頭部的腦顱和面顱

一、腦顱部分是一個容量很大的接近於球體的形狀,分布有頂骨、額骨、枕骨、顳骨、蝶骨等,頭髮形體塑造的重點便是依據腦顱的形體結構區分頂、後與兩側的。

二、面顱部分是素描頭像表現的重點內容, 是人物眼睛、鼻子、嘴巴等結構所在的區域,分布有眉骨、眼眶、鼻骨、顴骨、上領骨 和下領骨等。人物面部的特徵取決於面頻部分對稱骨點的高低、寬窄的位置關係,例如:顴弓骨的寬度決定頭部的寬度,下頜角轉折的角度決定下頜外形的坡度,下頦結節決定下巴的寬度。表現人物頭像不能只看表面,要聯繫到內部結構,找准骨骼、骨點的結構,由因及果,藉助骨骼結構解剖知識正確地將外部形體的變化表現出來。我們要找出處於頭部大的形體體塊轉折上的重要骨骼、骨點,如顳骨線、眼眶外緣、顴突、下頦結節等,將它們準確地連貫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結構分割線。

頭部的比例

針對不同角度的頭像理解,應同樣學會概括其體塊和關係,在大的立方體的框架下確定其轉折處的形體位置,應時刻體現出頭像的體積關係,保持局部服務於整體的大關係,時刻以整體效果為主。

素描頭像中,不管在任何角度,對象都與我們有最近的一點和最遠的一點。 例如表現一幅3/4側面角度的頭像,離我們近的一邊,應該加以強調其明暗和形體結構,把細節充分表現出來;距離遠的一邊,處理方法隨之改變,帶有主觀性質的減弱,這樣頭像的空間距離便能很好地被體現出來。

「三庭」是指從前額的髮際到下巴的底面可以豎向分為三個等份,上庭是頭頂的髮際線到眉毛,中庭指從眉毛到鼻底,下 庭指從鼻底到下巴的底部。 「五眼」是以一個眼睛為長度單位,將臉的正面黃向分為五份,兩眼之間的距離為一個眼的寬度, 外眼角至正面頭部邊緣又為一一個眼的寬度,加起來剛好五眼。

沒有正確的比例,就不能做出完美的畫作。「 三庭五眼」是歸納出來的一~般 五i官比例規律的術語,按照這個說法,基本的人像頭部就會協調舒適,但是不必生搬硬套,大部分人都是在這個基本規律的基礎上:有微小的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寶 的精彩文章:

伏爾泰作畫思路講解
石膏頭像 眼睛剖析

TAG:美術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