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歷史揭秘:毛澤東三游故宮看了些什麼

歷史揭秘:毛澤東三游故宮看了些什麼

根據老「故宮人」、時任故宮博物院保衛科科長的韓炳文先生回憶,毛澤東主席不僅進過故宮,而且不止一次,一共有三次。毛主席還曾從東華門城樓上信步走過,經東南部分城牆走到午門展廳觀看展覽,也就是10月10日觀眾可以走過的這一段區域。

歷史揭秘:毛澤東三游故宮看了些什麼

故宮博物院早期院史展

歷史揭秘:毛澤東三游故宮看了些什麼

1954年毛澤東主席視察故宮時在城牆上休息

原標題:毛澤東曾3次游故宮:觀看展品 在城牆上坐馬扎休息

今天,故宮博物院迎來九十壽辰。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這座皇家宮殿首次向普通民眾打開宮門,公開展覽內府收藏,令人可以一窺神秘的皇帝生活。此舉被時人讚譽為「辛亥革命未竟之事業」。史料記載,雖然故宮是下午2時才開幕,但那一天早晨8時,神武門前就已人頭攢動。市民自發來參觀者達5萬餘人,可謂萬人空巷。當日,故宮博物院開院典禮在乾清宮前隆重舉行。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因10月10日下午將在故宮博物院舉辦開幕式活動,原定今天開放的四個新區域將於10月11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包括寶蘊樓區域、慈寧宮區域、午門-雁翅樓區域、東華門區域;新推出的八大展覽則包括原狀陳列、常設專館、專題展覽多個類型。如此,使得故宮開放面積由目前的52%增加至65%,帶給觀眾更加震撼、完整、豐富、精彩的參觀體驗。另外,這些展覽均不單獨收費,觀眾進入故宮博物院後可免費參觀——一張門票看八個大展,可謂實在又實惠。

寶蘊樓區域

寶蘊樓展出故宮博物院早期院史

寶蘊樓位於故宮西華門內、武英殿西,原是清咸安宮舊址。

展覽內容:「故宮博物院早期院史展(1925年至1949年)」設在寶蘊樓主樓二層,較全面地展示了1925年到1949年間,故宮曲折建院、短暫發展、文物南遷及東歸等歷史。

故宮專家點評:1915年北洋政府時期,為了存放瀋陽故宮和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兩地的文物,在此處新建起一座民國建築風格的「文物庫房」。因此,其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和歷史內涵在紫禁城中別具一格。為恢復寶蘊樓的歷史風貌、消除安全隱患,故宮博物院自2013年開始啟動寶蘊樓修繕工程,2015年5月完成。修繕後的寶蘊樓,從「文物庫房」變身展廳,還有一部分區域作為文化研究與學術交流場所。

參觀小貼士:因寶蘊樓為磚木結構,在承重方面有所限制,需要在開放後進行持續監測,因此將採取預約制開放方式。

歷史揭秘:毛澤東三游故宮看了些什麼

慈寧宮雕塑館

慈寧宮區域

故宮大體量雕塑首次慈寧宮「裸展」

為後宮居所,包括壽康宮、慈寧花園和慈寧宮三處,均為首次開放。

展覽內容:慈寧宮雕塑館展覽共分為5個專題,共計展出400餘件雕塑文物,年代跨度從秦代跨越到清朝,包括慈寧宮正殿、慈寧宮東廡、慈寧宮西廡、大佛堂、大佛堂西廡五個展室。其中的北宋木雕彩繪貼金觀音像、清代銀鎏金六世班禪像等,均為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品。

故宮專家點評:故宮博物院一直缺乏一個專門展示所藏雕塑的場所。如今,此遺憾終於得以彌補。對於這些首次亮相的大體量文物,故宮首次採用「裸展」的方式——並無展櫃和玻璃隔擋,觀眾可和文物直接「面對面」。

參觀小貼士:首先開放的是慈寧宮正殿、慈寧宮東廡、慈寧宮西廡三個展廳,共展出文物191件。大佛堂與大佛堂西廡這兩個展廳目前正在緊張籌備中,將於布展結束後擇日開放。慈寧宮雕塑館正殿為精品陳列,最高同時可容納約50名觀眾。

歷史揭秘:毛澤東三游故宮看了些什麼

壽康宮寢室

乾隆生母居所壽康宮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展覽內容:壽康宮自故宮博物院成立迄今,一直作為文物庫房使用。此次將壽康宮一區中軸線上的壽康宮正殿及後殿(寢殿)闢為原狀展區,主題為「萬歲千秋奉壽康」,恢復乾隆年間的陳設。

