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金專項整治成果斐然 監管長效機制加速建立

互金專項整治成果斐然 監管長效機制加速建立

自2016年4月開始,我國開始對互聯網金融風險進行專項整治,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近日,人民銀行會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召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指出我國互聯網金融總體風險水平顯著下降,監管制度機制逐步完善,行業無序發展、生態惡化的局面有所改善。

建立適應互金特點監管制度體系

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中央確定的三大攻堅戰之首,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尤其是金融風險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的首要工作任務。互聯網金融風險是金融風險的重要方面,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再用一到兩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這不僅是對今年6月以來互聯網金融行業諸多不合規平台紛紛「爆雷」的強有力回應,也是網貸備案延遲後監管層第一次給出明確的時間表,因此被業內視為監管正式提速的重要信號。

「在行業參與者的共同期待中,中國人民銀行於7月9日在官網發布利好消息。此次工作部署是6月30日備案延期以來監管層的首次發聲,消息明確了監管下一階段專項整治工作的總體思路,給網貸平台和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紫馬財行CEO唐學慶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小小金融CEO劉小峰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在網貸備案延期後,這個公告的發布非常及時,再用一到兩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讓監管方有充裕的時間研究、制定、推動統一的網貸備案標準。這顯示出監管方無意急於求成,而是根據網貸行業的實際情況不斷修正和完善。當然,這也提高了網貸平台的合規成本。接下來,那些實力不濟且有問題的平台,維繫下去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合規備案已經在事實上延期,受此影響,行業參與者的心態較為焦灼。對於一到兩年的時間安排,唐學慶表示:「這不僅給了監管和平台充分的調整時間,還將極大安撫投資者情緒,避免擠兌行為。」

下一階段將重點聚焦P2P

自6月以來,網貸行業發生了多起跑路等事件,而且接連不斷發生,讓出借人的投資熱情大大下降。

不過,唐學慶認為:「監管層在這個時間點給出一到兩年對互聯網金融的專項整治期,明確了時間表,給了行業剩餘公司充足的自我規範時間窗口以及良性退出空間。『深入研究適合行業監管的體系』,則更加明確了監管層對於網貸行業的重視及對網貸行業對症下藥的監管信心。」

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此前也表示:「P2P必須定位為信息中介撮合,不能把P2P搞成信用中心,不能搞資金池、搞自融。按照這個定位,當前,市場上的P2P平台還需要一段時間去偽存真。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哪些是真正的P2P,哪些是偽P2P,監管部門還需要觀察和分辨。」

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各地尚在運營的互金從業機構有2902家,專項整治以來共有5074家從業機構退出;不合規業務規模壓降4265億元。專項整治以來,各地公安機關共立案1390起,成功破獲一批重特大案件,對非法金融活動形成了有效震懾。

「未來,網貸平台的良性退出有望成為常態。」唐學慶進一步表示,「在違法違規機構持續良性退出的同時,需要同步推進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建設。在未來一到兩年的整治時間內,監管將在加強監測預警、遏制增量風險、廣泛開展投資者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P2P監管在監管主體責任上應堅持協同監管的基本方略,在中央和地方層面要協同發力,要開展職責非常清楚的多功能、多條件監管,實行多方位、立體式監管。同時,應側重事中事後行為監管。要按照業務運行、業務行為,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進行監管。其核心有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市場主體必須回歸撮合的本質,即信息中介的本質;二是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告訴市場主體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必須在規則邊界內開展活動。」李均峰表示。

記者:周琰

編輯:趙乘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時報 的精彩文章:

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
「數字中國」建設步入快車道

TAG: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