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色基督》誰這麼直接用色的!

《黃色基督》誰這麼直接用色的!

保羅·高更《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高更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

就是他,畫了黃色基督

保羅高更有很多故事

《月亮和六便士》

英國作家毛姆曾以高更的經歷為藍本寫過一部著名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其中雖對高更的生平與人格不盡真實,但也正是這部小說讓高更出眾的才華與過人的勇氣得到世人關注,而高更的人生經歷以及他的畫作所體現出的對於現代文明的深刻反思非常具有典型性的。

《我們朝拜瑪利亞》 畫前作的構思性作品

和梵高的故事

梵高在藝術上與高更有很深的糾葛,高更就像是梵高的知音,梵高為高更燃燒著生命,直至瘋狂。而高更的天性卻是冷靜的,理性的,兩個人的捆綁終究失敗,後來高更去了大溪地,去度過她孤獨的後半生了。

大溪地

在大溪地這個當時還保留著原始生活方式的小島上,他畫了很多與潮流不同的畫,並在這個階段畫了第一幅畫所展示的人生巨大的成功作品《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不管窮困也好,不管是否被時代認可也好,高更一直進行著自己對於藝術的執念,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晚期脫離了印象派的畫風,大膽的使用明快/快面的用色方式,還大膽的使用突破常規的配色和構圖方式。

在作品中植入了關於人生的思考,這對於藝術的發展來說,應該是具有先驗性的意義。

《布列塔尼女人在祈禱》

《神聖之山》

《黃色基督》(The Yellow Christ)

耶穌這麼黃合適嗎?

1889 年,他前往勒普底,在勒普底時,他的畫呈現最簡潔的形式,色彩強烈,背景簡化成節奏起伏的形態。此種現象見於《黃色基督》(The Yellow Christ)。

畫面以其平鋪的塊面、濃重的色彩、大膽的輪廓線以及簡約的造型,反映出高更「綜合主義」繪畫的風格特點。

色彩雖然華麗,卻顯示出布列頓景色的天然質樸;婦女的形象雖顯得優雅,然而其庄稼人的氣質卻仍是一目了然。

他要讓畫面不再僅僅是一個客觀的觀察者所作的記錄,而是一種對樸實、虔誠的宗教信仰的直接的視覺象徵。

高更對於熱帶樂土——大溪地

該地的美與神秘,令他深深著迷。他認為那片原始、未開發是一種純真。他把「野蠻人」理想化,認為是受本能引導、接近自然的人,是真正創作的泉源。此時,高更已不再使用補色。他變得喜歡並用紅色與橘紅色、藍色與綠色、紫色與暗褐色,將靛藍當作黑色使用 。

繼續欣賞作品

保羅·高更

出生日期

公元1848年6月7日

逝世日期

公元1903年5月8日

每條線每個人都是藝術性的,我們探討和擺放現象的可能,期待你我一起成長。

改變從擁抱自己開始,謝謝各位的關注。

每條線都是藝術,我們探討可能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線條 的精彩文章:

TAG:線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