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采後管不好,小心來年沒產量!
目前大部分棚室葡萄已經採收完畢,部分地區露地早熟品種也已進入採收階段。
採收過後我們的果園現在怎麼樣了?是放任不管了呢還是……
從果實採收後到落葉這個階段,樹體營養的積累多少與來年樹體長勢、花芽分化、植株越冬抗寒能力、樹體萌芽等都密切關係。
如果采後管理不當,會導致老葉提早黃化掉落,樹勢衰退,來年萌芽不整齊,花序退化,開花結果減少,又易造成第二年徒長,花芽分化不良,影響第三年結果等。
所以,葡萄採收後,要及時做好採收後的管理工作,為來年高產穩產奠定基礎。
要注意以下幾項管理要點
1.防病蟲保葉片
葡萄是一種邊結果邊進行花芽分化的植物,來年結果的好壞與當年的花芽分化質量密切相關。
果實採收後,葉片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長進入一個高峰期,這時也是葡萄繼續花芽分化的很重要的時期。
所以需要保護好葉片,促進光合作用,保證樹體營養積累同時促進花芽分化。
一要防治葉片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褐斑病等危害而導致葉片黃化枯死;二要注意防治金龜子、天牛及夜蛾類害蟲危害。
同時需及時剪除枝蔓上的病果穗、清除地面上的病葉爛果等,集中深埋防止病菌侵染危害地上部分葉片。
(1)可用波爾多液兌菊酯類殺蟲劑半月一次,避免高溫乾燥。
(2)後期用過生長抑製劑的樹體可以適當噴洒芸苔素或者碧護,當年解除抑制作用。
(3)樹葉老化嚴重的樹體適當打一些復硝酚鈉或者胺鮮脂加功能性肥料。
2.肥水管理
(1)灌水
澆水能夠促進和加速樹體恢復。
葡萄進入轉色後期以後為了防止裂果、增強果實品質,大都會進行控水,但過度的控水可能會加速樹體和葉片的老化。
所以葡萄採收後,在原則上需要立即進行水分補充,間隔7~10天後再澆一次。
各地區土壤性質及氣候條件不同,要視土壤墒情決定。總體來說能做到表土層20厘米的地方土壤濕潤即可。
對於早熟的葡萄,應在澆肥後灌水,對於晚熟葡萄,可結合秋施基肥進行灌水。
(2)施肥
在秋施基肥之前對某些葡萄要施一次月子肥,一般是在果實採收後15天左右施用。
補充肥料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1)前期施肥量多的地塊後期可以不施肥。
(2)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可以不施肥。
(3)樹勢強旺產量低的品種可以不施肥。
(4)成形大樹可以不施肥。
(5)晚熟品種可以不施肥。
相反的:
(1)前期施肥量不大,依賴速效沖施肥的地塊采後酌情補充肥料。
(2)有機質含量低,沒有持續供肥能力的地塊采後需要補充肥料。
(3)樹勢弱,樹體黃化,產量高的地塊需要補充肥料。
(4)弱齡樹,需要儘早擴大樹冠,特別是有延長枝的采後要補充肥料。
肥料的補充以速效性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分次施入,切不可盲目大量的一次性施入,不但造成浪費,而且會對根系造成二次傷害。
3.中耕深翻
葡萄採收後可進行深翻,深度在30~40厘米左右。如果只深翻表層10~20厘米的話作用不是很明顯。
很多人都會擔心此時深翻會傷害根系,其實,葡萄的生命根不在表層,經過一個夏季的高溫和後期的地面控水已經使表層根失去了很多,深翻能夠使根系重生,恢復活力。
注意:
溫室當中因生長環境有限,根系分布比較淺,多分布在20-30厘米之間,翻耕時不宜過深。
覆草栽培和立體種養栽培的或土壤疏鬆度良好的條件下,可不進行深耕。
中耕深翻最好是和秋施基肥一起進行。
這裡要注意秋施基肥的時間不宜過早,過早葡萄地上部分還在生長,使用基肥過程中會導致根系受損,葉片蒸騰作用變大導致葉片乾枯。一般在落葉前1個月左右進行。
4.樹體修剪
果實採收後,枝蔓繼續生長,將消耗樹體的養分。
所以需要進行摘心、抹除副梢等措施控制其生長,以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促使主蔓以及被保留的副梢的粗壯和芽體飽滿。
同時,還應對枝蔓進行合理的修剪,粗壯的枝多留,瘦弱的枝少留,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應及早疏除。
葡萄採收後不能放任不管,為保證樹勢健壯持續生長,這幾個關鍵管理還是要跟上的!
(葡萄種植整理自191農資人)
如果你覺得小秘書每天提供的信息有點價值,你就幫小秘書傳播一下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學習。小秘書會繼續努力的提供更有價值的內容,謝謝了!
其實,小秘書只是一個小小的編輯,對技術方面也是在潛心學習中,還有很多需要跟著大家一起學習,有願意教小秘書技術方面的朋友,可以掃描添加二維碼就可以了。


TAG:農極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