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應該是歷史上最囂張、最成功的騙子…

他應該是歷史上最囂張、最成功的騙子…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獨家原創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01

魏國人張儀是鬼谷子的弟子,與大縱橫家蘇秦同時授業,但是蘇秦自認為不如張儀。很快張儀授業完畢下山,開始了遊說諸侯的縱橫生涯。

張儀第一站是楚國,有幸來到楚國令尹的府上。一日,令尹大人擺宴招待自己的所有門客,席間下人來報家中丟失一塊美玉。

門客們開始互相猜測,這時候有人說肯定是張儀拿走的,因為張儀家貧而且行為低劣,因此一定是他偷了令尹大人的玉。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所有門客的共識,於是大家一擁而上將其綁縛,用鞭子抽打了幾百下,可是張儀就是不肯承認。

最終大家見張儀奄奄一息,無奈之下只好將其扔出府外。

張儀忍痛回到家中,卻面對的是妻子的嘲笑:「你要是不讀書,怎麼會受到這種屈辱呢?!」

張儀對妻子說道:「你看我舌頭還在嗎?」

妻子笑著說:「還在呢!」

張儀說道:「那就夠了。」

《史記》記載:「張儀已學遊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曰:「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共執張儀,掠笞數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02

此時張儀的師兄蘇秦已經成功遊說趙肅侯,準備從趙國開始聯繫各國推動「合縱」攻打秦國,但是怕秦國趁「合縱」未成便先攻擊趙國,蘇秦需要一個人去秦國忽悠住秦王。

蘇秦想到了張儀,於是便給張儀一封書信,邀請其來趙國一同享用榮華富貴。

張儀收到蘇秦的書信喜出望外,立即啟程來到趙國。

可是蘇秦並不尊重張儀,給張儀像下人一樣的待遇,還當眾嘲笑張儀作為同門師弟卻落魄無能。

張儀本來希望能與蘇秦一起干一番大事業,卻不料受到當眾羞辱,一怒之下來到「合縱」的敵國秦國並面見秦王,張儀巧舌如簧贏得了秦王信任,出任客卿成為秦國實權人物。

此時蘇秦派門客告知張儀:「當初蘇秦故意激怒先生,以激發先生釋放潛能,獲得更好的前程!」張儀聽後大為感動,表示自己不如師兄深謀遠慮,將有生之年絕不出兵進攻趙國。

但是張儀沒有忘記在楚國受辱的一幕,出任客卿後立即給楚國令尹寫了一封信:「當初喝酒,我沒有偷你的玉而你卻鞭笞我,你好好防守你的國家,我一定會來偷你城池的!」

《史記》記載:「張儀既相秦,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從若飲,我不盜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國,我顧且盜而城!』」

