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世界首例的「空中調水」天河工程,中國以後要從天上調水了

世界首例的「空中調水」天河工程,中國以後要從天上調水了

水資源的極度不均一直制約著中華民族的發展。因此我們在古代有大禹治水、有京杭大運河等等水利工程,這些水利在我國歷史上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東西部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大的經濟差距,主要源於水資源的匱乏,於是我們「南水北調」。但考慮到陸地調水的量及所耗資源,我國科學家提出了為何不從天上調水呢?

眾所周知,水蒸氣的流動是整個水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徑流量不可小視。據科學家統計,我國每年的水汽總量大約為20萬億立方米,遠大於降水總量和地表徑流量。如果能把它很好用起來,無異於是得到了一條天然的「空中運河」,想將水往哪調就往哪調,而且比「南水北調」所耗成本低很多。於是我國著名水利工程科研人員在2010年提出「空中調水」天河工程項目。

「空中調水」天河工程原理很簡單,即是一個高逼格的人工降雨。主張在我國的三江源地區實現空中調水,攔截來自印度洋的水汽,然後通過化學手段讓水汽變成水往新疆和西藏兩地補給。如果這個方法成功,將給西藏帶來100億立方米的降水,能夠很好的緩解西藏的缺水問題。

這個項目可以說是逆天呀,屬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工降雨案例。不過這個項目的核心困難在於人工降雨的位置和時機,整個地區水汽的輸入、輸出及流動能達到一個系統的平衡。因此科學家在很早前就開展了雲監測衛星及衛星星座初步論證、地面實施系統初步構想,及有效載荷需求分析及衛星初步方案(這些名詞看起來就很高逼格,不明覺厲)。

如果這個「空中調水」技術能夠實現,簡單來說人類從此以後不再靠天吃飯,也是能夠成為「呼風喚雨」的神一般的存在。不過國外的氣候研究學者認為,這技術很有可能只是浪費了時間和金錢,或許會導致雨水更加集中的江浙一帶,其他地方甚至可能出現以前沒有的乾旱缺水的情況。不過這些只是猜測,畢竟這個技術也是世界首例,若能成功,中國將可以隨時移動調水,造福大半中國甚至是世界,開創人類歷史上的先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500萬流浪牛不準吃,印度建牛棚養老,每頭補貼0.6美元
德國80歲老人飼養狼群40餘年,每天吃生肉,與狼共舞!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