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逃離北上廣?不如做和尚

逃離北上廣?不如做和尚

今天,萃花給大家介紹的古畫,出自我心目中的最強CP——石濤和八大山人。

之所以說石濤和八大山人是我心目中的最強CP,是因為他們一個是怪獨乖戾的憤青,畫帶眼睛的動物,它總是對你翻著白眼,好像在說:「給你個眼神,自己體會!」

八大山人筆下的動物

一個是清高孤傲又不甘默默無聞的矛盾體,所以凡是有人物的山水畫,畫中人不在洞里,就在樹上,要麼不安分地藏在花叢中……

石濤山水畫中的人物

本以為他倆的合作畫會是一個躲起來翻白眼的人,看到這幅《蘭竹圖》才發現是我想多了。

清 石濤 八大山人 《蘭竹圖》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畫里的石頭是八大山人畫的,巨石斜立在土坡上,純用淡墨勾勒,幾乎佔了一半的畫面。

八大山人畫的石頭

能用一個字說清楚絕不說兩個字的八大,畫石腳底下的蘭花也是惜墨如金,高度概括,寥寥幾筆就詮釋了挺立搖曳的蘭花。

土坡下的蘭花

要在畫好的石頭上添景,沒有構圖的真本事,是很難將畫面處理協調的。為了與石頭的淡墨呼應,石濤順著石頭傾斜的方向畫上了竹子,分披的竹葉用焦墨。

與石頭的淡墨呼應的竹葉

又用淡墨補一竿竹,和石頭傾斜的方向相反,打破了畫面上方的不均衡。一淺一深的竹葉還營造出前後的空間感。

石濤用淡墨補一竿竹

不知看到這裡大家會不會有點失落,最強CP合作畫竹石好像不夠盡興?難道就沒有那種一上來就氣勢磅礴的大卷山水什麼的嗎?據我所知清初代表人物,隨隨便便一個人的作品可都是名山大川啊……

比如清初六家王鑒摹元代黃公望畫的山水:

(PS:清初六家:王時敏、王圓照、王原祁、王石谷、吳漁山、惲壽平)

王鑒 《仿黃公望煙浮遠岫圖》

又如清初六家王翚(huī)效仿宋代畫家李成畫的雪景:

王翚《仿李成寒林雪景圖》

清初六家是典型的宮廷畫家,他們服務於清朝統治者,就必須迎合統治者的審美,必須去模仿宋元名家,最大限度地抑制自己的創造力,是他們讓繪畫的形式主義和復古主義達到頂峰。

如果真要比場面的話,石濤和八大山人的《蘭竹圖》確實有點「弱」,但他們勝在了叛逆。飽嘗苦澀和血淚,孤注一擲,笑傲人生的態度,鑄就了他們孤憤、兀傲的藝術風格,以至於至今無人企及。

石濤和八大山人都生活在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是大石濤17歲的長輩,他們同是明王室的後裔,在國破家亡時,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避世出家當和尚,雖然他們倆終生未見,但他們心靈相通,經常保持書信往來。

八大山人和石濤

他倆彼此欣賞,石濤畫桃源圖,八大聽說了就寫下《桃花源記》;八大畫了副水仙,石濤就給他題詩,石濤搬進新房子請八大畫副《大滌草堂圖》,信里特意註明了畫幅尺寸。可惜的是,這幅《蘭竹圖》是見證他們親密交往的唯一傳世作品。

石濤給八大山人的信件局部:濟欲先生三尺高,一尺闊小幅

我似乎還能通過信件想見:他倆針對宮廷繪畫有過一番激烈的討論,結果是他們想要畫出不一樣的東西,他們要用作品向世人證明:中國的水墨畫也能通過殘山剩水表現激憤,中國水墨畫不只是消遣,還可以憤怒。

石濤與八大山人的藝術成就並駕齊驅、彼此輝映,他們是中國繪畫史上兩座突起的奇峰,是中國繪畫藝術的偉大改革家。更有意思的是,遁入空門的兩人,還引領了一種新時代潮流:清初會畫畫的和尚變多了,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罕見的現象

或許我們永遠無法體會石濤、八大山人到底有多苦悶,才會遁入空門;正如他們也無法體會,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想逃離北上廣,而不是去做和尚(假設沒有學歷門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萃 的精彩文章:

關山月大作首次亮相,且看此株紅梅花落誰家?
你試過在鬼屋聽心跳聲嗎?

TAG:藝萃 |