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魯旭 父親的巴掌

魯旭 父親的巴掌

父親的巴掌

父親的巴掌是我這做兒子的一生的敬畏。

在我童年那個時代,母親教育子女的辦法是嘮叨,父親管教子女的辦法便是巴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就是老一輩鄉下人對慈母嚴父的區分。雖然我一生和父親的巴掌只有過兩次「親密接觸」,但那感覺卻是刻骨銘心,終生難忘。以至於父親去世已經四十多年,我也是兒孫繞膝,垂垂老矣,還時時對父親巴掌的威力產生忌憚,對父親用巴掌立下的規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第一次接觸到父親的巴掌,是在我還沒有上小學的時候。那時鄉下的成年人十個有九個不識字,在外地工作的人想給家裡寫封信也要求人。那些丈夫在外工作的年輕媳婦偶爾接到一封家書,也要找先生去念,常常被那些年齡相仿的人捉弄,在信中念出許多子虛烏有的詞句來,弄得她粉面通紅,卻又真假莫辨。因而,鄉下人對識字的人特別敬重。父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卻是個「識文人」,因而對我們兄弟上學念書很重視。那時哥哥已經是令人羨慕的小學二年級學生了,我就成天纏著哥哥,讓他帶我到學校去報名。可學校的老師太過古板,不管我踮起腳尖證明自己已經長大,總是說我還小,過兩年再來報名。任憑我想盡辦法,他就是不肯通融。

父親見我上學心切,自然高興。便從牙縫裡擠出錢來,為我和哥哥買了兩本啟蒙教材。一本是《七言雜字》,另一本是《百家姓》。在父親眼裡,這是兩本非常實用的書,他把《七言雜字》給了哥哥,把《百家姓》給了我。哥哥打開書,就著煤油燈讀起來:「家中有事來親朋,提上籃兒街上行,要買茄子韭菜蒜,王瓜葫蘆捎帶蔥。」讀到這兒,他抬起頭問父親:「王瓜是啥呀?」父親笑著說:「王瓜就是黃瓜。它長得太老,不能當菜吃的時候,就變成黃色的了。」

我拿到了平生得到的第一本書,也和哥哥一樣在煤油燈的亮光里翻。可惜書中都是字,我卻一個都不認識。正在無聊,聽見父親和哥哥說得熱鬧,以為哥哥的書里有好看的東西,就向哥哥要他手中的書。父親讓哥哥給我,可我一看還是些不認識的黑點兒,只好又還給了他。父親笑著磕掉煙鍋里的灰,拿過我扔在一旁的《百家姓》說:「來,我給你教,你跟著我背。」我向他跟前湊了湊,只聽他說:「趙錢孫李」,我也就跟著說「趙錢孫李」。他又說「周吳鄭王」,我也就跟著說。他教過「馮陳楮衛,蔣沈韓楊」這兩句之後,就不再往下教,停下來讓我背誦。我一臉茫然,不知道「背」是幹什麼。娘在一邊說:「才教一遍咋能記下。」父親就又從頭開始,把這四句再教一遍。我還是背不出來。他提示一句,我只能跟著念一句,就沒有了下文。父親生氣了,一巴掌扇在我的後腦上,我的額頭便狠狠地在炕邊上磕了一下。我含著眼淚鑽到了娘懷裡,父親卻嚴厲地說:「你是念書哩還是耍哩?念書就不能耍!」第一次念書就挨了打,從此我知道了書要認真地讀,不能敷衍塞責。不過從此以後我不敢在父親面前讀書,上學以後的作業也一定要在學校里完成。長到十多歲以後在家裡看書,也要想法子避開父親,躲到沒人的柴房裡去看。聽見父親的腳步聲,我會趕緊把書藏起來,若無其事地跑出去。

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挨父親的巴掌,是在一九六零年。那時正是年饉,大人們成天都在想辦法弄吃的。一天早晨,父母將僅剩的一點麵粉留給我們兄妹五個,就匆匆出門走了。到了中午,哥哥領著我們一起做飯。他在鍋里添上水,把麵粉在碗里加水攪拌好了,再倒進開水鍋里,燒一把火就熟了,成了拌湯。我爭著要調飯,從哥哥手裡搶過鹽,挖了一勺子就倒進了鍋里。哥哥說我調得太咸了,我和他犟嘴,被他揍了一頓。於是我便耍起脾氣,站在鍋台前流眼淚。哥哥領著弟弟和兩個妹妹出去挖野菜,我也沒跟著去。半下午時,父親回來了,舀了半碗拌湯喝。我見父親回來了,以為告狀的時機到了,就又哭開了。父親問我:「哭啥哩?」我說:「他打我了!」父親問:「誰打你了?」我沒有像平常一樣說「哥哥」,而是說了哥哥的名字。沒想到父親不但沒安慰我,抬手就給了我一巴掌,說「你哥的名字是你叫的嗎?」我怔住了,半天才回過神來:尊長就是尊長,任何時候都不能沒了規矩。我不敢再哭,怔怔地看著父親。過了一會兒,父親才問我哥哥為什麼打我。我說了原因,他笑著說:「飯就是咸了。」我也曾注意過,父親並沒有因為這事數說過哥哥。

挨父親巴掌的事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我至今卻記憶猶新。我不止一次聽到父親對母親述說他對教育孩子的觀點:「給他個好心思,不要給他好臉色。」父親的巴掌和他的觀點,直接影響到了我對兒女的教育方式。幾十年後的今天,人們開始崇尚法治,這種崇尚也蔓延到了家庭裡面,涉及到了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上。國家甚至有了相關的法律,社會上也有了「家庭暴力」這樣的專用名詞。當然,我現在的任務是教育孫子,而老人對孫子的教育大多都是溺愛,不會觸碰這些新的東西。但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常常會想:父親加在我身上的巴掌,還有我對兒子的嚴格到殘酷的要求,是不是真的就是現在的智者們所說的「家暴」?就這種形式和得到的結果,我得不出確切的答案。人老了愛犯糊塗,我現在真的又犯糊塗了。

作者簡介

陝西鳳翔縣人,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戲劇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民俗學會理事,鳳翔縣作協主席。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風流街》、《下鄉紀事》等小說作品,《二娃審案》等戲劇作品,《鳳翔民俗》(上下卷)等。

精彩悅讀

責任編輯丨辛 克

文字審核丨濯 塵

公號維護丨魏曉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光撿漏 的精彩文章:

路強:鳳翔橫水印象
劉文華 小石頭

TAG:時光撿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