03、魏國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派兵攻佔了魏國的蒲陽。

張儀趁機勸說秦王將蒲陽退還給魏國,並派公子到魏國為人質。

張儀作為使臣出使魏國表達善意,席間勸說魏王:「秦國對魏國如此深情厚誼,魏國是不是應該以禮相報?」

魏國於是將十五個城池送給了秦國,表達對秦王的謝意。

秦王聽說之後認為張儀才能卓越,於是任命其為百官之首的相國。

但是轉年,魏國便與韓國互尊為王,相約一起出兵對抗秦國。

秦惠文王立即命令張儀帶領軍隊進攻魏國的陝縣並驅逐了魏國人,威逼魏國擁戴秦惠文王正式稱王(雖然本文前面稱呼的是秦惠文王,但稱王之前是侯爵)。

秦國稱王之後,秦惠文王免去了張儀的相位,將張儀遣送回魏國。

魏惠王聽聞帶領群臣出城相迎,並拜張儀為相國。

張儀向魏王提出侍奉秦國以躲避列國的進攻,魏惠王對張儀非常失望。張儀暗中告知秦惠王,秦惠王立即派大軍攻打魏國並佔領大片城池,魏惠王從此屈服。

此後魏襄王也不聽從張儀的計策,張儀故技重施,讓秦國出兵打敗了韓國、魏國等組成的五國聯軍,斬首8萬餘人,魏國男丁幾乎全部陣亡,舉國震驚。

從此魏國宣布退出南北合縱,徹底屈服了秦國。

《史記》記載:「哀王於是乃倍從約而因儀請成於秦。張儀歸,復相秦。」

04、楚國

這時候,秦惠文王收到壞消息:楚國和齊國結盟。

於是,張儀第二站便是楚國,一方面秦國忌憚齊楚聯盟,另一方面張儀沒有忘記自己的誓言。

所以秦惠文王派張儀出使楚國,忽悠楚懷王。

楚懷王聽說張儀要來立即準備了高級賓館,親自接見張儀:「你來我們這個偏僻的國家,有何指教?」

張儀答道:「大王要是真聽我的,就和齊國斷交,秦國奉上商於六百里的土地,派美女來侍奉大王,秦楚結交為兄弟之國,共同削弱齊國來一同獲益。」

楚懷王一聽能得到土地和美女,立即宣布與齊國斷交,贈送給張儀楚國相印和大量財寶,並派使臣與張儀一同回秦國。

張儀回到秦國假裝從馬車上跌落摔斷了腿,三個月沒上朝。

使臣向楚王彙報,楚王認為肯定是秦國以為齊楚斷交不徹底,於是派人借用宋國的符節去辱罵齊宣王,齊宣王大怒與楚國斷交。

秦國趁機與齊國建交。

建交之後張儀上朝,對楚國使臣說道:「我在商於封地六里,願意如約奉送楚王。」

使臣大怒:「我是來接收商於六百里的,不是接收六里的。」

使臣回國報告楚懷王,楚王大怒發兵攻打秦國,被早已防備的秦國和齊國聯軍打的大敗,楚國最後不得已割讓兩座城池結束了戰爭。

話說轉年秦國利用和齊國聯盟,要挾楚國想要得到黔中之地,並聲稱願意用武關以東的土地與楚國交換。

楚懷王痛恨張儀,表示:只要張儀,不要土地也可!

秦惠文王得到楚懷王回信立即交給張儀看,張儀會意主動要求前往楚國。

秦惠文王挽留道:「楚王痛恨先生背棄奉送商於土地的承諾,存心報復你!」

張儀答道:「秦強楚弱,我與楚國大夫靳尚關係不錯,而靳尚與楚王夫人鄭袖勾結,楚王對鄭袖可謂言聽計從。更何況我是奉大王您的命令出使,所以我不會有事的。即使有事,能夠為大王得到黔中土地,也是值得的。」

一切如張儀所料,自己一到楚國便被囚禁起來。而張儀早有謀劃。

張儀用重金賄賂靳尚,靳尚進宮面見鄭袖:「您即將被大王拋棄了啊?!」

鄭袖慌忙問:「為什麼?」

靳尚說道:「秦王聽說張儀被大王囚禁,已經決定用上庸6個郡縣送給楚國,同時選派大批美女送給大王,據說不乏美貌和能歌善舞者。大王素來器重秦國,美女一定會得到大王寵愛。所以,夫人被拋棄的日子不遠了。我覺得您還是趕緊向大王講情,把張儀放了吧。」

鄭袖嚇得倉皇失色,日夜向楚懷王求情:「臣子各自為國效力。秦國沒有向大王交接土地,派張儀來到我國,而大王卻要殺張儀,秦國到時候必定大怒。我請求大王還是將我們母子送到江南去吧,免得將來受秦國魚肉。」