乾隆皇帝即位後,母以子貴的鈕祜祿氏被尊為皇太后,徽號崇慶。她四下江南,福壽雙全,享年86歲,是中國古代皇太后中最長壽者之一。崇慶皇太后在壽康宮生活了42年。原狀復原時間定位於乾隆朝。當時壽康宮內的陳設富麗堂皇,琳琅滿目,西晉陸機的《平復帖》就收藏於此,最後作為皇太后的遺念,賞賜給了皇孫永瑆。此次展覽通過對220餘件(套)精美文物的展示,凸顯崇慶皇太后高貴尊崇的地位與乾隆皇帝以天下奉養的孝道。

故宮專家點評:前後布展耗時6年,光查資料就用了4年多。與壽康宮原狀陳列相呼應,「慶隆尊養:崇慶皇太后專題展」在壽康宮東西群房展出,從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特別遴選出與崇慶皇太后相關的文物60餘件,通過實物展示崇慶皇太后的生活狀況。

參觀小貼士:壽康宮及後殿採用開放式,北圍房空間相對狹窄,則採用半封閉式。開放式空間均採用玻璃幕牆相隔,使觀眾能夠近距離觀賞宮殿中的原狀陳設。壽康宮原狀陳列展區,寢殿部分空間狹長、文物密集,最高同時可容納約50名觀眾。

歷史揭秘:毛澤東三游故宮看了些什麼

慈寧宮花園東院考古工地

咸若館大佛堂首次亮相慈寧宮花園

展覽內容:慈寧宮花園亦稱慈寧宮南花園或壽康宮花園,簡稱慈寧花園。位於故宮外西路,慈寧宮和壽康宮的南側,為兩者的附屬花園,是明清兩朝太后、太妃們遊玩休憩、禮佛以及祭祀先皇、寄託哀思之處。

慈寧宮花園是一座以佛堂為主、保存藏傳佛教文物最多、供奉著完整藏傳佛教神像系統的花園。經過多年的精心籌備,慈寧宮花園正式對外開放。其中花園內的咸若館將成為故宮博物院目前保存的40多座藏傳佛教原狀佛堂中,第一座對公眾開放的佛堂。

故宮專家點評:紫禁城內一共保存有四座花園,分別是御花園、慈寧宮花園、建福宮花園(也稱「西花園」)和寧壽宮花園(也稱「乾隆花園」)。御花園與慈寧宮花園一樣,始建於明代,後兩座花園則建於清乾隆時期。其中只有慈寧宮花園是專門為太后、太妃們服務的,這是它最獨特之處。

參觀小貼士:開放後的咸若館,共計陳設文物1050件。由於咸若館內陳設文物密集,觀眾僅可進入抱廈參觀正殿陳設,不能進入正殿內參觀。

慈寧宮花園東院原狀陳列考古工地

展覽內容:慈寧宮花園東院考古工地經2014年、2015年兩個年度的工作,已發現清代中期磚鋪地面、建築材料施工坑,明代後期磚石混建排水溝、磚鋪地面和明代早期大型建築基址等重要遺迹。其中最重要的明代早期大型建築基址,對研究紫禁城歷史和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具有重要價值。

故宮專家點評:慈寧宮花園東院考古工地採取邊開放邊發掘的形式對公眾展示故宮考古成果,主要展示方式有三種:一是棧道外的考古探方區域繼續進行科學的田野發掘工作,使觀眾在行進中觀看考古發掘過程;二是在棧道入口處和西側豎立10塊圖文並茂的展示牌,向觀眾介紹考古發現成果;三是在已發現的明早期建築基礎等各類遺迹和遺物上擺放中英文標示牌,加深觀眾對故宮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認識。

歷史揭秘:毛澤東三游故宮看了些什麼

皇帝大宴桌

午門及東西雁翅樓區域

捲軸繪畫呈現清代萬壽盛典

午門及東西雁翅樓展廳是故宮博物院面積最大、功能最全、規格最高的現代化展區。

展覽內容:清代帝後慶壽是清代的盛事,此次展覽共展出500餘件文物,包括書畫、玉器、陶瓷、漆器、琺琅器、織綉品、傢具、戲曲等多種文物類別。展期自2015年10月10日至2016年元月10日。

尤為值得觀賞的是《康熙帝萬壽慶典圖》,全卷共有1.8萬個人物,神態各自不同。此次將把第二卷全幅展出,長達39.39米,展示從西直門到神武門一段衢歌巷舞、萬民歡慶的盛況,同時亦把第一卷皇帝步輿的部分打開,創下了捲軸繪畫全卷展示的紀錄。

