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不是所有機型都頻繁墜機,蘇30MKI戰機事故率值得印度驕傲

不是所有機型都頻繁墜機,蘇30MKI戰機事故率值得印度驕傲

原標題:不是所有機型都頻繁墜機,蘇30MKI戰機事故率值得印度驕傲


近日印度媒體報道,印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全新製造的一架尚未交付的蘇-30MKI在試飛時墜毀,飛機上的飛行員在一家葡萄農場附近墜毀前安全地彈出。飛機墜毀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納西克,距納西克工廠約25公里,印度戰機摔機的梗又被大家關注了起來。


蘇-30MKI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6年11月,雙方計劃研製一種以基本型蘇-30為基礎的多任務改型。當時,印方要求該機配備全新的完全數字化的航空電子設備,並大幅提高低速敏捷性。這種被稱為蘇-30MKI的戰鬥機有著雄心勃勃的規格要求,包括多模相控陣雷達和集成了印度、以色列和西方設備的先進航電。



雖然印度和中國都購買了基於蘇-27UBK研發的蘇-30MK型戰鬥機,但是中印兩國的研製需求明顯是不一樣的。中國購買蘇-30MKK型戰鬥機主要是為了填補自己「多用途戰鬥機」的空白,因為在1990年代,中國自己研發的殲-10還沒有量產,殲-11則是原裝的俄制蘇-27SK,不具備精確打擊能力,殲轟-7「飛豹」殲擊轟炸機雖然勉強算是多用途戰鬥機,但是因為航電的缺陷,僅具備對海精確打擊能力,不具備對地精確打擊能力。蘇-30MKK是2001-2010年這十年間,中國唯一具備對陸精確打擊的戰鬥機。


印度和我國不同,印度在1990年代已經大規模裝備了米格-23、米格-29和幻影2000H等先進的輕型戰鬥機,並且裝備有專門的米格-27和「美洲虎」多用途攻擊機,但是,印度一直沒有裝備雙發重型的空優戰鬥機,也就是說,印度缺乏類似蘇-27SK/殲-11的重型戰鬥機。所以,印度購買蘇-30MKI所有的要求都在於提升其空戰效能,比如加裝鴨翼、換裝矢量發動機、改用以色列和法國的航電系統等等。



然而,印度自身工業基礎薄弱,所以,雖然它能花錢買到比中國更先進的戰鬥機,但是由於沒有工業配套產業,印度自身維護保養飛機的能力差得有些驚人,比如印度航空工業的龍頭老大,印度斯坦航空(HAL)公司就是世界著名的墜機王:僅1992-2004年間,HAL組裝「米格-21」2架,大修8架,其中8架墜毀;大修「幻影2000」4架,全部墜毀;組裝「米格-27」3架,大修3架,其中4架墜毀;大修「米格-29」3架,全部墜毀。在過去數年中,印空軍墜毀的29架飛機中,有26架是由HAL製造、大修或升級的。


印度空軍摔機的梗廣為國內網友熟知,然而這裡面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最新的SU-30MKI戰機;你會發現,儘管印度已裝備了200多架蘇30MKI戰機,儘管該型戰機飛行員年訓練時間比較長(達到了西方標準),儘管印空軍軍已使用了長達16年,但墜毀的卻不多(約7架),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少的,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顯然,新型的優質裝備(特別是雙發)顯然顯著提升了印度空軍戰機的生產力和實際戰鬥力。筆者估計,墜毀率要想提高,估計要再等個三五年,這些戰機逐漸老化後(印空軍維修能力不太好)。


儘管長期以來,印度在國內網路上多是被嘲笑的對象,但在實際中,印度這些年還是取得了不錯的發展的,其工業能力、製造能力也在不斷進步中。儘管可能永遠無法跟中國想必,但多年後超過英法等國,位居世界3-5名還是沒問題的。作為我國南方的一個大型領國,加強對印度的研究勢在必行。

作者:利刃/龍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曦軍情 的精彩文章:

殲20發動機最新動向,WS15終於有了靠譜消息

TAG:晨曦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