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介紹田黃石來歷與鑒定

介紹田黃石來歷與鑒定

深圳中皇拍賣有限公司

Shenzhen China huang auction co. LTD

田黃石,我們在生活中也叫田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玉,廣義上來說,田黃石我們叫踏田坑石,狹義上來說,在田坑中發黃的石頭我們就叫田黃石,生活中,我們多是用田黃石來刻印章,跟壽山石一樣,成色好的田黃石非常的珍貴,色澤圓潤,成色發黃,有一種渾天成一體的感覺,拿到手上的感覺非常好,田黃石的硬度不高,這是一種晶質集合體。

田黃是葉臘石的一種,是製作印章的珍品石材,與其他產至壽山的石材,統稱為「壽山石」。從顏色上分,田黃主要分黃、白、紅、黑四色;黃的稱「田黃」,白的稱「白田」,紅的稱「紅田」,黑的稱「黑田」,黃白兼有者稱「金裹銀」。其中以田黃為貴,而黃色又分有黃金黃色、枇杷黃、桂花黃及熟栗黃等。

鑒定方法

1.石形

田黃的母石為山料,呈稜角狀,經過重力與水流的搬運及磨蝕作用,其稜角逐漸圓化,形成形態多樣、大小不一的卵石(獨石),呈次稜角狀或次圓狀。如果發現稜角尖銳或渾圓光滑的「田黃」就值得懷疑,可能為掘性石或山料磨製而成,但如果在加工過程中破壞了其原形就難以識別了。田黃一般為幾十克至幾百克,超過千克的非常罕見,幾公斤的田黃應值得警惕。

2.石皮

田黃長期埋藏在水田中,經風化作用,其外表通常會形成不同特徵的皮層。根據皮層的厚薄,可分為厚皮(>1mm)、薄皮(

3.蘿蔔絲紋

採用透射光觀察田黃的內部,其普遍發育似「蘿蔔絲紋」紋理,是非常重要的鑒定特徵。田黃內部的「蘿蔔絲紋」多種多樣,發育程度不同,按粗細可分為條帶狀、條紋狀與細絲狀;按形態可分為直線形、網狀形與不規則形;按顏色可分為白色、黃色與棕色;按透明度可分為半透明與微透明。田黃基本上都具有「蘿蔔絲紋」,「無紋不成田」的說法成立,但不能絕對化。

4.紅格(或紅筋)

田黃的「格」或「筋」實際上是一種裂隙,這些裂隙在地表條件下,特別是水田裡,普遍受到Fe2O3溶液的滲入與沉澱,被染成黃紅色,故稱為紅格或紅筋。但也有少數沒有顏色,為白色裂隙,則稱為無色格。田黃有紅格(或紅筋)的現象較普遍,也有「無格不成田」之說。

田黃石以它獨特的外觀深受大家的喜愛,因此也有不少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機,製造假的田黃石來欺瞞我們,因此我們可以用田黃石的硬度去判斷田黃石的真假,有經驗的朋友,把田黃石拿在手上,通過觀察就能基本判斷出石頭的真假,但是不懂的朋友買石頭時候就千萬不能大意,最好到專門的機構去檢查下硬度,然後讓懂行的朋友看下石頭的形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康池 的精彩文章:

如何分清藝術品的收藏與投資

TAG:黃康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