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宋被打得就剩一口氣,為何強大的金國還是無法徹底消滅南宋?

南宋被打得就剩一口氣,為何強大的金國還是無法徹底消滅南宋?

東方文化歷史(lishi6677):國學·文化·歷史

簡單說來,金國之所以沒有一鼓作氣,而是再而衰,三而竭,是因為金國已經不具備消滅南宋的能力!

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國,隨即開始了猛烈的擴張。

1125年,金軍俘虜遼天祚帝,遼作為北方王朝的時代宣告結束。

滅遼後,金國抓住機遇,大舉南下。1127年4月,汴梁城破,宋徽欽二帝以及一干后妃大臣共計3000多人被俘虜北上,北宋滅亡。

滅宋後,金扶持張邦昌建立「偽楚」政權。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在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

南宋建立後,金軍不斷南下,想要徹底消滅南宋。但是始終無法徹底消滅南宋。這是什麼原因呢?筆者認為:

1、金國內部未盛先衰

金國崛起和腐化墮落的速度在古代少數民族政權中是非常罕見的。

從1115年建國,到1141年宋金簽訂《紹興和議》基本停止攻宋,金的擴張勢頭保持了不到30年。

《紹興和議》後,南宋對金稱臣,金取得南宋宗主國的地位,南宋以每年25萬歲銀,25萬匹絹的代價獲得和平。

和平雖好,但金國的腐化墮落也不可避免地開始了。

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標誌著金國開始向漢文明轉變。

由於金相對於遼位置更加靠南,因此在地緣上有能夠更加深入地學習先進漢文化的優勢條件。而接觸的漢文化越多,對自己傳統野蠻落後的生活方式就越是鄙視,隨即激發了更強烈的向漢文明學習的願望。

這種循環是致命的,特別是對漁獵起家的女真來說。建國初,領導魅力四射,紀律嚴明,大家都願意跟著領導打天下。而且那會兒大家都是窮光蛋,碰到個別心眼兒好的領導,打下的戰利品還能平分。

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此條件下的女真部隊戰鬥力驚人。而此時遼國早已走上了下坡路,而北宋內部也是腐化不堪。所以金國能夠連續消滅兩個大國。

但是經過漢化的洗禮就不一樣了,努力打仗幹活成了傻實在,軍人成了賣苦力的炮灰,大家都以能吟詩作對為時尚。如此條件下,誰還願意去前線賣命?猛安謀克制是兵農合一的制度,戰鬥力強悍。

而隨著金南下中原,女真人成了高高在上的主子,成了社會的寄生蟲。時間一長,這些人連八旗子弟也不如,除了吃喝玩樂屁都不會。每逢打仗,無不哭哭啼啼,再也沒有一點游牧民族的剽悍。

這樣的條件下,金國想要徹底消滅南宋,簡直是天方夜譚。

2、南宋外部因禍得福

北宋為何會被金國輕易滅亡?很大原因是因為汴梁地處華北平原,無險可守,一旦游牧民族自北方來,基本就是一馬平川。華北平原上,燕雲十六州是最堅固的防線,黃河起不到天塹的作用。

13世紀,蒙古崛起,隨即在1211年野狐嶺之戰中大敗金軍,45萬金軍全軍覆沒,金國北方精銳被席捲一空。此戰後金國徹底喪失了對長城的控制,被迫向南遷都,徹底和燕雲十六州說拜拜。

為自保,金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依託潼關、黃河一線進行節節抵抗。但是並沒有什麼卵用,在失去了黃河以北地區後,1234年,金國在蒙古的打擊下最終走向滅亡。

北宋也面臨著沒有燕雲十六州的窘境,而沒有這十六州,北宋如同一隻沒有殼的烏龜,而南宋更過分,連潼關黃河防線也丟了。

不過這看似情況更加被動,實則讓南宋因禍得福。

1141年,《紹興和議》簽訂,宋金以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為界。

對南宋而言,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區,水網密布,便於行船,游牧民族騎兵難以發揮作用。而中部的京湖和西部的四川防線則是以秦嶺為防禦線,山川之險足以讓騎兵望而卻步。

雖然失去了華北北方大部分土地,但是卻讓南宋的重兵駐紮於各險要關隘,重新構成堅固的防禦線。此時南宋就如同一個被割掉腫瘤的病人,雖然少塊肉,卻讓自己卻更快地痊癒了。

此時的北方,經歷了北宋滅亡以來的戰火屠戮,早已山河破碎,百業凋零。這一切導致了經濟重心徹底的南移,北方的經濟地位一落千丈。

在南宋和金國對峙後,在孟拱的主持下,南宋依託國境線構築了三個堅固的防線體系,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在這樣堅固的防禦體系下,南宋前後抵抗了蒙古大軍50多年時間,改變了世界的進程。

概括起來,南宋的收縮更像是握緊了拳頭,讓金國更難以征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嗨強哥 的精彩文章:

馬屁也能拍成一首詩,真的絕了!
水滸里,3個不起眼的人物綽號,能力卻一個比一個強

TAG:嗨強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