歷史揭秘:毛澤東三游故宮看了些什麼

午門至東華門城牆步道

東華門城樓區域

漫步故宮城牆賞角樓營造之美

東華門至午門的一段城牆首次開放,使觀眾可以細細觀賞城牆的結構與建築之美,並進入東南角樓,觀看數字影視作品《角樓》。

展覽內容:東華門城樓設置為「營造之道——紫禁城建築藝術展」,展出精美的古建築文物和資料,其中有檔案圖紙70餘張,文物資料50餘件。重點展出文物包括:樣式雷燙樣、古建檔案等,特別是玻璃畫為首次展出。同時,在東華門下的鑾儀衛區域,設置為一個開放的石刻展區,展出400餘件院藏的建築石刻,使觀眾在城樓上可以居高臨下地欣賞精美的石刻文物。

故宮專家點評:故宮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故宮博物院擁有近6000件古建文物藏品,但是始終沒有一個專門展館來展示壯美的古代建築群和精美的古建文物藏品。為彌補這個遺憾,東華門區域修繕後,作為「古建築館」,即故宮博物院又一個常設展覽,向公眾開放。

解密故宮

毛澤東主席去過故宮嗎?

根據老「故宮人」、時任故宮博物院保衛科科長的韓炳文先生回憶,毛澤東主席不僅進過故宮,而且不止一次,一共有三次。毛主席還曾從東華門城樓上信步走過,經東南部分城牆走到午門展廳觀看展覽,也就是10月10日觀眾可以走過的這一段區域。

1954年5月17日下午,毛主席身穿灰色中山服,腳登布鞋,手拿一根竹竿,從神武門進入故宮,沿神武門內東馬道拾級而上,在城牆上走走停停、神情安閑,不時眺望遠處。直到距東北角樓南約20米外,停了下來,坐在馬紮上休息。後來,毛主席往南走至午門,觀看歷史博物館在此舉辦的「全國出土文物展覽」。天色漸暗,主席從城牆上下來,稍作停留後乘車離去。

1954年5月19日,毛主席第二次來到故宮。這一次,毛主席仍乘車進神武門,下車後即沿西馬道上城牆參觀。主席朝南走到西華門城樓處時,城牆外幾名眼尖的女學生看見毛主席,高喊:「毛主席萬歲!」一下子,人們從各處跑過來,不斷高呼:「毛主席萬歲!」人越聚越多,毛主席向人群揮手致意。人群沸騰了,主席在城牆上向南走,大家隨著他在城外也向南涌,直到午門,廣場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毛主席從馬道上下來,本打算出午門,但在身邊工作人員的臨時安排下,改出西華門,乘車悄然離開了故宮。

1954年5月20日下午4點多,毛主席第三次來到故宮。這次由羅瑞卿陪同,經午門東掖門進入故宮,徑直登上午門城樓,繼續觀看在樓內舉行的「全國出土文物展覽」。毛主席仔細觀看每件展品,不停地駐足欣賞。約六時許,毛主席參觀後從午門城樓上下來乘車離開。

故宮「寶貝」都運到台灣了嗎?

抗日戰爭爆發後,為避戰火,1933年2月至5月間故宮博物院將13491箱文物分五批南運,暫存於上海,後轉藏於南京。當時,故宮博物院各庫藏品數以百萬計,大部分保存於原處未動,甚至有的整座庫房的文物藏品均未南遷。根據民國時期北平故宮博物院的多次清點,留存北平的文物藏品多達118.9萬餘件,更有數以百萬計的明清檔案,為參與南遷文物的20餘倍。

據檔案記載,遷運至台灣保存的故宮文物共計2972箱,占故宮博物院南遷文物總箱數13491箱的22%,包括瓷器907箱、玉器98箱、銅器61箱、雕漆36箱、琺琅66箱、書畫91箱、圖書1334箱、文獻204箱。這些文物遷台後,台北故宮先後進行了3次清點,數字增長較大,主要是204箱清宮檔案,由於計件方式的變化,由1954年的28920件增長為386862件。目前,台北故宮共收藏有來自北京故宮的文物597556件,其中器物類44770 件,書畫類6807 件,圖書文獻類545979件。此外,台北故宮還收藏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原古物陳列所的11865件文物。

故宮發生過「靈異事件」嗎?

社會公眾對於有關故宮的各種靈異事件津津樂道,甚至有網路恐怖小說以此為題材,編造稀奇古怪的恐怖故事,讓紫禁城平添神秘色彩。這些故事往往以夜深人靜的紫禁城為背景,以人跡罕至的故宮非開放區域為空間進行演繹。事實上,這些靈異事件沒有一個是真實的,歷代「故宮人」也從來沒有在紫禁城中看到過、經歷過什麼靈異事件。廣為流傳的那些故事,都是人們在茶餘飯後道聽途說、添油加醋編造而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