楚懷王實在經不起愛妃的枕邊風,開始後悔囚禁張儀,於是將其釋放,待之如上賓。

《史記》記載:「懷王後悔,赦張儀,厚禮之如故。」

按照正常人思維,被釋放後張儀應該趕緊離開楚國,以免楚王反悔,可是張儀卻沒有,相反興高采烈地請求面見楚王。

因為張儀剛剛被釋放就得到一個消息:「合縱」的首腦蘇秦死了。

蘇秦張儀年輩問題。兩千多年來,蘇秦和張儀一直被說成是戰國合縱連橫鬥爭中的對手,蘇秦大搞合縱,而張儀堅持連橫。但1973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漢基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卻表明:蘇秦的年輩比張儀晚,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蘇秦的主要活動均在張儀身死之後。張儀在秦國任相時,蘇秦還沒踏入政壇。不同於《史記》與《資治通鑒》所言。

張儀認為這是分化「合縱」的絕好機會。

張儀向楚懷王提出:秦國可以不要黔中土地,並可以讓秦王派太子來楚國做人質,請楚國派太子到秦國做人質,把秦王的女兒送來給楚王做妃子,兩國結為兄弟永不侵犯。

楚王正不想讓出黔中土地,一聽立即心動,不顧群臣反對立刻答應與秦國結盟,同時昭告天下:永遠退出「合縱」。

由於楚國的退出,「合縱」瞬間土崩瓦解。

05、齊國

離開楚國,張儀來到齊國忽悠齊湣王:「齊國是世界上第一強國,可如今替大王出主意的人都是在混日子而已。秦國和楚國結盟成為兄弟,而楚國和齊國是仇敵,韓魏趙三國爭先割讓土地侍奉秦國,屆時將幫助秦國討伐齊國。一旦五國一起攻打齊國,齊國恐怕就距離滅亡不遠了,別說是侍奉秦國了。」

張儀竟然把齊湣王給唬住了,立即答應張儀向秦國稱臣的建議。

《史記》記載:「齊王曰:『齊僻陋,隱居東海之上,未嘗聞社稷之長利也。』乃許張儀。」

06、趙國

張儀從齊國西行來到趙國面見趙武靈王:「秦齊魏三國軍隊已陳兵趙國邊境,我不敢隱瞞所以趕緊來告訴大王,請大王三思。不如趕緊與秦國在澠池會晤訂立盟約。」

趙武靈王答應了張儀的建議,張儀滿意地離去。

07、燕國

張儀離開趙國來到燕國,遊說燕昭王說:「大王最親近趙國,可是趙國貪得無厭,兩次圍攻大王並侵佔十幾個城池,根本不值得親近。

如今趙國奉承秦國割讓一大片土地,如果大王不向秦國屈服,那麼秦國將借道趙國攻打燕國,燕國就距離滅亡不遠了。」

燕昭王答應了張儀,並表示自己有幸得到張儀的計策,以後願意侍奉秦國並向秦國割讓五座城池作為見面禮。

08、設計自保

張儀周遊列國回到秦國向秦惠文王報捷報,卻不料秦惠文王已經去世,新繼位的秦武王不感興趣。

各國聽說秦武王反感張儀,紛紛組織恢復 「合縱」。

秦國大臣紛紛上書指責張儀,齊國也來信聲討張儀的欺騙,於是張儀給秦武王建議:齊湣王已經醒悟,表示張儀到哪個國家齊國就攻打哪個國家。不如讓我去魏國,讓齊國魏國互相廝殺,大王趁機帶兵出函谷關直逼周王城,建立帝王功業。

秦武王很高興派出三十輛車,送張儀去了魏國。

一離開秦國,張儀給齊湣王寫信,化解了與齊國的矛盾,最終隱居魏國。

老王:正是一個傳統禮儀崩壞的年代,學不得宋襄公,只有張這種人才能活的好,再可以反觀我們當代需要神馬樣的人?

很簡單,看看誰最成功。也許你的堅守,在「成功」人眼裡就是階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有些日本姓氏簡直無法直視!
醫生講述三個小故事,醫院最見人性!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