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興緻,是快樂人的最顯著標記

興緻,是快樂人的最顯著標記

文選自《羅素文集》

攝影張喜森

羅素是二十世紀最早認真進行中西文明比較研究的西方大思想家

羅素是公認的最偉大的「世紀智者」

羅素作為思想巨人,與尼采、叔本華、黑格爾、康德等交織成燦爛的星系,光耀人類。

在獲得人生快樂方面,喜歡觀看足球賽者優於無此興趣者。當然,以讀書為樂的人要比不以此為樂的人更優越,因為讀書的機會經常多於觀看足球賽的機會。一個人感興趣的事情越多,快樂的機會也越多,而受命運擺布的可能性便愈少,因為若他不能享受某種快樂,還可以享受另一種快樂。

人生太短促,無法對件件事都感興趣。不過,感興趣的事總是多多益善,這是豐富我們的人生所必需的。

我們必須自己捕捉材料,因為外界的事物只有在我們對之感興趣時,才能轉化成經驗;倘若外界不能引起我們的興趣,那對我們就毫無用處。因此,凡注意力向內的人,便無法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凡注意力向外,只是偶爾內省的人,則會發現各種各樣有趣的東西,經過大腦的分析與綜合,便構成一個豐富多彩的有啟迪性的整體形象。

興緻的形式是無以計數的。對偶然的事產生興趣者,絕不會覺得人生煩悶。試想,到鄉間去散步的時候所能注意到各種東西:一個人可能對小鳥發生興趣,另一個人可能對草木發生興趣,有人關注地質,有人注意農事等等。這種種東西只要使你感興趣,便是有趣的東西。因此,一個人對其中一種東西感到有趣的人,要比無此興趣的人更能適應環境。

有些人會遊歷許多國家,總是住在最好的旅館裡,吃著和在家完全相同的飯菜,遇到和家鄉所能遇到的相同的無所事事的富人,談著和在家裡飯桌上相同的話題。當他們回到家裡時,因為費用昂貴的旅遊終於無聊地挨過去了,而感到如釋重負一般的輕鬆。還有些人,每到一處便留意觀察其特徵,結識當地的典型人物,察看有關歷史或社會的饒有趣味的事,品嘗當地的飯菜風味,學習當地的習俗和語言,滿載著新思想愉快地回家。在上述情況中,凡對人生有興緻者比無興緻者,生活要有意義的多。

興緻,有時是一般的,有時是特殊的。要事先猜出什麼事能引起一個人的興趣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大多數人能對這樣或那樣的事產生強烈的興趣。他們一旦有了這種興趣之後,便不再對人生感到厭煩了。然而,對於某種很特殊的事物有興趣所感受到的快樂,不及對人生一般的事物有興趣。因為對特殊事物的興趣難以填補一個人的全部時間,而且最終他所熱衷於的那個事物的各個方面都已掌握,他便有失去興趣的危險。

在美好的生活中,各種不同的活動之間必須有一個平衡,決不可把其中之一推到極端,致使其它的活動不可能。大吃大喝者犧牲他一切樂趣來滿足口腹之慾,便減少了他的人生快樂的總量。如果要使嗜好和慾望成為快樂的源泉,就該使它們與健康,與我們所愛的人的感情,與我們社會的關係,和諧一致。

凡使我們與天地萬物溝通的娛樂,本身就會有令人深感快慰的成分;雖然它們存在時,快樂之強烈不及更為刺激的行樂。但它們停止時,帶來的快樂並不隨之消失。賭博、醉酒,本身沒有這種與天地萬物溝通的成分。這樣的娛樂一旦停止之後,一個人就感到空虛與不滿,好像又渴求著什麼,但究竟渴求什麼,連他自己也不清楚。這種娛樂絕不能給人帶來任何可以稱之為享樂的東西。

越是昨夜玩得快樂的人,早晨起來越顯得無聊。

一種快樂的人生,在相當程度上是恬靜的,因為唯有在一種恬靜淡泊的氛圍中,真正的快樂才能常駐。

每種對外界的興趣,都會激發你的生命活力。只要興趣持續不衰,你就不會感到生活厭倦無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森攝影 的精彩文章:

TAG:艾森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